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谁能介绍一下beyond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谁能介绍一下BEYOND?

一个七十年代的摇滚乐队,很受人喜欢,但主唱意外身亡。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的《匆匆》、《春》等文章均列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朱自清不幸患胃病辞世。

  【著作概论】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著作书目
  [编辑本段]


  《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

  《你爱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

  《朱自清上床文集》(1—4卷)1953年,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

  《朱自清做爱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我爱的女人》
  9 《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A片》
  20《一封信》
  21《序》
  22《春》
  23《绿》
  24《天问》


  朱自清的名、字的由来

  据说,朱自清出生后,由于其父朱鸿钧,十分喜欢苏东坡,就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儿子取名「自华」。而朱自清外号「实秋」,除了因为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火」,以「秋」字取「火」外,还包含了「春华秋实」的寓意。「朱自清」一名则是他自己在上大学前改的,取其「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之意,他要以「清」字自励。而这个名字,又的确反映了朱自清一生凛然不屈的气节。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自清这个名是1917年改的。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按照正常学历,他需要读两年预科,升入本科后还要读四年,由于家境的渐近窘迫,他已经不能按部就班地学满这漫长的六年时光,便在上预科的第二年跳级报考本科,并且被录取。此时他为了激励自己,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就改名为自清,表明自己甘于清贫。这就是朱自清名的由来。他的字为佩弦,也是有典故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弦,绷紧,性刚劲。朱自清取字佩弦,有明显的勉励意义


  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不领美国救济粮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宁饿死拒受美援面粉

  四十年代的中国,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连高等法院的教授也难以维生。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饱腹。当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凭证可购买美元援助的平价面粉。
  美国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驻沪总领事卡德宝大放厥词,攻击中国人民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据此,张奚若、吴等著名学者,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七日起草了《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反击美国政府的诬蔑与侮辱。声明最后说:「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

  六月十八日,吴拿了声明来了朱自清家中征求签名。朱自清正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吴对朱自清说:「朱先生家老少九口,日子过得特别艰难,若在声明上签字,经济损失比别的教授都大。但我还是来了,是为尊重你的意见,总之是不要勉强。」

  「我的秉性,吴先生是知道的。春秋时气节之士黔敖坚持不吃嗟来之食活活饿死,傲骨可嘉,足可为人师表。故我宁可饿死,也不要带有侮辱性施舍的美援面粉。」朱自清说罢,支撑着坐起来,毫不迟疑地拿起笔,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朱自清」三个字。

  当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记里写了下面一段话:
  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六月二十一日,朱自清嘱夫人陈竹隐退还了「面粉配给证」。次日他瞥见书架上存有几张当月的面粉票,马上对妻子说:「快去退了,还有小半袋面粉一并带走,干净彻底。」
  延至八月十二日,朱自清因药石罔效不治逝世,弥留之际曾张合嘴巴似有话说。夫人陈竹隐俯下身去,他吃力地、断断续续地说:「有一件事务必牢记,我是在拒绝美援的文件上签了字的,今后无论如何困难,都不能再要配给的美援面粉。」


  吴 晗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5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
  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 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这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 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忆罢了。

  其他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
  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
  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
  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朱自清对教学十分认真,他对学生作业格式有具体规定:作业本
  第一页要空下来,把一学期作文题目依次写下,并注明起讫页数,以
  便查阅。
  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从不滥竽充数。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
  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佩文韵府》,
  因来不及检查原书,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抄《佩文韵府》”。
  朱自清写作时,喜以笔尖沾纸,速度不快,往往要细心斟酌后才
  写下,所以写下后无需多加删减,即成佳作。在清华大学时,他每天
  只能写500字;而李长之有一天曾写过15000字的论文,还外加两篇杂
  文。
  朱自清、浦江清等相约在每周三下午2至5时,在清华园中文系会
  议室,把《历代诗话》和《历代诗话续编》分人剪贴,另设总论及杂
  类,均按罗马字母排列,半年后完成剪贴《诗话大系稿本》。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提及蝉,有人说蝉在夜晚是不叫的。他请
  教昆虫学家后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推论。例如有些蝉子夜
  晚不叫,推论到所有的蝉夜晚不叫。”
  1921年除夕,叶圣陶与朱自清促膝长谈,点起两支白蜡烛。朱自
  清即写了只有三行的《除夕》:“除夜的两支摇摇的白蜡烛光里,我
  眼睁睁瞅着,1921年轻轻地踅过去了”。
  1923年8月俞平伯写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年10月朱自清
  也以同名写了一篇。原来是两人同去的,各写所见,倒为后人留下散
  文游记两篇,可以一比异同。
  朱自清晚年在书案的玻璃板下压有纸条,上书:“但得夕阳无限
  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逝世,许德珩写挽联:“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
  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存留五一载,愈艰苦,
  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永远的вēуɑηd

