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普京:美国霸权时代将死,未来属于中国与亚洲,俄罗斯将紧跟潮流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普京首先警告了乌克兰,在谈到乌克兰加入欧盟时,普京并没有像对待乌克兰加入北约那样反观,普京表示欧盟不是北约,俄罗斯并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他也警告,欧盟中的巨头不会为自己创造竞争对手,一旦乌克兰加入欧盟,将彻底失去自己的飞机制造业与造船业等核心产业,并从此成为“半殖民地”。

这场演讲发生在普京被外界传闻生病以后,会上的普京精神仍然较好,并未如传闻中的身体情况极差,但也未如以往凌厉,而是温和地劝诫乌克兰,显然对近期的军事与经济行动成果相当满意。

演讲之后有关中俄合作的评论中,普京也没有直接从中俄合作出发,而是借着演讲中给出的观点,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了问题,中肯地作出了解释。这番演讲与评论也是当前大国领导人中最敢于直接点出全球经济问题,参考意义最大的发言。

在演讲中,普京认为一个基于“单极世界教条”的国际 社会 是不稳定的,虽然西方仍然在试图维护这一秩序,但单极世界的时代已经走向了结束。 西方统治精英总幻想西方在全球经济与政治中的领导地位是永恒不变的,但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美国的霸权时代已死。

他指出,西方至今仍然在执行“掠夺性殖民主义”,“就像吸尘器一样从最贫困的国家吸走货物,只留下残羹剩饭。”而西方不但意识不到 历史 进程的转变,还否认现实,试图扭转 历史 的进程。

普京的观点非常正确,为了维护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的霸权,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人为激化了俄乌矛盾,诱使战争爆发,并迅速对俄罗斯实施了经济层面的“闪电战”。制裁这把双刃剑让俄罗斯失去了很多,也让西方承受了很多。欧元区一些国家的通胀率已经高达20%,美国的通胀水平也达到了四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高昂的燃料价格、快速膨胀的通胀水平,正在变成实际的压力,压在西方 社会 的普通人身上,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国家正在用公民的未来作代价,来执行这场逆 历史 潮流的豪赌。

而在西方挑战 历史 失败以后,世界会作何表态,普京也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有所提及。

在被问到近期中俄关系升温时,普京解释道,俄罗斯开始与中国建立关系不是因为最近的事件,而是因为 “亚洲和中国已经明显地显露出创建新的世界发展中心”,未来属于亚洲和中国。

普京显然不认为是近期的局势迫使俄罗斯靠近中国,而认为是全球客观情况是如此发展, 俄罗斯的行动只是紧跟 历史 潮流,俄罗斯有意与中国合作并从中受益,而且两国一直有着稳定的信任关系。

普京作为俄罗斯起死回生的掌舵人,其思想高度是极高的。普京能够抓住事物表象中的 历史 必然性,意识到客观现实对主观判断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如同当下的西方一样,强调少数个人在 历史 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试图改变 历史 进程。

在话语中,普京将“中国”与“亚洲”并列来说,实际是对中国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中国正区别于其他任何亚洲国家,开拓一种多极化世界发展的可能性。中国有自己正在构建的多边国际贸易网络,以合作性而非掠夺性贸易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发展中国家力量的聚合,挑战发达国家的全球领导权。

而西方国家在保护自己全球经济与政治领导地位时,习惯于用力量迫使屈服的手段,并未意识到合作带来的力量。仍旧寄希望于使用老办法压住问题的火苗。

历史 上西方曾数次用收割世界的方式度过危机,但这次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中,对俄罗斯的制裁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的手段——化学燃料与粮食,一个是现代 社会 的基础,一个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中,俄罗斯算的是一笔经济账,西方算的则是一笔生存账。

尤其是对于一些欧洲边缘国家来说,长期依赖进口燃料与粮食,以及经济与物资储备的不足,这波冲击可能直接诱发 社会 危机,导致国家政治动荡。

美联储在应对这波危机时,也如同往常一样直接选择收割世界。美联储本月的75基点加息创造了28年以来的纪录,就业数据持续上升的同时通胀数据也在继续上升。通胀有更多外因影响,并未因美联储的措施下降,被收割的世界也切实受到了美元冲击。损失的都损失了,但问题并没有好转。

