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坎井之蛙的翻译??急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古文 坎井之蛙的翻译

一只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一会儿;要么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要么在没脚深的泥里散一会儿步;再回头看看那些孑孓、蟹和蝌蚪,实在谁也比不上我啊!而且,我独占这一坑水,独享这浅井的快乐,可算是达到顶点了。您为什么不常来这儿参观呢?”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是它的左脚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就已经被井栏卡住了。于是它连忙把腿收回来,然后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那海呀,说一千里那么远,不能够形容它的广阔;说八百丈那么高,也不能形容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可是海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是海岸也没有因此而减低。您瞧,那海水并不因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住在这样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吃惊地呆住了,才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原文]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是文言文〈坎井之蛙〉,以下是译文了,可以看看:)~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偷窃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往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1):“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2);然不然,可不可(3);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4);吾自以为至达矣(5)。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6);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7)?今吾无所开吾椽(8),敢问其方(9)。”公子牟隐机太息(10),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11)?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吾跳梁乎井干之上(12), 入休乎缺瓷之崖(13);赴水则,接腋持颐(14),蹶泥则没足灭附(15),还虾蟹与科斗(16),莫吾能若也(17)。且夫擅一壑之水(18),而跨跨坎井之乐(19),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人观乎(20)?’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蛰矣(21)。于是造巡而却(22),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23);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24),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25)。夫不为顷久推移(26),不以多少进退者(27),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28),规规然自失也(29)。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竞(30),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31),是犹使蚊负山,商炬驰河也(32),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33),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毗黄泉而登大皇(34),无南无北,爽然四解(35),沦于不测(36);无东无西,始于玄冥(37),反于大通(38)。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39),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40)?未得国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42)!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公孙龙口赋而不合(43),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44)。

[注释]

(1)

公孙龙:战同时期赵国人,曾作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善辩著称,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等著名论题,在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影响。现保存之《公孙龙子》六篇,为其代表作。公孙龙所处时代比庄子稍后,此处或为庄子弟子、后学所记。魏牟:魏国公子,从其言论推断,为庄子推崇之得道者。《荀子·非十二子》载:“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2)

合同异:为名家惠施一派的典型命题,强调事物的同一性。合同异揭示事物同异关系的相对性,有一定合理因素,但片面夸大同一性,极而言之,把天与地,无限大的大一与无限小的小一,生与死,中正与偏斜等等,都看成无差别的同一,抹灭事物质的区别,而陷入相对主义错误。离坚白:为公孙龙的著名命题。出自《公孙龙子·坚白论》,认为一块坚硬的白石,坚白两种属性是分离的,因为眼看得白而无坚,手摸得坚而无白,只能说坚石、白石,不能说坚白石,从而把客体各种属性分

割开来,否认它们之间具有同一性。同时认为主体视触等感觉亦不能相通,思维对感觉亦无综合作用,一切都是分离的,这就把认识限制在只能获取直观的、支离破碎的印象,而不能得到整体的正确认识,陷入不可知论。

(3)

然不然,可不可:以不然为然,以不可为可。就是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沦说成可以。

(4)

知:知识、见解。辩:口才。

(5)

至达:极为通达事理。

(6)

汒焉:同茫然,迷惆不清之意。汒同茫。

(7)

论:指口才、辩才。知:指知识、智力。

(8)

喙(hui):鸟兽的嘴,此指人之口。因庄子之言奇异虚玄,公孙龙无从理解,虽善辩亦不知从何开口。

(9)方,方法、方术、道理。

(10)

公子牟:即魏牟。隐机大息:公子牟是位得道者,体道清高,超然物外,对公孙龙热衷干世间的是非之争,以能言善辩自许、不明大道的浅薄无知,而深深叹息。隐机,背靠小几。古人席地而坐,靠小几以减轻疲劳。机,同几。

(11)

坎井:浅井。独:惟独、只有之意。

(12)

跳梁:又作跳踉,跳跃之意。井于,井上之围栏。

(13)

缺瓷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处,井蛙在这里休息。甃(zh6u),井壁。崖,水边。

(14)

腋,腋窝。颐:两腮下面。这句指井蛙人水时,水托在前肢和两腮下面。

(15)蹶(jué

):践踏。附(fū):脚背。没灭:埋到、埋没之意。

(16)还:环视,向周围看。虷(hán

,):井中赤虫。又说为了了,蚊子幼虫。蟹:小螃蟹。科斗,蝌蚪,蛙类幼虫。

(17)莫吾能若:“莫能若吾”的宾语提前,表示强调。没有能象我这样的。

(18)

且夫:递进连词,表句子或段落意义的连接和加深,与况且、再说意思接近。擅:独占。壑:深沟,此指土井。

(19)跨踌:形容蛙在井中跳跃、蹲踞的神态,跱(Zhì)

,蹲着。

(20)

夫子:井蛙对东海之鳖的尊称。奚,何。时来:时常前来,经常前来,

(21)絷(zhí)

:绊住。东海之鳖身躯巨大,而坎井空间狭小,所以左足未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

(22)逡(qún

)巡:犹豫徘徊,迟疑不决。

(23)

举:称说,形容。

(24)

潦:同涝,雨水过多,发生水灾。

(25)

