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蟾蜍实验的问题。(急!!)(回答后追加100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3个问题!!!【追加100分,急】

(一)做好临考准备

面临考试,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1)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要想到,正是为了参加考试,才促使自己下决心认真进行了一次系统复习,从而使自己在知识的掌握上比过去更加完整、巩固和系统。有的学生在总结中写道,“考试的意义在于复习”,这种认识很有道理,应当说,很多学生搞系统复习应当感谢“考试”。要想到,知识掌握得究竟怎么样,需要在定时的考试过程中,通过独立解决问题来检验。考得好,就会促使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就会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的凋整,以便改变现状。至于老师,则可以从考试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帮助。
优秀生正是认识到了考试的这些积极作用,才对考试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而有的学生则认识不到这些,他们对考试抱着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抱怨考试把自己搞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造成自己在考前的情绪很坏,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2)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
考试本身就有一定的紧张度,再想到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考试期间的精神压力已经不小了,这时就不要自己再给自己施加压力了,因为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下是不可能考好的。因此临考前,要善于给自己减轻压力。怎么减压呢?
①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
临考前,不要老是想只能考好不能考坏,想考好了自己将如何如何,想考坏了又将怎样怎样。考试的后果应在平时学习时多考虑,因为,那时考虑才有可能促使自己改变学习状况,而平时的学习水平却真正决定着考试的成败。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临考前去想,必将会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自己在考试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中,在这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下,常常表现出对自己的学习一百个不放心,以至一会儿看看这些知识,一会儿又看看那些内容,自己明明记住了的东西,可又不放心,还非要去看一下不可,疑神疑鬼,神经过敏,吃不好,睡不安,使得大脑的神经细胞越来越疲劳,等到真进入考场时,大脑细胞机能可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
总之,在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的成败问题,实际上此时想这些不仅对考试无济于事,反而有害。
②临考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
期中考试前想好万一考不好,后半学期再努力,争取期末考好;期末考试前想,万一考不好,假期抓紧补习,争取下学期追上去;高考前想,万一考不好,明年再考或者在工作中走自学成才的道路。这么向前看,有了考不好的思想准备,又有了最积极的对策和出路,精神压力就会小得多。
③临考前,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
学习水平的提高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会见效。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而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又是那么多,所以,每次考试前,对自己的期望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在考前给自己带来的只会是精神负担,而考后给自己带来的则是失望和烦恼。
④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
临考前,有的家长总好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说什么“考不好就不要进家门”,什么“再考不及格,假期哪儿也不许去玩”,什么“进不了前十名别来见我”。碰到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体谅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不要和父母顶嘴、吵闹,以免使自己的情绪受到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看看平时在学习态度上是不是存在着让家长不满意或不放心的地方。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勤奋,尊敬家长,就是没考好,家长一般也不会说出上面这些话的,可能还会安慰和帮助自己的孩子。
(3)考试前要休息好
考试期间,脑力劳动的负担是很重的,因此,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一定要休息好,注意用脑卫生。
首先,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
这时应主要看看自己整理出来的复习笔记,加工整理后的习题、试卷,主要目的是熟悉一下学习过的知识,起个备忘作用。临考前,决不要再去开辟“新战场”,不要再做什么难题了。有的学生临考前抓了一两个难题,可“面”上的东西却丢掉了,结果导致考试的失败。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整个复习期间一定不要开夜车或开早车,如果平时睡眠不足,生活规律混乱,那么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调整过来。如果不调整过来,就是想早睡也睡不着。有了充足的睡眠,在考场上才会有清醒的头脑,才会有好的思维效果。开了夜车的学生在考试后回忆说:“过去明明会的公式、定义,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看着题目发呆,脑子发木,头脑不清醒,再也兴奋不起来,考试前开夜车真吃亏。”考试特别需要用脑,而考试前却不让脑休息,这怎么行呢?有多少平时在学习上占绝对优势的学生,因为在考试前开了夜车,一下子使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开夜车的学生不能说学习不努力,但这种努力违背了用脑的科学。
考前睡眠时间太长,会因为睡不着或早醒而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考试前玩得太累,也会因过度疲劳而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考试前过劳或过逸都不好。
为了考试期间能安心睡眠,准备闹钟或请人叫一下也是必要的。起床时间离考试时间不要太近,起床以后活动活动,让头脑有个从抑制到兴奋的转化过程,刚睡醒就赶到考场,因兴奋度较低,对考试往往不利。
第三,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
临考前,由于高度紧张,不仅需要充分休息,而且需要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有时,躺下来休息一会儿,闭目养神,仍然难以将开动的脑子停止“转动”,头脑中仍然摆脱不掉对学习问题的思考,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文体活动,如打打球,弹弹琴,吹吹笛,听听音乐。一个学生在打球、弹琴、吹笛时,总不能再考虑什么学习问题了吧,这样可以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至于那些仍然要费脑思考的活动,如下棋等,临考前还是不搞为好。
当然,以上几点也要掌握得适当,不要走极端。
(4)要带齐考试用品
考试期间,由于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有的学生到了上车的时候,才想起忘带月票,有的学生进了考场,才想起了忘带钢笔、三角板、圆规,至于重大考试,忘带准考证的现象也是屡屡出现。这些现象一旦发生,便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心理,这往往会直接影响考试的效果。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现象,可以把每天上考场要带的用具写在一张卡片上,每天去考场前逐项检查一下,以保万无一失。
(5)要保证身体健康
由于考试期间体力消耗大、精神紧张,因而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因病缺考,或带病参加考试对学习都是不利的。考试期间要吃饱吃好,不要凑合,不要饿着肚子进考场,也不要进考场前饮用过多的饮料。注意因冷暖变化而增减衣服,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保证健康和安全。这些,在升学或就业的重大考试时,尤其重要。