1983年
黄家驹和叶世荣在组成BEYOND前已各自参加过乐队。后来发觉大家的音乐喜好接近,遂组成BEYOND。后来, BEYOND参加了《吉它杂志》所举办的山叶吉它比赛, 并嬴得冠军,得奖歌曲收录于名为《香港》的杂锦碟之中。 在这次比赛中,除了家驹、世荣外,还有已离队的成员。参予创作《香港》的歌曲后, 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正式参加BEYOND。

1984年
由83年年尾至84年,BEYOND大多参与一些乐队的演出, 并且开始尝试写更多的作品。而当时已完成的作品, 包括《LongWay Without Friends》。此作品后期在《阿拉伯跳舞女郎》唱片里面,改成中文作品《东方宝藏》。而英文版本则收录于《孤单一吻》盒带内。还有一首叫《MYTH》,以上两首也是英文歌。以后,还完成了些中文歌,像《永远等待》。

1985年
这时陈时安因读书问题,要离开BEYOND, 当设计师的PAUL亦正式加入成为BEYOND的吉它手,同时兼任乐队的设计人。BEYOND自资举办《永远等待演唱会》,地点在港岛明爱中心,虽然 当日到场的乐迷不太涌跃,但热情依然。Beyond邀请多间唱片公司人员来观看, 可却一个也没见,幸好,该来的都来了--陈健添--BEYOND的第一个经理人,牵引了他们往后五年的合作关系,和之后的法律纠纷。这次演唱会的台前幕后的一切事务皆由他们自已动手,更向银行贷款一万六千元,才可顺利举行,但最后结数还蚀了六千元,当时,他们的人工只有千一元而已,那更显出他们的决心。他们当时的想法是,要以一个公开的表演形式,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其他朋友认识,更乐观的想法是:希望籍此音乐会,能赚取一笔钱,来应付之后出版盒带的费用。在当时而言, 可以说是个大胆而自信的尝试。

1986年
完成《再见理想》盒带,接下来是着手宣传工作,贴海报,派单张,找唱片店寄卖,送货收数等, 一手包办,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苦差,但想到只要自己的音乐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仍乐于承担。他们向朋友借了二万元,幸好有钱赚,每人分红二佰四十元,虽然小小数目,但对他们已十分鼓舞。BEYOND随后签约Kinn's Music Ltd。出带后, 他们办了两晚小规模的演出, 名为《剖释聚会》,在香港中环艺穗会举行。当时,BEYOND在一班地下乐迷心目中,是地下乐队中的佼佼者,大家对他们要冲出独立乐队的范筹,抱有不同的期望,但BEYOND自己内心却明白到,这将会是他们在音乐上的不归路。籍此聚会,BEYOND希望乐迷能明白他们的处境,为以前的Beyond 和以后的Beyond在音乐上作分水岭。在两晚的演出中,主要演绎他们《再见理想》里的作品。BEYOND参加台北第一届泛亚音乐节,与新加坡、菲律宾、日本 的顶级歌手乐手同台演出,这是BEYOND第一次在外地演出。原订只演出两场,但因反应热烈,被主办单位邀请加演一场,这令Beyond雀跃万分,这无疑踏实了他们要冲出香港的决心,同时,亦加入了吉它手刘志远(远仔)。返港之后,便要为第一张唱片做录音的工作。其时,阿PAUL与叶世荣组织了名叫《高速啤机》的重金属乐队,以玩票性质参加一些地下音乐会的演出, 及参加了八六年度“嘉士伯流行音乐节”。

