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养蝎子致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有人养蝎子吗?需要什么技术和条件,一直觉得养蝎子可以致富,就是没技术,请养过的人说说心得,谢谢!

我养蝎子的 摸索近十年了 的确很需要技术 不然很难成功

据资料报告,现在中国每年对蝎子的需求将近5000吨,而市场实际只能提供400吨左右的蝎子。在过去蝎子只是我们用的药品之一,而现在在我们的餐桌上都可以见到蝎子,就有关人士报告,现在的蝎子的食用市场比药用市场更大,因为都知道人们对内种既好吃又保健的东西是百吃不腻的。如果这样下去我们中国的蝎子将会灭亡,据调查蝎子每年能生产2-3胎,每胎可生产40—60只。现在的蝎子在全世界一共有1000余种蝎子,我国就有15种以上,蝎子广泛的分布环境就决定了其品种繁多。
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似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下面分别介绍池养、房养和蜂巢式养殖方式:
池养法:
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处外逃。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料膜等。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土鳖虫或黄粉虫等)。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池内中央用砖、石片或瓦片垒成供蝎栖息的假山,并留出足够的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跑。
房养法:
房式养蝎有很多建筑式样,一般是建土砖坯的泥房,房高2~2.5米,长4米,宽2.5米,墙厚23~28厘米,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闭加固后粉刷。最好用陈旧的土砖坯,砖坯之间留出宽0.5~2厘米大小不等的缝隙不要抹泥,墙内壁不要粉刷,以便蝎子藏身。或用一特制的模具,自制一侧有孔隙的土砖坯,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然后再盖塑料薄膜,薄膜上还须盖竹垫或草垫;或在铁丝网上盖油毛毡,以防敌害侵入及铁丝网生锈。近墙角基部可留一些通向层外的小孔隙,能让大、小蝎子自由出入。在距房约1米处的四周修一道环形的防护沟,用水泥、沙子、石灰、黄土混匀后砌成。沟宽、深各60厘米,进水口和出水口距沟底分别为60和40厘米。沟内保持常年有水,这样既可防止蝎子逃跑,又能防止蚂蚁入侵。屋内还需用土砖坯摆几道条形或环形的矫砖垛、形成更多的缝隙供蝎子栖息,但要注意留出人行过道。场内的设备除了排水沟、活动场地以外,有的还需安置驱鼠、驱鸟设备,在饲养区安装诱虫灯,在活动场地造一些碎石堆,形成适宜蝎子活动的小环境。还需要活动场地中与围墙外堆放一些麦秸、稻草、豆藤,并拌以适量麸皮、米糖及猪、马粪尿,使其孳生一些虫类供蝎食用。 
蜂巢式养蝎法:
传统的人工养蝎多采用盒式养殖(即在光滑的盒子里放上多层瓦片),它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孕蝎是混养、群养的,造成雄蝎及待产孕蝎干扰产仔孕蝎,使产仔孕蝎不得安宁,仔蝎不能安全度过吸收蜕变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第二、雄蝎、待产孕蝎及母蝎也大量残食初生仔蝎,使仔蝎存活率不高;第三,温度与湿度的调控不易协调,往往造成高温带来的高湿(喷水少了,蒸干了),严重影响蝎子的繁,殖和蜕皮,致使大量幼蝎因湿度不合适,蜕不下皮来而死,亡,许许多多的养蝎者因此而饲养失败。而蜂巢式养蝎法克服了以上缺点。