(二)怎样答卷

(1)答卷的几种方法
有的学生一进考场,拿到考卷就紧张,不知道怎样答卷才好。
不管采用哪种答卷法,开始都要先写好自己的名字,大致看看题目的数量,以便分配好答题的时间。
常见的答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照顺序,先易后难答卷法
这就是说按照题号的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先做一道,一时不会的题目,先跳过去,继续往下答,直到把题目过一遍,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把第一遍没做出来的题再过一遍。会的全做完后,如果还有时间,则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如果没有时间了,起码已经把会做的题做完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拿到考卷后,很快就进入答题状态,由于注意力放在答题上,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使得刚进入考场时的紧张心理很快得以解脱,随着答完习题数量的增加,心中越来越有了底,信心不断增强,从而彻底解除了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其次,这样答卷可以避免把时间过多地花在难题上,而使自己明明会做的题目到最后却没有时间去答。每次考试下来总有一些学生后悔在考场上没有先做容易的题,结果难题没做出来,容易的题也来不及做了。
这种答卷法最适于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学生,因为它可以迅速缓解紧张心理,迅速进入答题状态,使答卷效率得以提高。可以说,这种答题方法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②全面看题,先易后难答卷法
这种方法就是拿到考卷后,先把所有的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做个一般了解,再把答题的时间大致分配一下,然后再开始做题。当然也是先做容易的题目,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最后再做难题,直到把题全部做完。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一开始就对试卷有个全面的了解,能够比较科学地分配好答题时间,对考试结果也能初步做出估计。这种方法对学习优秀、自控力比较强的学生较为适用。因为看完题以后,知道大部分题目或者全部题目都会做,信心就更足了,可以冷静地把题目做完。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看完部分或全部题目之后,发现很多题目不会答,这时紧张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会惊慌失措,因此这种方法对学习基础较差,或自控力弱的学生是不适用的。那些学习虽然不错,但容易紧张,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学生,最好也不采用这种方法。
③按照顺序逐一答卷法
这种方法就是按照题号顺序,一道题一道题地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答题上,能缓解紧张情绪。缺点是想一遍就把题做完,忽略了先易后难的原则。如果碰到不会的题就要耽误时间,使后面会做的题目没有机会去答。有些学生平时养成了一种钻研的精神,题目做不出来,决不罢休,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可到了考场上,答题的时间有限,还是先把会做的题都做完以后,再来钻研难题。看来这种答题法是弊多利少。
(2)答卷应注意的问题
①审题要稳,书写要快
在考场上经常见到学生漏看题、看错题的现象,对于重大考试来说,这种差错往往造成终身的遗憾。有很多考生因漏看题或看错题而导致高考落榜,遗憾在不是题目不会答,而是由于做题马虎使自己的本领无法施展。
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考场上的时间是十分紧张的,经常出现做不完题的现象,因此,在答题时,书写一定要快,以便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问题。当然,也不能为了图快而书写潦草。有人提出答卷时要“袖手在前,疾书在后”,这话指出了答题时正确的快慢观。
②想不起来,先放一放
在做题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记得的概念、定理或公式,到时候竟然会想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可以把此题放一放,先去做别的题目,有时;遗忘的内容会突然“再现”出来。如果回过头再想仍然想不起来,就可想一想与这一遗忘内容相近的知识或有联系的事情,通过联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应该引起重视。
