首页 >>  正文

赏析诗句的四步法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2
赏析诗句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是我前几天回的过的一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

文学赏析的不是文学本身,而是从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来诠释的。有一篇文章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文学鉴赏方法举隅】。

“入乎其内”就是走进作品。所谓: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而“出乎其外”就是直接从本质思维上去感知,即:远而观之,超然看世界。或者换个通俗的说法:旁观者清。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走了多少崎岖的路,而在于我们从中感悟到了多少哲理。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出乎其外】,比如《红楼梦》的开篇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沧浪诗话》中说: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文学欣赏中不能出乎其外就会造成认知不足,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PS:楼主可以把具体的诗歌拿来分析。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一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二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五、看意象
  ⑴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六、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有关古诗欣赏四步法:
第一步一首古诗在手,要认真读几遍,粗通诗意。但由于年代久远和语言的演变,有些诗句运用了一些典故,往往让人难以理解。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几处用典,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难领悟这两句与前面的诗句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这时,我们不妨查寻有关资料,从而达到理解诗句涵义的目的。
第二步要真正品出诗味,应了解诗人的生活轨迹,要熟知诗人在怎样的环境下,站在什么角度来言志表情的。如果不了解杜甫晚年的困境,就很难体会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为何写出《登高》那样感伤低沉的诗句来;如果不了解白居易有精通音律的才华,就不会真正领会他在《琵琶行》中对音乐的可感描写。因此,欣赏诗歌,就必须熟悉诗人的经历、人品和作品风格。
第三步就是欣赏、玩味,领会其神韵。应该运用视觉观其景,听觉闻其声,感觉品其情,使自己进入一片再生的境地。在那深远的意境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志向和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咀嚼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充满了诗情画意,那清远、空旷的山野风情定会冲淡你在尘世中的烦恼,那绘声绘色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也会令你惊讶和叹服。
第四步就是明于心而书于手。古人读诗常运用圈点、点评、注解等方法来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评价和理解。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也应拿起笔,或评诗的内容,或品诗的意境,或赏诗的创作艺术,总之,写出你学诗过程中感受最美最深的东西来,长期下去,定会有所收获的。

诗歌赏析的第一步,读题。只有你读好了题目,才能明白考点,才能“对症下药。”

2/5
第二步,看看有没有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这么几个:夸张、拟人、必须、范文、设问。

3/5
第三步,如果诗歌中有描写手法,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的词语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这样赏析诗歌就简单了许多。

4/5
第四步,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赏析古诗中最重要的就是写情感,有时情感就是得分点,你没有写上这一条,你就不会得到分数。


19617485078学古诗的步骤和方法解诗题
孙钱冉答:古诗学习四步法: 1、解诗题,知诗人 2、识字眼,明诗句 3、知诗意,悟诗情 4、有情朗读,试背诵。 长江流域地图: 黄鹤楼 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是江南三月的一个早晨。蒙蒙细雨给这条狭长的小镇披上了一层蝉翼似的轻纱。 ——《卖荸荠的小姑娘》 烟 花 三 月 孤帆远...

19617485078赏析诗句的四步法是什么
孙钱冉答:第四步就是明于心而书于手。古人读诗常运用圈点、点评、注解等方法来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评价和理解。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也应拿起笔,或评诗的内容,或品诗的意境,或赏诗的创作艺术,总之,写出你学诗过程中感受最美最深的东西来,长期下去,定会有所收获的。

19617485078古诗四步法指的是什么
孙钱冉答:知诗、诵诗、析诗、品诗。1、知诗: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和内容。2、诵诗:通过多次朗读,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析诗: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理解诗歌的意义。4、品诗:品味诗歌中的语言、技巧和风格,欣赏诗歌的艺术价值。

1961748507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孙钱冉答:鉴赏四步法 一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运用比喻...

19617485078如何赏析古诗,有几个步骤
孙钱冉答: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五、看意象 ⑴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⑵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19617485078诗歌分析的步骤
孙钱冉答:一、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1、作者简介。2、作品写作背景简介。3、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4、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5、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

19617485078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理解诗歌?
孙钱冉答: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五、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

19617485078小升初语文古诗赏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孙钱冉答: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19617485078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孙钱冉答:“我的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 二、读诗文 三、明诗意 四、悟诗情”1、知作者是必须的。这步我赞成。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不只要读,而且要背诵。越熟越好。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我感觉可能存在问题。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

19617485078幼儿园古诗的教学方法
孙钱冉答:在反复的巩固之后,幼儿都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诵出《悯农》这首诗,并且学会背诵。我深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比较注重古诗的教学。我通过图画展示—故事讲述—动作表演—复习巩固“四步法”带领幼儿学习古诗。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每当我开始播放相关音乐,或...


(编辑:景琼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