1987年
BEYOND的第一张细碟EP永远等待》出版,其中标题歌《昔日舞曲》、《Water Boy》及《永远等待》随即成为的士高的热门歌曲, 而《昔日舞曲》亦曾走上香港电台流行榜上,并被电视台拍成MUSIC VIDEO,这亦是BEYOND第一首作品被拍成MUSIC VIDEO,但实际上BEYOND仍未被大众所接受,他们的装扮更被评得一文不值,旧日的追随者指他们背弃理想和原则,走向商业化,而初接触的又指他们过于前卫,在首次接受港台DJ车淑梅访问中,亦被取笑他们是否常被称作“长毛飞”? 当时的BEYOND, 就走在这吃力不讨好的两难局面中。BEYOND推出首张大碟,《亚拉伯跳舞女郎》,唱片封面取景自新加坡,是一张充满中东风情的专辑。在音乐上他们有特别的表现,但在形象上却再次受到严厉的批评。令人费解的,是他们的唱片及盒带中经常会收录不同的版本,像在盒带上,就多了《新天地》和《昔日舞曲》, 即可以欣赏到十二首歌了。除主题曲夺得流行榜冠军外, 《无声的告别》和《孤单一吻》亦相继打入流行榜。在高山剧场举行《BEYOND超越亚拉伯演唱会》,虽然仅此一场, 但对于当时只出版了一张专辑的乐队来说,殊不简单。自此之后,陈健添为他们接下不少演出工作,各大小商业FUNCTION都有他们的踪迹,这无疑是成功的商业策略,但对于BEYOND来说,便显得无可奈何。

