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特征

文学意境就是文艺作品中借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生命律动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何为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如“月亮”是一种客观事物,但诗人把它写进诗词,用以表示皎洁、清冷、团聚、离散等情调,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成为意象了。又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入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现诗人自愿隐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在诗词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篇中常常可以构成不同的意象。如“柳”:朱淑真《送春》中“楼外垂柳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柳”是抒写春光易失的意象;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哀婉凄切,恋恋不舍的别离意象;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柳”是窈窕多姿的美女意象。可见意象是客观事物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作者的艺术创造。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而读诗要用形象思维,把握一个个意象,使语言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善于捕捉形象,领略意境,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当我们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图景:诗人告别好友之后,不忍遽然归去,却呆呆地伫立江边,看友人扬帆远去了,于是再登楼远眺,只见长江如带,一泄千里,友人之帆顺流而下,越去越远,渐渐消逝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只见长江滚滚东流。通过这幅意味深长的图景,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孟浩然有多么深厚真挚的友情。其实,诗人看到的又何止是江水?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孟浩然的滚滚不尽的友情呢?

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要正确地把握这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何为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如“月亮”是一种客观事物,但诗人把它写进诗词,用以表示皎洁、清冷、团聚、离散等情调,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成为意象了。又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入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现诗人自愿隐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在诗词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篇中常常可以构成不同的意象。如“柳”:朱淑真《送春》中“楼外垂柳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柳”是抒写春光易失的意象;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哀婉凄切,恋恋不舍的别离意象;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柳”是窈窕多姿的美女意象。可见意象是客观事物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作者的艺术创造。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而读诗要用形象思维,把握一个个意象,使语言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善于捕捉形象,领略意境,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当我们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图景:诗人告别好友之后,不忍遽然归去,却呆呆地伫立江边,看友人扬帆远去了,于是再登楼远眺,只见长江如带,一泄千里,友人之帆顺流而下,越去越远,渐渐消逝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只见长江滚滚东流。通过这幅意味深长的图景,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孟浩然有多么深厚真挚的友情。其实,诗人看到的又何止是江水?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孟浩然的滚滚不尽的友情呢?

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要正确地把握这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意象是独立的物体,意境是意象组成的整个氛围。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意象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共同组成了冷落暗淡、凄冷幽清的意境。


17098821280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邓奚龚答: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所选取的表述对象,意境则是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意境,其实二者的区别从词面就可以了解

17098821280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邓奚龚答:1、意思不同。意象的意思是: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而有秩序的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意境的意思是: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2、用法不同。意境多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同时其使用也与文学作品相互联系,如果在题中出现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场景等句式,所以...

17098821280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邓奚龚答:意象是独立的物体,意境是意象组成的整个氛围.比如“枯藤老树昏鸦”,意象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共同组成了冷落暗淡、凄冷幽清的意境.

17098821280文论中,典型、意境与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邓奚龚答:三、意境与形象、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的文学形象具体、明确,意境则模糊、朦胧;意境是文学形象,又是文学形象的升华.文学意境往往由文学意象(审美物象)组合形成,但又超越文学意象.3.--- 一、文学典型的涵义 典型形象:作家创造的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广泛深刻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现象,揭示了某些社会生活...

17098821280文论中,典型、意境与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拜求高手!急!急!_百度...
邓奚龚答:文论中,典型、意境与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拜求高手!急!急! 1.--- 一、文学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结合。 在文艺学、美学中,意象有两个涵义:审美心象与审美物象。 审美心象:“定墨”(物化)前作家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象。 审美物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富有...

17098821280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是什么
邓奚龚答:不同的是,意境的范围比较大,它是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的整体性的融合,是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结构。而意象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它可以是单个的、平面的。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意境只是由意象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是意象的升华。所以,没有意象或没...

17098821280浅论诗歌中“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邓奚龚答:因此,意象和意境有这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诗歌的创作和阅读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意象到意境,达到读者和作者共同追求的最高的审美境界,才能感受出诗歌的内在的美。总之,从意象的寻求,到意境的生成,读者会深入到两种境界,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从诗的情感抒发上来探究,诗歌的感情、诗歌...

17098821280意象 与 意境 的区分和内在含义
邓奚龚答: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说美术所犟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

17098821280什么是意境和意象
邓奚龚答:意象和意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

17098821280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
邓奚龚答:诗中应用了两类意象:先用某一种或几种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联系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来做爱人的意象。细细数来,竟有12种之多。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创造,展现了这样的的意境:无论我是什么,我都愿意为...


(编辑:越房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