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有两种不同说法 puzzle~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器:器皿或器具。有权力或能力的含义,当然,也可以扩展到权力。君子不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和力量吗?这里面有一个深刻的道理。“耳、眼、鼻、口”等器物各有其功能,但不能相互沟通。“心”是整个身体的主人。用眼睛和耳朵引导心灵还是用眼睛和耳朵引导心灵,结果完全不同。孔子说:“君子以心导眼耳,以义为勇;恶人以眼耳导心,以眼耳为勇。”


君子之心可以为国作主,并引导他的眼睛和耳朵。表现在齐村的清正廉洁,这是立义、行义的勇气。恶人的心不可能是主人。他的眼睛和耳朵控制着他。他的声音和颜色都很美。他一看到就想拿走。这并不低劣。他把它误解为勇气。其实,眼睛需要颜色,耳朵需要声音,嘴巴需要味道,四肢需要愉悦,器皿需要有益和有用,一切都只是本能和自然的反映。


但它是自然反射的,如水就在下一个,一旦过了坝,就以洪水的形式,整天出来找,不知道能不能停下来。因此,“美使人目盲,美使人耳聋,美食使人耳目一新,心跳使人疯狂”。最后,他们会受到利益欲望的鼓舞而感到悲伤。同样,如果我们把一种工具比作做事的能力,并不是说这种能力不重要,而是说,当我们使用它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表明,为他人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可以称为“道”。古人说“道和器是一样的”“道”由“器”支撑,“器”完全遵循“道”。做人靠做事。做事首先要遵循做人的美德。这就是“君子不成器”,因为“不成器”,方成“大器”。


德高望重的人不局限于一个官员,道路上的人不局限于某些用途,值得信任的人不必依靠同盟来约束。时间和机会不一样。如果你能理解这四个原则,你就可以瞄准根本。需要指出的是,“君无器”的实质是强调“道与器的统一”,不限于一定的用途,而是要做到一行,爱一行,能做好一行,这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君无器”。器皿的承载力需要方向。有一个伟大的公众存在,这结合了方向和权力。它使自己适应事物并有意义。在万象的森林里,依然会像一面镜子一样明亮,保持着一种明亮干净的氛围。



器指大器,大器晚成的器,是人这辈的最终所求的境界

这里面的器说的可不是东西,而是说不能小气的意思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字面上好像是说君子不是东西,那谁是东西呀,难道小人就是东西了吗?感觉这句话很无聊,就没去深究,后来经过学习才明白,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内涵确实是很丰富的。

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还有大器和小器只别。俗话说“大器晚成”,这个“大器”就是干大事业,有大本事的人。那反过来“小器”就是指肚量小,格局小,价值不高的人。

“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心怀天下,允文允武,无所不能,而不能像器具一样成为一个定型的人,只限于一种功用。

好比船只能在水里游行,汽车只能在陆地奔跑,各限其用。很显然,这个君子的境界比那个“大器”更高一个层次。

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有高明的见识,深邃的涵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守常达变,一通百通。所以孔子重视人的博学与通达,不要让自己的才能和思想拘泥在某种“专业”的狭隘中,不要让自己变成某一个行业的专家或学者,而应该变成一个通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在炎热的夏日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三个人正直汗流浃背的搬砖。他就问他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人说:“我正在搬砖”;第二个人说:“我在准备砌一堵墙”;第三个人把砖放下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教堂!

几年后,这个旅行者又经过那个城市,在一个新的工地上,他看到第一个人仍旧在那里搬砖,第二个人正在砌墙,他一打听,那第三个现在已经是鼎鼎有名的建筑师了。

虽然当时三个人都在搬砖,但心态不一样,第一个人只是把自己当成搬砖的工具;第二个人只是把砌墙当成自己的工作,而不关心全局;第三个人却不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搬砖工作上,而是由每一块砖,每一滴汗,联想到整座美丽的教堂,所以才会博学多闻,增长知识,多学本领,最后取得的成就才最大。

孔子这句话放在“为政”这一篇里,也是有所指的,因为“为政”就是要通才,什么都懂,无所不通,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莫不如是。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一种气势,一种态度


13342027822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什么?
包施吴答:这也可以称为“道”。古人说“道和器是一样的”“道”由“器”支撑,“器”完全遵循“道”。做人靠做事。做事首先要遵循做人的美德。这就是“君子不成器”,因为“不成器”,方成“大器”。德高望重的人不局限于一个官员,道路上的人不局限于某些用途,值得信任的人不必依靠同盟来约束。时间和机会...

13342027822古人常说君子不器这个器究竟是什么意思? 古人常说君子不器的器释义
包施吴答:而“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不能够像器物一般,只具备一种功用,被固定思维所禁锢,而应当广学博识,在各个方面都要竭尽所能,尽心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做个博学多识、全方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13342027822“君子不器。”中的“器”的意思是什么
包施吴答:其实没有平常解释的那么复杂。这个“不”在古文中有“大”的意思;“器”有“度量,胸怀。”的意思。《论语·为政》中的“君子不器。”就是“君子大度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盖出于此。——笔者。“君子”才德出众的人。 《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礼记.曲礼上》:“博...

13342027822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意思?
包施吴答: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器物或工具。孔子的这句话:“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器物或工具。在这里,“器”可以理解为器具、工具或容器的意思。孔子的思想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德行和修养,而不应过于注重外在的器物或功利的工具。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注重自身的...

13342027822孔子问什么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包施吴答:孔子说:“君子不器。” (《为政篇》)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多是在“道”(德)与 “器”对举的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如朱子就在“德体器用”的基础上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13342027822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包施吴答:君子不“器”,即是看事情不要看表象有形的东西,而要发掘事物本质属性无形的东西 “器”就是当年那个苹果 “不器”就是发现引力的规律 君子藏“器”,这里的“器”不同上面那个“君子不器”的“器”,它是引申义:才能的意思, “藏器”就是不炫技 待时而动,时是时机,时机未到,条件未成熟...

13342027822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是什么?
包施吴答:“形而上、形而下”又什么意思呢?形就是有形、有形的事物或世界,“形而下”就是指我们的现实物理世界,形而上就是现实物理世界之上的那个存在,我们叫“道”。 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一生就应该是执着于道的一生,而不能仅仅限于器。所以孔子说子贡是瑚琏之器有着对子贡的期望,也有着对他的鼓励...

13342027822子曰:君子不器
包施吴答:《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想要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这四个字,我们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什么是“器”。“器”,顾名思义就是指的器皿,器物。例如杯子,例如手机,例如笔等等具体而有形的事物就是器物。而“不器“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是真正的君子,那么他是...

13342027822《论语》“君子不器”,这句话中的“器”是指什么?
包施吴答:要知道什么叫不器,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器。在古代,器是专指器具的,什么锅碗瓢盆啦,都属于器,喝酒的东西就叫酒器。你看,器是有特殊单独的用途的,酒器就只能用来喝酒,不能用作他途。那什么叫不器呢?很简单了,人和东西是不一样的!“君子不器”这句话放在为政篇,是有目的的。孔子认为,...

13342027822君子不器
包施吴答:《论语》为政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孔子说:君子不器。难道是君子不成器吗?不对。什么叫君子不器?首先什么叫器?《易经·系辞》中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看不见模不着的细微物质,称为道,属于形而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称为器,属于形而下。道是整体,是系统。器是...


(编辑:薛尤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