这就向世界发出了警告,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力挽狂澜解决债务危机的美联储已经不能一力降十会,一手解决美国的问题。而上一波被收割的南美国家至今都还趴在坑里没能站起来,没有更多的牺牲品,美联储的政策最终能否让美国经济软着力,让世界经济免受大萧条冲击,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承认有运气成分。

当美国已经不能一手遮天,单极时代确实也该结束了。世界的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在多极化道路上所做的努力也最终都会化为时代的进步。“一带一路”倡议的构建已经初具雏形,一些早前因为涉及俄罗斯战略利益而进展缓慢的项目如今也被俄罗斯接受, 一条从东亚起步,贯穿中亚非、联通三大洋的全新合作道路正在全球经济下行中缓慢建成,俄罗斯正全面转向东方。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多边交流繁盛、多极化发展的世界,已是必然。普京能够看到 历史 的必然,但西方国家,却仍然在否认并极力阻止这种必然,在 历史 的大潮之中,这种抵抗,不过水花尔尔。




17093869617普京:美国霸权时代将死,未来属于中国与亚洲,俄罗斯将紧跟潮流
易固贡答:普京作为俄罗斯起死回生的掌舵人,其思想高度是极高的。普京能够抓住事物表象中的 历史 必然性,意识到客观现实对主观判断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如同当下的西方一样,强调少数个人在 历史 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试图改变 历史 进程。在话语中,普京将“中国”与“亚洲”并列来说,实际是对中国发展成果的充分肯...

17093869617反对世界霸权是否属于我国基本国防政策?
易固贡答:1. 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旨在保护国家利益和安全。这与美国的扩张性国防政策有本质区别。中国反对世界霸权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应对那些威胁全球和地区安全的霸权国家,如历史上的美国和苏联。2. 中国提出反对霸权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曾受到霸权国家的威胁,反霸政策有助于保护自身利益...

17093869617中美俄三国属于什么关系?
易固贡答:中美俄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竞争、有合作,各对双边关系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一、中美关系 1、在美国看来,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挑战,对其全球霸权威胁最大,是必须遏制的对象。2、美国虽然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挑战,最大敌人,但美国也还必须考虑自己的战略利益安全,必须和中国一起发展...

17093869617美国为什么会暴乱?
易固贡答:那是因为大多数的美国白人和黑人,早就看对方不顺眼了,只是苦于没有理由,也就是没有切入点,美国警察杀死黑人,通过这件事情正好把美国的的种族(白人和黑人)矛盾激发出来了,如果美国不重视这件事情的话,以后这会将是个常态。 主要是因为当时因为警察暴力执法。使得一名黑人男子遭到了非zhi常严重的殴打。所以进而引发...

17093869617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表现与对策
易固贡答:美国霸权主义解析摘要: 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而以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美国霸权主义极度膨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是无发置身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之外的,是无法回避美国霸权主义的。美国霸权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在于浓厚的基督教文化;美国独立后,通过各种手段大规模扩...

17093869617拜登改变不了一切,只能看着美国一步步丢失霸权
易固贡答:这两个霸权决定了美债的基础,美债反过来也助推霸权。 先说美元和美国军事霸权: 阿富汗战争,从2001年开始至今历时19年,美军被打死约6700人,受伤5.5万人次,总的花费高达17000亿美元; 伊拉克战争,据美国国防部公开的数量,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了7000多亿美元军费,500亿美元重建费用,战死美军4000多人,受伤美军70000多...

17093869617可以说中国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吗?
易固贡答:反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强权政治,要求各国和平共处。所以在国家战略上美国追求的是一超独霸,而中国追求的是有所作为和全球多极化。 二、全球化下中美两国现阶段共同利益 中美之间虽然矛盾重重,但中美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共同经济利益,中美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这么说,中美之间合作对双方都有重大的利益,中美...

17093869617如何从一个纵深的历史关系角度探索美国这一国际的现在与未来
易固贡答:4、电子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呈阶段性发展,经济格局从美国独霸向多元化、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⑴第三次...

17093869617目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问题)
易固贡答: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17093869617关于美国这个国家
易固贡答:关于美国这个国家 说实话,美国才是世界上的无奈国家,是个流氓国家!最近这些年世界其他国家死在美国人手里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最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视中国为一个世界威胁!... 说实话,美国才是世界上的无奈国家,是个流氓国家!最近这些年世界其他国家死在美国人手里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最后以美国为首...


(编辑:山缸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