崖,同涯,水边,此指海水边缘。这句意为虽多年干旱水少,海水也不会因而减少,使海水边界向内缩小。

(26)

顷:短暂。久:长久。推移:改变、变化。

(27)

不以多少进退者:不会因雨水之多少而使海水有所进退。

(28)

适适然:惊骇恐怖的样子。

(29)

规规然:惊视自失的样子。形容井蛙听到关于大海的议论,惊怖不已,茫然自失的神态。

(30)

知不知:智慧不能通晓。前一知,通智,指人的智能、智慧,后一知,当通晓讲。竟:同境。

(31)观:观察领会。

(32)

商蚷(jù):又名马蚿、马陆,一种暗褐色小虫,栖息于湿地和石堆下,能在陆地爬行,不会游水。

(33)极妙之言:指庄子讲论大道极其玄虚微妙的言论。适:快意、满足。此句意为:况且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玄虚之言,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

(34)

彼:指庄子。跐(cǐ):踏地、履也。黄泉:地底深处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极深处,大皇:指天之极高处,大,同太。此句意为,庄子之言,神妙无方,变幻莫测,就象刚刚踏在地之极深处,忽而又升至天的极高处。

(35)

奭(shì)然:释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四解:四面八方无不通达理解。

(36)

沦于不侧:深入于不可测知的境界。

(37)

玄冥:幽远暗昧不可测知的玄妙境界。

(38)

大通:于万事万物之道无不通达。

(39)

规规然:琐细分辨的样子。用管窥天:从管子里去看天,比喻听见极小。

(40)

寿陵:燕国邑名。余子:少年。邯郸:赵国都城。

(41)

国能:赵国人行路的本领。

(42)

直:竟然。匍匐:爬行。

(43)

呿(qū):张开口。

(44)

逸:逃走。走:奔跑。言公孙龙听了魏牟一番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匆忙逃离了。

[译文]

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沦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魏牟凭靠小几深深叹息,又仰天而笑说:“唯独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庄腋窝和两腮之下,践踏淤泥则没过脚背;环视周围的小红虫。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能象我这样自如的!况且独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跃蹲踞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你先生何不时常进来观光呢?’东海之鳖左足还没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于是,迟疑一会就退出来了,并告诉井蛙关于大海的样子说:‘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之大;用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生水灾,而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汤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海水边沿也不因此而向后退缩。它不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雨水多少而有所进退,这也就是东海之最大乐趣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怖不己,现出茫然自失的样子。再说,你的知慧还未能通晓是非之究竟,就要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大山,让商蛆在河中游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你的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之言论,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这不是和浅井蛙一样吗?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象刚刚站在地下极深处,又忽而上升天之极高处,不分南北,四面畅通无滞碍,深入于不可知之境;不分东西,从幽远暗昧之境开始,再返回于无不通达之大道。你就只知琐细分辨,想用明察和辩论去求索其理,这简直是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尖指地一样,不是所见大小了吗?你去吧,惟独你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离开,

将会忘记原来的本事,失掉固有的事业。”公孙龙听了这套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就匆忙逃离了。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偷窃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往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
【说明】宇宙无终极,学识无穷尽。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成语:
坎井之蛙
发音:
kǎn
jǐng
zhī

解释: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庄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
干之上。』」后比喻见识浅薄的人。荀子.正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出处:
《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示例:
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不知江海之大。(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13547082163文言文《井底之蛙》原文即译文
童福万答: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东海之鳖比喻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人。1、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2、积极进取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要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3、井底之蛙是很可悲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开...

13547082163埳井之蛙的全文翻译
童福万答:一只住在浅井里的 青蛙,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一会儿;要么只 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要么在没脚深的泥里散一会儿步;再回头看看那些孑孓、蟹和蝌蚪,实在谁也比不...

13547082163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
童福万答:翻译:“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隆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蜗料一类的小虫吧...

13547082163井底之蛙的意思是什么?
童福万答:意思是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

13547082163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
童福万答: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一、拼音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二、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释义:公孙述就像井底下的青蛙一样见识短浅,而且狂妄地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三、例句 1、我们...

13547082163坎井之蛙的翻译
童福万答:于是,它在井边偷窃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

13547082163井底之蛙的成语意思
童福万答:”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20),规规然自失也(21)。《庄子》注释井底之蛙(1)埳(kǎn)井:坍塌破废的浅井。埳,同“坎”,坑穴。(2)与(yú):表示感叹的句末语气词。(3)跳梁:同“跳踉(liáng)”,腾跃。井干(hán):井上的木栏。(4)缺甃(zhòu):残缺的井壁。崖:边。(5)接腋(yè)持颐(yí):...

13547082163井底之蛙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童福万答:编号380 成语 井底之蛙 注音 ㄐㄧㄥˇㄉㄧˇㄓㄨㄚ 汉语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释义 住在井底的青蛙。 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语本《庄子.秋水》。 「一孔之见」、「一隅之见」 典源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3547082163井底之蛙的意思是什么呢?
童福万答: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 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 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

13547082163井底之蛙什么意思?
童福万答:汉语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成语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近义词】坐井观天、管中窥豹、一孔之见、目光短浅 【反义词】智周万物、绝代天骄、见多识广 【出自】:《庄子·秋水》...


(编辑:屈窦览)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