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想要帮助宝宝适应与妈妈分离的感觉,宝妈应该怎么去做?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为什么宝宝总喜欢粘着妈妈?宝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宝妈们在宝宝1岁半左右有一个普遍的甜蜜烦恼,那就是:宝宝太爱我了,离不开我怎么办?黏妈妈的“妈宝”是千千万万,黏妈妈的方式千篇一律,一眼看不到妈妈,都无法忍受,分分钟都要和妈妈待在一起。
我的家里就有一个小黏人精,特别依赖我,分分钟都离不开我,看到我眼睛就眯成一条缝,乐的小嘴都合不上,极大了满足了我作为妈妈的虚荣心。

可慢慢我发现,这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作为宝妈的我也做了一些错误的行为:在发现宝宝离开我就会哭后,每天出门上班前,要在宝宝面前刷脸,给宝宝制造妈妈在这里的错觉,尽可能弱化我的存在,可是宝宝发现后,往往会哭闹不止,怎么也哄不好。

有一天回来,听着着宝宝哭哑的嗓子叫妈妈,心里闷闷的,我在想:是不是我经常不在家,宝宝没有安全感?
后来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把工作辞了,把所有时间用来陪伴宝宝,可是宝宝的情况没有丝毫改善,我出门买个菜也要偷偷摸摸的,趁着宝宝睡着出门,宝宝睡醒前一定要回到家。

这时我意识到宝宝黏我,不是我陪伴他多长时间的问题,我慢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担忧宝宝未来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妈宝”时,我开始向有经验的宝妈和育儿专家取经,随后我发现,以上我所做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宝宝黏妈妈的原因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认为:从生命发展的意义上说,“黏人”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状态。

分离焦虑症
宝宝黏妈妈是分离焦虑症出现的症状。
妈妈是宝宝最熟悉的人,也是宝宝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人,宝宝最开始是凭借体味、声音、奶水的味道识别妈妈的,三个月左右才能看到妈妈,妈妈是给宝宝最大安全感的人,三月后宝宝睁开眼,开始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

认生期的宝宝感到不安,所以找妈妈是正常现象,妈妈就是宝宝的陌生的环境中能抓到的唯一的稻草,而宝宝的心理分娩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从0岁持续到3岁,经历4个对妈妈的依恋期,才能从对妈妈的依赖中脱离出来,慢慢变得独立。

这4个依恋期分别在宝宝1岁左右、妈妈重新工作、宝宝断奶和进入幼儿园时出现。
在依恋期中,宝宝面对与妈妈的分离会产生焦虑,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安的情绪和行为并哭闹不止,这种焦虑在和妈妈重逢时爆发,宝宝想要妈妈的补偿,因此更加“黏”妈妈。

★怎样克服分离焦虑呢?
1、练习分离
练习分离,绝对不能用“偷溜”这种欺骗的方式离开孩子,欺骗会加剧孩子的不安,削弱妈妈给宝宝的安全感,注意离开宝宝的方法和时间。
练习分离要从短暂的分离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地与孩子建立信任,宝妈可以用“躲猫猫”游戏帮助宝宝适应,解除孩子内心的不安,用“再见”游戏和宝宝一起培养的分开和重逢的仪式感。

2、选择宝宝亲密的人照顾他
不要把照顾宝宝的重担压在一个人的肩上,也不要频繁的更换照顾宝宝的人,尽量选择宝宝信任且熟识的人照顾宝宝,可以帮助宝宝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创造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3、带宝宝到户外

4、建立与宝宝之间的信任
通过陪伴宝宝阅读绘本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描绘分离和重逢,搭建与宝宝之间的信任之桥。

宝宝习惯抱睡?3个妙招培养自主入睡,宝宝舒服妈妈轻松
当宝宝呱呱落地之后,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还没多久,妈妈们刚摆脱怀孕的痛苦之后,又有新的麻烦了。原来这个吃饱了就睡的小天使变得不爱睡觉了,每次非要妈妈抱在怀里摇啊摇,好一会儿才能睡着,而抱睡本就是一件精疲力尽的事情,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应当如何调整孩子的睡眠呢?