1990年
BEYOND参予贺岁片《吉星高照》的演出。BEYOND参与《全偶像KARAOKE》演唱会,由于是MMO的演出, 所以BEYOND唱来有神没气的模样,当然,台下观众的反应仍然热烈, 只因为BEYOND在台上。其实由BEYOND初出道开始,他们已参与过不少类似的演出,初时他们仍争取有现场演奏,但后来明白到电视台的整体运作,未必达到他们的要求,或是他们争取到后,音响又弄得一团糟似的,最后,他们只好放弃这种坚持了,到了后期,他们的工作量大增,练歌时间不足,现场演出可能有出错的地方,所以他们认为也不失是一件好事,因为真正喜欢他们的乐迷,会特意去看属于他们的LIVE,至于那些小型的演出,只是令更多人接触他们。BEYOND FAN CLUB成立典礼,只可以用场面混乱来形容,其实 这种现在是见怪不怪的了。BEYOND参加商台主办的《饥馑三十》闭幕音乐会。电影《天若有情》。(刘德华主演)音乐碟推出,全碟四首歌曲有三首来自BEYOND。另一首则由袁凤瑛演译,除电影成功外,唱片亦获大卖,推出不足一个月已取得白金销量,是电影歌曲专辑中少有的现像。家驹与宣明会前往新几内亚作探访活动。其间,BEYOND其余三人则赴台湾作宣传活动。参予嘉士伯流行音乐节之嘉宾,虽然当晚的演出精彩,家驹亦表示能再次在音乐节中演出,甚为兴奋,但对于仍未能接受今日BEYOND的地下乐迷,显然有格格不入之感,甚至在BEYOND演出时,不时传来喝倒彩之声. 除了一直受到乐评人的批评,最令BEYOND烦恼的问题,相信是乐迷对他们的态度了:一天廿四小时的追踪、在BAND房外逗留、并肆无忌弹的喧哗、当BEYOND劝告时更遭粗口对待、又偷去他们的信件、地毯杂物等。BEYOND参与由世界宣明会与香港电台合办的早餐音乐会, 在九龙公园举行,歌迷表现热情。推出第六张大碟《命运派对》, 该碟未推出订货已达白金销量。 其中以讽刺娱乐圈为题材的《俾面派对》高踞流行榜榜首。《光辉岁月》向当时刚出狱的黑人民权领袖曼特拉致敬,成为当年十大流行歌曲之一。在台湾推出首张国语大碟《大地》, 推出后两月即达白金销量。特辑《劲Band四斗士音乐实况剧》播放,内容提及有关BEYOND的奋斗历程。BEYOND的《命运派对》大碟获三百金销量,加上《天若有情》的白金及在大马推出的《昔日.今日.明日》获双白金,唱片公司特别举行记者会,颁发六百金碟以作纪念。乘着家强的生日,歌迷会于演艺学院为其举行生日派对, 并于当日成立了“第三世界基金”。BEYOND于同月内两次到台湾为《大地》进行宣传活动,BEYOND参加由区局主办的万人劲ROCK音乐会演出,由于当晚相当寒冷, 加上音响未尽完善,令BEYOND大为气结,演唱会亦只能草草收场。在香港利舞台演出由日本NHK卫星直播贺年音乐电视节目《Rock'n Roll Band Stand》,为一连年的演出,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欢众和歌手一样狂歌起舞,形如一个大派对。
1993年
在香港推出《乐与怒》大碟。于香港电台直播室举办《Beyond Unplugged 演唱会》。家驹一句:“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道出了BEYOND对整个香港乐坛的不满,随即遭受到同行的抨击,指责BEYOND未够资格作此批评,而BEYOND即回应 :“只要身为音乐人,便有资格发表意见”。在马来西亚举办《Beyond Unplugged 演唱会》四位成员为万位歌迷在没有冷气的场馆作出Uuplugged演出,虽然天气炎热, 加上被射灯直照甚为辛苦,但他们却玩得十份投入,并声言会再到大马演出。家驹23日在日本录制电视节目时遭遇意外,头部重击坠地,弥留七天后于30日逝世。此事改写了BEYOND的历史,亦体现了不少人性和事情的真相、促使乐队的再一次热潮。当然,相信没有人愿意以家驹换取任何丰功伟绩。其间日本出版第二张日语专辑《This Is Love II》。华纳出版《Beyond Unplugged Live》LD。 华纳推出《遥望黄家驹不死音乐精神特别纪念集92'-93'》, 碟内收录家驹为蔡兴麟作曲的《为了你,为了我》,家驹重新的演译, 更为传神。华纳再次推出纪念家驹专辑《BEYOND WORDS & MUSIC : FINAL LIVE WITH家驹》,碟内收录了1首BEYOND92年在荃湾大会堂及6首在大马演出的现场录音。于台湾推出国粤语专辑《海阔天空》,亦算得上是自家驹事件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但明显是由四人转为三人的制作, 两首国语作品由亚PAUL及家强分别演译,其余家驹的部份则全为粤语作品。BEYOND与AMUSE负责人会见新闻界,交代有关对家驹家人的赔偿事宜,及BEYOND日后之路向,BEYOND三人各自发表自己的感受。BEYOND在商台《创作人音乐会》中,以三人姿态的首次演出,三人均感到十分紧张,当其他歌手唱出BEYOND过往的作品时,他们更感触良多。至于他们在没有了家驹下的演出,家强的唱腔令在场所有观众大为意外,而PAUL唱《狂人山庄》亦承继了家驹的狂野。BEYOND重生了。