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时,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而且自己又没有把握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把握大的题目。有的学生忘记了考场上检查的时间是有限的,错误地先检查分数多的题目,结果刚好碰到难题,由于题目复杂,以至不是检查不完,就是查出了问题也没有时间改正,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对于那些查出了问题也没有时间改正的题目,就不要检查了,这倒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
④预防怯场
什么叫怯场呢?心理学上把因临场情绪激动而造成回忆、思考发生障碍的心理现象叫怯场。
一般的怯场表现为临场情绪紧张、面红耳赤、心慌、出汗,以及回忆和思考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严重的怯场也叫晕场,会大大影响考试,甚至中断考试。
怯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首先,怯场往往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信心不足有关。由于对考试的成功期望过高,或者极怕出现由于失败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神经系统对刺激的耐受力差,那些娇生惯养、顺利惯了的学生,那些在考前开夜车、过度劳累的学生,往往神经系统更加脆弱,经受不起强烈的刺激。
其次,考场上出现了意外情况,而对这些意外毫无思想准备。例如,突然发现看错了题,少做了题,检查时发现了不少差错,身体出现了点毛病,因迟到耽误了考试时间等,这些意外都会成为恶性刺激。
最后,这些刺激都通过对考试成败的夸大认识而起着恶性循环的作用,使紧张情绪愈演愈烈,直到出现怯场现象。
如何预防怯场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尤其是在考场上不要去想考试成败会带来什么结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的积极行动上。
其次,遇到意外情况要积极补救。遇到难题不要急躁,而要冷静、沉着地对待。有的学生遇到难题做不出来,心里就想,“我做不出来,别人大概也做不出来”,“这道题做不出来,努力把别的题做出来”,“这门没考好,争取把下几门考好”,“这次考试,就作为一次考试的练习吧!”这样一想,就会冷静得多,题目反倒做出来了。
第三,如果有怯场感,可以立刻去做比较容易的题目,如果还不行,可以伏在桌上休息一会儿,此时千万不要想考试的事,直到心情平静下来为止。
第四,考完试以后,不要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科的考试情绪。如果老师、家长或同学主动来问,尽量婉言避开这个问题。考完一科后,要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科考试的准备工作上去,不要让过去的失败纠缠自己。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
一次高考,有个学生因考后对了答案,结果信心丧失到不愿再往下考的地步,害怕考试以后落了榜,无脸见人。可见,考试后对答案有可能加重心理负担,还会浪费时间,毫无积极意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不要把考试时必要的紧张也看成是怯场。考试时有点紧张,对调动人体的潜力、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效率是有一定好处的。平常说,“急中生智”就是这个道理。这种紧张只要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回忆和思考,就不能叫怯场。
从怯场问题也可以看出,考试不仅要考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还要考每个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意志品质。平时不注意这方面锻炼,难免酿成怯场的悲剧。
⑤不要作弊
有少数学生在考试时有作弊的行为。作弊是一种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不良行为。
前面说过,通过考试,老师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此,考试的成绩必须真实、客观。如果考场上作弊成风,老师阅完卷后,只能得到一个虚假的情况,这对改进教学是十分不利的,而且使老师在考试期间花的劳动(出题、刻印题、监考、阅卷、统计登分等)全白费了。
对学生来说,由于作弊,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好成绩,容易使自己放松平时的学习,而寄希望于作弊得分,遇到监考十分严格而无法作弊的重大考试,难免一败涂地。
对于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来说,不仅自己不要作弊,也不要“帮助”别人作弊,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而是助长了同学的错误,同时自己也犯了错误。