充足的睡眠对于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来说,抱睡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训练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对孩子和家长都有好处,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养成自主入睡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你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了。
1.昼夜规律清晰
白天睡多了晚上的精神自然会很好,不光是小孩,连大人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一套系统,如果熬夜熬得晚了白天自然就会睡得久一点,我们都知道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对身体发育非常重要。
而这一点在婴儿时期就应该慢慢促进养成,白天和孩子多玩一会,不要老是让他们睡觉,到了晚上再哄他们入睡,尽量保持一个规律性,这样婴儿的身体中才会产生一套记忆系统的“生物钟”,到点了自然就困了。
2.良好的入睡方式

宝宝睡觉之前一定要让宝宝吃饱,这样就避免了喂夜奶的麻烦,入睡前,把房间灯光调暗一点,安静一点,给孩子播放或者哼唱一些舒缓的摇篮曲,用手轻轻地安抚宝宝,妈妈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在某几个固定的时间点睡觉,还可以在宝宝床头挂一些好看好玩的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玩,玩累了就自然睡着了。
3.按需养育

孩子入睡习惯的养成需要妈妈们按需养育,按需入睡和喂养,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家长要学会观察宝宝的一些信号,打哈欠、哭闹等,可能代表他们饿了或者困了,妈妈要明白宝宝的需要是什么,不要在宝宝饿了的时候哄宝宝睡觉,不要在宝宝需要换尿布的时候喂他们喝奶,给错了需要,宝宝只会哭的更厉害。
4.规律作息
习惯是一件很容易养成的事情,规律的作息习惯不仅对宝宝后来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都能起到影响,而且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能终身受益.
夜晚的时候,宝宝身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是最需要睡眠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宝宝还没有入睡的话,会严重影响身高发育,所以妈妈需要设定几个固定的睡眠时间,到点就哄孩子睡觉,慢慢的调整作息。
养儿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父母用心对待,宝宝入睡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各位父母的认真引导,各位父母,快行动起来吧。

超过90% 的宝宝都曾出现分离焦虑。宝宝一般在 10~12 个月龄开始表现出分离焦虑意识,12~18 个月达到顶峰,两周岁之后逐渐缓和。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孩子对妈妈的亲近要超过其他家人,妈妈不在家,孩子对爸爸永远都是说:“爸,我妈呢?”因为抚养关系也好,因为血缘关系也罢,妈妈是宝宝最喜欢的人。

越小的宝宝对妈妈越亲近,许多宝宝不论什么时候都想和妈妈在一起。通常宝宝在三岁之前,离开妈妈一会都不行,如果可以,时时刻刻都想和妈妈黏在一起。

职场宝妈的心酸:宝宝不睡觉只因害怕妈妈消失

小璐在宝宝一岁半时,萌生了想上班的想法,她想着孩子已经很好带,平时就是奶奶一起照顾,相信宝宝能很快适应。

然而几次尝试分离,宝宝的反应都十分激烈,以至于晚上明明很困,自己硬撑着不睡,说害怕一醒来妈妈又走了,小璐险些落下泪来。

后来小璐终于开始上班,宝宝每天都会在听到脚步声后“噔噔噔”地去开门,如果不是妈妈,免不了一阵失落。孩子这么粘着自己,让小璐觉得特别对不起宝宝。

宝宝对妈妈产生的分离焦虑尤为强烈

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与主要抚养人分别时,出现的焦躁不安和反应激烈的情绪反应。1—1.5 岁以及 3 岁至送入幼儿园是分离焦虑的高发期。

宝宝只会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产生分离焦虑,如果宝宝从一开始就是由妈妈抚养,那么这种情感在母亲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

为什么小孩子似乎一刻都离不开妈妈?

1. 与妈妈联系最密切

“母子连心”的说法虽然未得到科学证实,但宝宝从胎儿时期就与母亲血脉相连,倾听妈妈的心跳和呼吸,和妈妈在一起,能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

一旦要剥离这种关系,会引发孩子强烈的危机意识。

2. 与妈妈相处最多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依恋和分离焦虑,是宝宝大脑安全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婴儿出生后大多是由妈妈亲自抚养,建立起抚养关系,哺乳、照顾、陪睡等一系列活动会强化宝宝对妈妈的依恋。

需要工作的妈妈,如何帮宝宝适应分离

1. 建立信任

削弱宝宝分离焦虑的关键,在于维护宝宝的安全感。妈妈首先要和宝宝明确,自己是爱他的,不会离开他,让宝宝明白分离是暂时的。

平时不吓唬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不听话就换一个小朋友”这类话不可以说,与孩子分离时约定好回来的时间并严格遵守,一旦信任崩塌,分离焦虑会更严重。

2. 转移注意力

孩子的关注点在于妈妈的离开,这时妈妈可以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到自己身上,比如说给宝宝规定任务,让宝宝去进行某一项活动。

当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对妈妈的需求就会减少。

3. 建立社交

宝宝在0~2岁属于社交冷漠期,这个时期的宝宝通常不开放自己、不欢迎陌生人,专注于发展自我认知能力。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他的社会关系非常简单关注点只包括自身及亲近的家人,在他眼中妈妈与他是一个整体,属于他的势力范围。