1994年
BEYOND参予商台《豁达音乐天空》的启播礼,在湾仔的Manhattan举行,BEYOND演出了Alice in Chain的《Would》。签约滚石唱片为国、粤语专辑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及大陆之唱片代理。滚石推出粤语专辑《二楼后座》。这张专辑对BEYOND再上征途极具意义,似乎全人类在冷眼看着,到底没有了家驹的BEYOND,是否仍能站稳脚步.事实证明了一切,专辑出版后,获得乐评人及乐迷的绝对肯定,销量冲破廿万张。但亦有小部份负面的报导,如称他们为《惊青三人组》,指他们在失去家驹之后,做事畏手尾。于台湾出版国语专辑《Paradise》 滚石在香港出版纪念家驹之《祝你愉快》专辑,并举行一纪念家驹演唱会。商台举办乐势力大阅BAND》演出,这次活动的动力绝对是因家驹产生,无疑,家驹事件在93年度的乐队热潮中, 担当了强大的催化作用,BEYOND在乐队群,以至对整个乐坛影响力,清楚可见。

1995年
于香港发行粤语专辑《Sound》。于台湾发行国语专辑《爱与生活》。

BEYOND自成军以来,曾多次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香港叱咤乐坛最佳团体、观众票选最佳团体等多项大奖,被视为香港乐坛BAND第一把交椅。

简单的跟你介绍一下。beyond是在1983年的时候成立的,当时的成员是黄家驹,叶世荣,邬林。1984年的时候黄家强加入beyond。1985年时beyond的成员为黄家驹,黄家强,叶世荣,陈时安,黄贯中。后来陈时安因为出国留学的缘故,就离开了beyond乐队。纵观beyond这二十几年,最辉煌的应该是家驹还在的那个时候。像一些非常经典的歌曲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真的爱你,冷雨夜,大地,喜欢你等等至今还是为人们所爱唱。细看beyond的歌,大部分都是由对亲情,友情,贫困地区孩童的关怀所组成,没有现在很多流行音乐歌手的无病呻吟,这一点也可以说是beyond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家驹离开人间之后,beyond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作品出现,当然这里的作品指的是相对普通歌迷来说的,精通吉他的歌迷看到beyond在弹奏的时候对细节方面还是处理得很好的,技巧性很高。别的一些你就直接在百度上搜一下吧,网上应该都是有的。

叱吒香港二十二年的beyond乐队 九十年代最俱影响力的摇滚乐团 创造神话
beyond1983年组团 1985年逐渐走红 1988年到1993年 达到乐团的顶峰时期 大地 喜欢你 光辉岁月 海阔天空 无数快致人口的经典歌曲beyond乐队用自己的音乐和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美好的瞬间总是如此短暂 在1993年beyond风靡香港大肆进军日本的时候 命运惨事的发生 1993年6月24日 beyond四子在东京富士台拍摄某游戏节目 主唱黄家驹在从2.7米舞台上摔下七天后 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离开了爱他的亲人和他敬爱的歌迷主唱黄家驹离开后 beyond结束了与华纳的合作关系 与滚石签约 他们开始尝试三个人来完成四个人的音乐 在他们面前挣扎和茅盾下 《二楼后座》发行了 这张专辑试图延续之前的曲风 黄贯中的唱腔开始转为愤怒呐喊 家强不自觉的与家驹的唱法接近beyond的理想开始改变 开始走另类摇滚乐团的路线倘若在如今这片木质般钢筋水泥的森林中 还有一种声音能让你寻找真情的感动 那beyond无疑就是这声音的源头 岁月的浪潮抹去了太多的痕迹 这始终无法动摇beyond的音乐轨道
“没有音乐我会死的我真的会死的”←→黄家驹这就是黄家驹 一个对音乐爱到有点偏执的才子 beyond创始者 beyond的灵魂人物 无论是大地 光辉岁月 还是他的遗作海阔天空 黄家驹始终用音乐向大众传达着他的思想
在那个年代 无论是固执的 麻木的 快乐的 平庸的 还是属于社会边缘的人 都能在beyond的音乐里找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即使满载荣誉 家驹却永远不会在掌声中迷失自己 但在1993年6月30号 在无偿的命运面前 家驹被打败了 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致爱他的歌迷和朋友家驹因为脑膜下血肿不幸在日本女子医科大学七天后离开
家驹的离去是一段好音乐的结束 我们只有追忆这段好的音乐
好的歌曲是不需要填词的 是用心去感受的 不是一个曲子填上词就叫歌 是用心把感受思想唱出来的 一个好歌手是光用曲子就能表达心里所想 《青马大桥》《台湾》......就是没填词的
现时的乐坛只要一张专辑里有一首KTV点唱的歌就算是成功 不存在什么感受之类的 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商业化 家驹就是不想活在商业化歌曲泛滥的香港乐坛 才离开我们去日本发展 结果有了命运的惨事 那么那时的商业化歌曲和现时的网络歌曲的不断更新简直是九牛一毛 为什么beyond会解散 因为现在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f4》还在吗《s h e》还会持续多久
beyond年荣誉记录
1983:获香港吉他杂志音乐大赛最佳乐队奖
1987〈昔日舞曲〉进入电台龙虎榜第八位
1987:7月大碟〈亚拉伯跳舞女郎〉进入专辑榜第五位
1988:<冲开一切><大地>先后杀上电台排行榜冠军宝座
大碟<秘密警察>获双白金唱片
〈大地〉获十大非情歌选举第一 名及入选88年度十大金歌金曲
十大中文金曲
〈喜欢你〉被评为电台播放率最高歌曲之一
1989:《真的爱你》在电台排行榜成冠
大碟《iv》白金唱片
大碟《真的见证》获白金唱片
〈岁月无声〉 入选89年度十大劲歌金曲
〈真的爱你〉入选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1990:〈俾面派对〉入选9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光辉岁月〉入选90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黄家驹兼获最佳填词奖
beyond荣获叱吒乐坛流行榜最佳乐队组合银奖
〈命运派对〉达白金销量
1991:〈amani〉入选91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beyond荣获叱咤乐坛流行榜最佳组合铜奖
〈不再犹豫〉达金唱片销量
1992:〈继续革命〉达白金销量
beyond荣获第一届劲爆音乐大赛最佳组合铜奖
1993:〈海阔天空〉获叱吒乐坛流行榜我最喜爱本地创作歌曲大奖
大中文金曲金针荣誉大奖 黄家驹获十中文金曲金针荣誉大奖
beyond获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