(三)考后分析

考试之后,有的学生拿到考卷,一般看看分数,看看哪儿扣了分,就弃置不顾了。个别学生看到成绩不好,甚至把卷子撕毁了之。优秀生在拿到考卷后,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考卷的总结分析上。
我们知道,考题是经过精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考卷上,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习中的问题,应当很好地通过对试卷的总结分析,使自己从中得到效益。
怎样分析总结呢?
先把错题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用彩色笔抄录在旁边,要把出错处鲜明地标出来,以便复习时查看。
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要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概念、原理、思路、马虎等错误,各扣了多少分数,分析后,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主要问题了。这样,既可以避免盲目乐观又可以避免灰心丧气。
经过分析,对老师的批评,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再制定改进措施也会比较容易,比较切合实际了。
对答对了的题也要进行分析。
一般阅卷,主要看结果对不对,对就打对勾,至于过程往往被忽略。对打了对勾的题进行分析的目的是看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
有一个优秀生,数学考试的分数很高,但试卷分析写得比谁都多,老师感到奇怪,题全做对了,还分析什么呢?一看试卷分析才明白,原来这个学生把做对的题又用更加高明的方法重做了一遍。她认为自己虽然得了满分,但解题方法太笨、太慢。还谦虚地说,虽然考分高,但这次考试的质量并不高。一个学生如果能经常进行考后分析,然后针对自己的弱点,加以改进,在未来的考试中一定会使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一,1.篝火狐鸣(陈胜、吴广) 2.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 3.指鹿为马( 赵高)
4.鸡鸣狗盗(孟尝君) 5.凿壁偷光(匡衡) 6.图穷匕见(荆轲)7.破釜沉舟(项羽) 8.请君入瓮(武则天) 9.江郎才尽(江淹)
10.乐不思蜀(司马昭) 11.煮豆燃萁(曹丕、曹植) 12.纸上谈兵(赵括)
13.再衰三竭(曹刿) 14.木牛流马(诸葛亮) 15.世外桃源(陶渊明)16.投笔从戎(班超) 17.卧薪尝胆(勾践)18.围魏救赵(孙膑、庞涓)
19.投鞭断流(苻坚) 20.退避三舍(晋文公)21.望梅止渴(曹操)
22.草木皆兵(苻坚)23.完壁归赵(蔺相如)24.暗渡陈仓(韩信)
25.拔山扛鼎(项羽)26.悬梁刺骨(苏秦)27.罄竹难书(王莽)
28.怒发冲冠(廉颇、蔺相如)29.毛遂自荐(毛遂)30.老骥伏枥(曹操)31.口蜜腹剑(李林甫)32.鞠躬尽瘁(诸葛亮)33.黄袍加身(赵匡胤)
34.孺子可教(张良)35.金屋藏娇(汉武帝刘彻)36.七步之才(曹植)
37.洛阳纸贵(左思)38.韦编三绝(孔子)39.多多益善(韩信)
40.焚书抗儒(秦始皇)41.好大喜功(唐太宗 )42.梦笔生花(纪少瑜)
43.老马识途(管仲,隰朋)44.一鼓作气(曹刿)
二,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女神。
三,1 湖面很大,在月光下闪着银光,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映照得特别清楚,就像神话里的太虚幻境(或仙境)
.(比喻)

2 第二天,正是雨后初晴......桃树笑,柳树闹,一团团,一簇簇......(比喻,拟人)

3真理可能被遮掩顷刻,真理却永远不会
囚禁,总有一天获得自由为世人知晓.(拟人)

4 沈老孤身一人......一天到晚闷不吭声,一年四季
只听到自己喘气.(夸张)

5 他如此伟大,光荣,战斗的一生,使珠峰显得低矮!五洲显得渺小!星月显得黯淡!九天显得咫尺!(夸张)

双毁髓-毁蛙的脑和脊髓

·毁髓针刺入部位必须准确;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后凹皮肤即可,不要刺得太深。
·毁脑髓时,针体与蛙颅顶平行刺入颅腔;毁脊髓时,针体与脊柱平行插入椎管。
·脑脊髓彻底毁坏的标志:四肢(尤其下肢)肌紧张消失,并常伴有尿失禁情况。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状态,则必须重新毁髓。

3、制备脊蛙

·待蛙苏醒后再进行蛙体实验。
·冬季应先将蛙放在30℃~40℃的温水中浸浴若干分钟,待其较活跃时再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用温水清洗蛙体上的残余硫酸。

4、脊髓反射和反射时的测定
·每次酸刺激前,蛙体须处于安静状态。
·每次反射活动出现后,用清水洗去蛙体上残余硫酸,再用纱布拭去蛙体上水滴。
·反射时的测定应重复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即为其反射时;每次实验的刺激强度(如:硫酸浓度、纸片大小)和部位应保持一致。

5、反射弧的分析

·用眼科剪在踝关节处剪一环形切口时候,勿损伤血管。
·右后肢最长趾的皮肤必须除干净(为什么)。
·每次刺激后用清水洗去蛙体上的残余硫酸,再用纱布擦拭去蛙体上的水滴(为什么)。

·坐骨神经下置麻药棉球后,应立即记时并进行屈反射实验。
·屈反射不再出现时,立即进行搔扒反射实验。
·在屈反射(或搔扒反射)仍存在时,应每隔1min重复1次酸刺激。
·每次酸刺激后用水清洗蛙体时,勿使水浸到麻药棉球。

