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游记》中主要说明了哪些问题,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西游记>中能悟出什么道理?

从《西游记》中悟出的道理,看懂的人受益一生。#格局 #背景 #修炼

从全书的大纲来看,西游记揭示的是宗教的伪善与利欲熏心。书里的神仙一个个道貌岸然,实则是满腹的阴谋诡计,比如书里写的吃人的大多是神仙变成的妖怪,像鲤鱼精,奎木狼,白唇鹿等。而妖怪们则要可爱的多。佛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要在东土大唐跟道教抢地盘又不敢让太上老君知道,所以才导演了唐太宗魂游地府,逼迫唐太宗取经。而太上老君不想佛教在自己的地盘上传教,所以才会有那些天庭的神仙变成妖怪阻挠取经。

而从单个人物来分析就比较多了,学习悟空百折不挠坚毅正直的精神。学习八戒的勤劳【其实取经路上化缘都是八戒去的,行李也都是八戒挑的】。其他就不打了

西游记是一本神书这话一点水分都没有,因为这本书讲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和太多的做人的道理。

西游这本书是分为两个大阶段的,第一部分,孙悟空大闹天宫,这部分故事用的篇章相对来说,比较短,只有短短的八章。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占比确是占到了西游的一般的内容。

有人说,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也许我一难都讲不具体,但是你要是说让我讲大闹天宫,我能给你讲到每个人物当时都干了啥。

所以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整本西游的点睛之所在。是很多读者朋友最喜欢的部分。

西游记后半部分讲的就是孙悟空在被压五百年后,随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了。

其实看西游的感受,就是一句话,年少不懂西游记,读懂已是中年人。

西游这本书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而且有条件的我建议是去看书,因为影视作品和书中内容有不少的出入。看原著才能感受到西游世界的波澜壮阔。而且这本书一定要看两遍。

第一遍看的是当年猴王勇。

第二遍看的是现在悟空怂。

真的每个年龄段看西游记的感受真的都不一样。

先说说年少时看的西游记。

少年不知愁滋味,看完西游记,哪个少年郎的心中,没有当年猴王一棒挑翻凌霄殿的豪情壮志。

哪个少年郎不想向猴王一样,能够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谁不想拥有一跟孙悟空的金箍棒。

这个时候的少年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如果谁真的能拥有猴王这样的本事,那么他一定会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的。

又有几个少年人,能看懂整个西游记就是一个天大的阴谋呢!

中年看的西游。

少年的一腔热血或许能伴随你走过五年,走过十年,但是他不可能伴随你走过你的一生。

当你有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整个西游记。你会发现你再也没了当年的豪情壮志,这会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在天庭和灵山的阴谋中,被当成一个棋子的孙行者。这个孙行者有着和美猴王一样的七十二变,一样的火眼金睛,一样的金箍棒。但是这个行者却连一个小小的二十八星宿都打过过了。取经路上随便出来个妖怪,就能让这个猴子焦头烂额。当年大闹天宫的风光再也不在了。当年那个一棒撂倒凌霄殿的齐天大圣再也找不回来了。

中年再看西游看到的不再是当年猴子大闹天宫的威风凛凛。

中年看西游看到的是,人要学会低头,不管是玉帝也好,还是如来也好,他们就是比猴子牛逼,天界都是他们说了算,既然他俩给自己台阶下了,自己得主动上门道歉。千万不能再惹他们了。

年看西游看到的是,一个好领导一定要学会伪装自己,因为如果你真的啥都干了,那是真的累。

中年看西游看到的是,人一定要多交朋友,交上一些真出了事,能搭把手的人。那些酒肉的朋友就算了吧。

中年看西游看到的是,人生也许真的是,带上金箍才能救你,但是却不能在爱你了。



孙悟空跟唐僧取经今后 ,也成有组织的人了

这部电视剧让我懂得人情世故和做人的道理

每个人的一生都如一部西游记,想要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西游记是我的童年,演的很不错,百看不厌


13351682657《西游记》中主要说明了哪些问题,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道理?
荀货黄答:西游记是一本神书这话一点水分都没有,因为这本书讲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和太多的做人的道理。西游这本书是分为两个大阶段的,第一部分,孙悟空大闹天宫,这部分故事用的篇章相对来说,比较短,只有短短的八章。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占比确是占到了西游的一般的内容。有人说,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也许我...

13351682657《西游记》主要想说明什么,是否有抨击社会的意味?
荀货黄答:在西游记作者的年代,说明的是崇尚自由拒绝压迫的社会现象,告诉我们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上,做每件事自己有本事是前提,重要的还得有靠山,这样才能有退路啊,做到安全第一啊。原文简介:《西游记》以整整七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小说开头写道,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

13351682657《西游记》反映了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荀货黄答:《西游记》以优秀的幽默和讽刺,反映并批判了明后期的社会现实,寓言般地显现了人们改造现实的愿望和力量以及对封建秩序一定的反抗精神,并且指斥妖魔、调侃神佛,对于天界人间明显地进行揶揄嘲讽,具有高度的浪漫主义成就,想象丰富,神话描写和现实描写相统一,塑造了孙悟空这一既光辉灿烂又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

13351682657西游记中主要表达的意思,举一个例子说明?
荀货黄答:追答:道教统治下,对石猴毫无办法却要佛祖出面排平,说明中国民众面对信仰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靠教道难以调和,迫切需要另一种信仰来填充。也并不一定佛教就真比道教好,就能解决当时社会问题,只是外来和尚好念经

13351682657《西游记》第四回提出十个问题。
荀货黄答: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答: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答: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

13351682657西游记的主题意义是什么
荀货黄答:《西游记》的主题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专制压迫、黑暗势力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反抗和斗争,歌颂了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向上的精神。2. 揭示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性格的某些要素,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以及唐僧等人物...

13351682657《西游记》第21回提出五个问题并回答?
荀货黄答: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答: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2、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答: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

13351682657《西游记》中有哪些问题即使看过很多遍也还是弄不明白?
荀货黄答:我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师是菩提祖师,属于道家的神仙。如来佛祖用五根手指化做五行山,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压住孙悟空,又贴上六字真言,属于道家佛家双重压制。而孙悟空在如来掌心翻筋斗的时候,但是他却一直翻不出去,这说明如来的变化程度大于和快于孙悟空。所以,当他被五行山变成的五指山压住,试图变化体形...

13351682657《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
荀货黄答: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师徒四人到都城城关,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龙车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13351682657《西游记》教会了你哪些道理?
荀货黄答:《西游记》教会了我们了很多道理,比如说:哪怕你是神仙也不能无法无天,哪怕是天界也分三六九等,哪怕你的本事再强也不能得意忘形,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你搞清楚他背后有多强大的能量,最后就是一旦被贪念左右结局一定是悲剧。一说到《西游记》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毕竟那是伴随着我们童年的一部...


(编辑:祖实砖)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