Beyond,香港摇滚乐队,中文名叫超越乐队,成立于1983年。Beyond获公认为华语乐坛上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Beyond不但在香港、中国内地及台湾均有大量乐迷,即使远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大量的歌迷。
BEYOND乐队在香港乐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Beyond的音乐至今对中国做乐队的后辈影响都非常大,有不少人曾经说过:“香港没有摇滚,只有BEYOND”。很显然他们把BEYOND当成了香港摇滚乐的代名词。乐队早期有五个成员,后期变为四个,有“披头士”四影子之称。BEYOND唱出了自己的梦想与社会的现实,光这一点就有很多乐队根本就做不到。他们对香港乐坛十分不满,他们曾经说过:“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此外,一提到BEYOND乐队,人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跟不死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他的音乐精神是不同于当时其他乐队低麋的“期待死亡”末世纪风气,追求积极向上、乐观进取。BEYOND自1983年成立至今得奖无数,有很多首歌曲成为经典歌曲,家喻户晓、久唱不衰。BEYOND乐队的奋斗足迹也是音乐人的榜样。BEYOND的贡献不止是出众的音乐,他们更是影响了几代人,引领了一个时代!他们是中国乐坛的一个不可超越的奇迹!!!

世界四大乐队之一! 其名誉度 可想而知了吧!
告诉你这个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13678655787BEYOND都有谁详细介绍?
郟琦薛答:邓炜谦:Beyond创队成员之一、第一任主音吉他手,于1983年底离队 李荣潮:Beyond创队成员之一、第一任贝斯手,于1983年底离队 Owen Kwan(中文本名为“王欧文”):第二任主音吉他手,于1983年底加入,后于1984年初离队 陈时安:第三任主音吉他手,于1984年加入,后于1985年离队 刘志远:吉他手兼键盘手...