想让孩子逐渐摆脱对妈妈的过度依赖,就要培养其与他人社交的能力,扩大社交范围,让妈妈不再是唯一的关注点。

糖果妈妈叮嘱: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孩子最好由妈妈亲自养育,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最妥帖的照顾。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在分离的时候,好好告诉宝宝,妈妈要走了,妈妈会在几点钟回来,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也是正常的现象,平静的离开就好。到了承诺的时间点就回家,几天下来,宝宝就会适应的。千万不要因为怕宝宝哭闹而躲着他离开家。

宝妈应该减少见孩子,由一天五次变成四次,这样一天天减少,最后见不到。

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还是爱他的,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不会因为分离而伤心。


17646412560想要帮助宝宝适应与妈妈分离的感觉,宝妈应该怎么去做?
云茗舍答:需要工作的妈妈,如何帮宝宝适应分离 1. 建立信任 削弱宝宝分离焦虑的关键,在于维护宝宝的安全感。妈妈首先要和宝宝明确,自己是爱他的,不会离开他,让宝宝明白分离是暂时的。平时不吓唬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不听话就换一个小朋友”这类话不可以说,与孩子分离时约定好...

17646412560如何帮助宝宝逐渐适应与父母的分离?
云茗舍答:保持冷静和自信:宝宝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如果您对分离感到焦虑,宝宝也可能会这样。展现出自信和冷静,让宝宝知道一切都好。与其他照顾者的互动:如果宝宝需要在托儿所或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尝试在您在场的情况下让他们与宝宝互动,这样宝宝可以逐渐建立信任。讲述故事或阅读书籍:选择一些关于分离和重逢的...

17646412560父母的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云茗舍答:所以建议宝爸宝妈们在到了一定阶段时,给宝宝一个独立的房间,帮孩子准备一些玩具。只要他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父母都不要去打搅他让他们先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这样对待分离的焦虑就会小多了。2、家长要言而有信 和孩子做的约定尽量都要完成,这是建立亲子信任感的关键。把宝宝送入幼儿园后,父母要按时...

17646412560育儿知识: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云茗舍答:10.玩躲猫猫游戏 对于年龄较大、已经学习行走的宝宝,父母可和他玩躲猫猫或藏东西的游戏,有助于让宝宝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明白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还会再回来。11.玩闹钟游戏 运用游戏让宝宝适应分离,可以用闹钟计时,从1分钟开始,慢慢拉长与宝宝分开的时间,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的情境。

17646412560宝宝在分离焦虑期间,如何提高其适应能力?
云茗舍答:保持冷静和自信:宝宝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在分离时,保持冷静和自信,避免过度的安慰或焦虑的表现,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感到更加安全。正面的语言和态度:使用积极的语言来描述分离,比如“妈妈很快就回来”,而不是说“不要哭”,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积极的预期。保持一致的日常安排:宝宝在稳定和可预测的...

17646412560宝宝分离焦虑?这些小妙招帮你解决!
云茗舍答:宝宝分离焦虑是很常见的问题,尤其在上学时更加明显。但是,不要担心,我们有一些小妙招来帮助宝宝克服这个难关!给予宝宝独立空间不要因宝宝的焦虑而过度伤心,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让他们自由玩耍,培养独立性。‍安全感满满确保宝宝知道妈妈一直在,永远不会消失。耐心陪伴,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笠毛绒...

17646412560怎么帮助小朋友克服对妈妈的分离焦虑?
云茗舍答:第二、给予认同和拥抱:当孩子有分离焦虑哭得很伤心时,接替者可采取拥抱的方式,抱着孩子、拍拍他的背,和他说说话,让他了解你知道他很伤心,你和他是同一线上的,你可以陪他、帮他打电话给妈妈,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乌龟、小金鱼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培养其开朗的性格。第三...

17646412560宝宝在分离焦虑期间,如何提高其适应能力?
云茗舍答:要帮助宝宝提高适应能力,首先需要理解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发展阶段,是宝宝认知和情感发展的一个标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为宝宝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日常生活规律,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这包括固定的起床时间、吃饭时间、玩耍时间和睡觉时间。逐渐的分离:不要突然离开宝宝,而是...

17646412560妈妈如何处理宝宝的离别焦虑?
云茗舍答:6.逐渐延长分离时间:当宝宝逐渐适应了较长的分离时间后,可以开始进行短暂的旅行或拜访朋友。这有助于宝宝逐渐适应与父母分开的情况。7.耐心倾听和回应:当宝宝表达出对分离的担忧时,妈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慰。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总之,分离焦虑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


(编辑:利虹菲)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