6、蛙心搏起源的分析

·实验过程中常用任氏液浸润心脏,以保持心脏生理活性。
·用玻璃针拨动心尖,暴露心脏背面。
·不同温度刺激心脏某一部位时,切勿触及心脏其他部位,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斯氏结扎部位必须准确。
·每次读取数据时,重复3次,取平均值。

7、观察肠系膜微循环

·麻醉蛙时,注射器针头不要刺穿下颌部皮肤。
·将肠系膜展开过孔时,不可牵拉太紧,以免撕破血管或阻断血流。
·经常用任氏液湿润肠系膜,以免干燥,影响血液循环。
·滴加药物,血管及血流出现变化后,立即用任氏液润洗肠系膜。

8、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在制备标本过程中:
·经常用任氏液浸润标本。
·不能用金属器皿触碰神经干。
·不得让动物的皮肤分泌物、血液等浸染神经和肌肉。
·用任氏液清洗手及解剖器具上的污物。

http://home.htu.cn/jingpinkecheng/dwslx/shiyanjiaochen/022.htm 蛙心灌流看这个

需要实验用蟾蜍可以百度一下嘉祥华荣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可以找到


19532039059关于蟾蜍实验的问题。(急!!)(回答后追加100分)
水知储答:·毁脑髓时,针体与蛙颅顶平行刺入颅腔;毁脊髓时,针体与脊柱平行插入椎管。·脑脊髓彻底毁坏的标志:四肢(尤其下肢)肌紧张消失,并常伴有尿失禁情况。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状态,则必须重新毁髓。3、制备脊蛙 ·待蛙苏醒后再进行蛙体实验。·冬季应先将蛙放在30℃~40℃的温水中浸浴若干...

19532039059如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动作...
水知储答:因此神经兴奋传到该处时,该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3)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药物作用的部位,而药物可以放在突触处,也可以放在神经纤维上.因此实验步骤为:①将药物X放于C点,再刺激D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②将药物X放于A点,再刺激B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若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

19532039059...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接受刺激...
水知储答:(1)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的过程中,细胞膜两侧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2)本题是为了探究药物作用的部位,所以药物释放的位置有突触和神经纤维上,药物放在神经纤维上时,首...

19532039059如图为蟾蜍的屈肌反射弧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
水知储答:蟾蜍屈肌收缩.第二步:将药物放在甲组反射弧Z处,刺激Y处,观察屈肌是否收缩.第三步:将药物放在乙组反射弧X处,刺激Y处,观察屈肌是否收缩.故答案为:(1)不偏转(2)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3)B 将药物放在甲组反射弧Z处,刺激

19532039059蟾蜍实验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经常给标本滴加任氏液
水知储答:因为要经常用任氏液保持标本的湿润和以维持兴奋性于良好状态。任氏液的化学成分及浓度与蟾蜍细胞外液的组织液最接近,因为组织细胞是生活在组织液中的。因此实验过程中,任氏液是模拟蛙体的内环境。在制备标本的过程中,应该常常滴加任氏液。避免标本的干燥,使标本丧失生理活性。

19532039059探究“蟾蜍的学习行为”提出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作出假设...
水知储答: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根据提出的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可以假设蟾蜍具有学习行为,或蟾蜍不具有学习行为.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蟾蜍具有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

19532039059利用一只青蛙(或蟾蜍)先后进行下列四项实验观察:A.观察心房、心室的节...
水知储答:(1)使动物处于最佳生理状态下进行试验,首先观察脊蛙反射,然后解剖观察肠系膜血管的血液流动,观察心房心室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由于分析骨的物理特性需要将骨取出,所以最后分析骨的物理特性.(2)观察心房、心室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需要排除大脑的控制作用,所以需要首先破坏脑和脊髓.(3)毛细血管最...

19532039059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实验:为什么损伤电极间神经后只有向上的单...
水知储答:因为损伤神经后动作电位只能被第一个接受电极引导,电位传不到第二个电极,所以只出现一个向上的单相波

19532039059...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②换成用线吊着一
水知储答:(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些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

19532039059动物反射弧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水知储答: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结果是:脊休克及其恢复,正常情况:蟾蜍静置时安静,触之四肢挣扎,将其腹面朝上放置能迅速翻正。脊休克:初制成的脊蟾蜍四肢瘫软无力,触之无反应,将其腹面朝上,记录到脊休克恢复,出现翻正反应,腹面朝上放置后翻正。用时:6分22秒。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


(编辑:胥发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