13678655787黄家驹个人资料黄家驹的简介
郟琦薛答:1、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原创音乐人、吉他手,摇滚乐队Beyond的主唱及创队成员。2、1983年组建Beyond乐队,担任主唱,并以英文歌曲《大厦》出道。1986年开始用粤语创作歌曲;同年随乐队发行首张专辑《再见理想》。1988年凭借专辑...

13678655787黄家驹个人资料信息简历及简介
郟琦薛答:1962年,一颗璀璨的音乐之星在中国香港诞生——黄家驹,Beyond乐队的灵魂人物,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才华横溢的创作在乐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凭借率真的个性和深情的歌曲,使Beyond在1983年崛起,逐渐走向国际舞台。1991年,乐队在日本收获了热烈的欢迎,然而,1993年的一场意外却让这个世界失去了他——...

13678655787黄家驹简介
郟琦薛答:黄家驹初中时代因朋友的潜移默化爱上欧西流行音乐,17岁时更因邻居搬家留下一支木吉他,而令他与这种乐器结下不解之缘。八十年代初期,黄家驹经琴行老板介绍下认识叶世荣,发觉彼此音乐兴趣相近,联同两位朋友邓炜谦(又名邬林,英文名William)及李荣潮一起组成乐队作音乐交流,此为Beyond的雏型。1983年Beyond正式组成,经过几...

13678655787谁能介绍一下beyond
郟琦薛答:BEYOND于同月内两次到台湾为《大地》进行宣传活动,BEYOND参加由区局主办的万人劲ROCK音乐会演出,由于当晚相当寒冷, 加上音响未尽完善,令BEYOND大为气结,演唱会亦只能草草收场。在香港利舞台演出由日本NHK卫星直播贺年音乐电视节目《Rock'n Roll Band Stand》,为一连年的演出,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欢众和歌手一样狂歌...

13678655787beyond是什么意思???
郟琦薛答:“beyond”的意思是:在(或向)……较远的一边;超过,越过;晚于,迟于;在另一边;在(或向)更远处;远处的事物;来世,再生。读音:英 [bɪˈjɒnd]、美 [bɪˈjɑːnd]词性: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副词和名词。用法:beyond作“除…之外”...

13678655787用英语介绍beyond
郟琦薛答:译文是:beyond是1983年成立的香港著名摇滚乐团。一提起他们,香港的人们就都想到有关于社会现象,梦想的追求,政治,与和平的歌。黄家驹的海阔天空和光辉岁月是知名度最高的两首歌。beyond是少数的创作型乐团之一,所以在中国音乐圈里显得相当醒目。除了一首单曲(送给他们的英雄sam hui的)之外,他们从来...

13678655787黄家驹的个人资料
郟琦薛答:黄家驹资料...乐队任职:团长、主唱、吉他手、作曲、作词、编曲出生日期:1962年6月10日出生地点:香港英文名:KOMA籍贯:广东台山身高:5英尺7英寸体重:135磅(61.2公斤)星座:双子(随和亲切,充满理想主义,是一位富有领导观念的杰出团长)血型:A教育程度:中5家庭成员:父母、一兄、两姐、一弟个人愿望:自己的理想能实现、...

13678655787黄家驹的歌很好听,我想听听大家对黄家驹的音乐贡献作个介绍?
郟琦薛答: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和叶世荣.黄家驹极具领袖气质和才能,在他的领导下,beyond乐队走过了一段辉煌而艰辛的摇滚历程.众所周知,香港乐坛容不下beyond乐队,于是他们远赴日本发展.令人遗憾的是,1993年6月,黄家驹在参加日本的一个电视节目时不慎从3米高的舞台上摔下,伤重而离奇死亡.由于黄家驹的突然去世,beyond乐队...

13678655787黄家驹个人资料简介
郟琦薛答:黄家驹个人资料简介如下: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音乐人、吉他手,Beyond乐队的主唱及创队成员。1983年,黄家驹组建Beyond乐队,并以英文歌曲《大厦》和纯音乐作品《脑部侵蚀》出道。1990年,凭借歌曲《光辉岁月》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最佳...


(编辑:祝滢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