在蝎窝的构造上,这种蝎窝由内外两层板组成,内板的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4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4厘米×3厘米×3厘米的槽,外板规格为60厘米×21厘米×2.5厘米,其上均匀分布着4列15行(60个)1厘米×1厘米的穴孔,内外板合起来正好一个穴孔对准一个槽(即单房小蝎室)。用八套内外板围起来(先用水泥把内板固定围起来,再用铁卡将外板和内板卡在一起,使整个蝎窝保持内板是固定的,外板是可活动的便于捕捉、管理)就组成了一个蜂巢式蝎窝,从外观看,一个蝎窝就像一个蜂巢,周围都是眼。饲养时,把板围起的空心填上土,栽上花草,然后浇水,既养花观景,又使土壤保持湿润。这种方式使孕蝎自然分窝产仔,防止了其相互干扰的母食仔现象,又能保持幼蝎蜕皮所需要的湿度(55%~75%),使它生长发育的环境更加接近于自然环境,大大提高了仔蝎成活率。
刚引进的种蝎由于运输中的惊吓,忆记环境的变迁,常造成孕蝎的流,产、死,胎,甚至化,胎、死,亡等症。这时,需用8万单位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两支,对水一茶碗,浸入海棉中,供蝎饮吸,每天一次,连续三天,便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采用坑、池、棚三结合养蝎法。池内挖坑,池上盖棚池内保持三分之一的湿土面积,使蝎子能自由选择适宜的干湿场所,池下加热,又可蒸发水分,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适当。这种养殖法能保持蝎子生存环境温湿度的恒定,既省工省力,又节约燃料。并可避免干枯病和水肿病的发生。
出生10天左右的小蝎,可与母蝎分离,小蝎要用小虫喂,小虫的大小要与小蝎差不多或小于小蝎,把小虫放入小盘内(盘的深浅使小蝎能进出,而小虫爬不出为宜),因小蝎捕食能力较差,所以,一池内要多放几个盘,并放在同一位置,使其进食方便。虫的生长速度快于蝎子,要按时把池内的大虫拣出。
养蝎子不可无土。土对蝎子起到助消化的作用,尤其是风化土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蝎子生长起关键作用。如果蝎子长期在无土的环境中会发生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光泽尽失和不能脱皮等现象。在一般条件下,取些风化土在烈日下暴晒数日,然后加入池中,可供蝎子采食。
养殖昆虫。有黄粉虫、土元、蜈蚣等,这些昆虫的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比较容易繁,育,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是蝎子适口的饲料。但这些昆虫饲料应提前繁育,便于饲料缺乏时来喂蝎。用昆虫饲料投喂产后的母蝎,可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因为这是母蝎最适口的饲料。  
野生昆虫。有蚂蚱、蝴蝶、蝇、蛆、蜘蛛和各种蛾子。这些昆虫饲料可在野外山坡地边或石块下人工捕捉,也可用黑光灯夜间进行诱捕,捕到后即可直接投给蝎子,让蝎子自由采食。这些昆虫饲料投喂对象是体长2~3厘米的幼蝎。  
肉类。青蛙肉、麻雀肉、鸡肉、猪肉等。这些肉类只要干净、新鲜就可直接投喂未产仔的孕蝎和4~5龄的中成蝎,也可投喂体长1~2厘米的仔蝎。在投喂肉类饲料时应注意:肉类饲料不能在蝎池内存放的时间太长,以防蝎子因摄食,腐,烂,肉类饲料而感染疾病死亡。
矿物质饲料。石头的风化土含有部分对蝎子有益的矿物质,初春时可在蝎池表层放上一些风化土,让蝎子自由采食,这也是早春不可缺少的饲料之一。骨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将骨粉拌入肉类饲料中可投喂各年龄段的蝎子。
在温室(或南方)饲养蝎子,像是帝王蝎和以色列金蝎,则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在食物丰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8~10个月,仔蝎便可长为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可以繁殖2次,从而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
蝎子的一般寿,命大约8年左右,而繁,殖产仔期约有5年左右。按生长发育阶段为分为1-7龄蝎、孕产蝎。其中1-7龄蝎的年龄不是按年度计算,而是按脱衣次数计算。在温室条件下仔蝎的4天左右可长到1~2龄;50天左右可长到2~3龄, 105天左右可长到3~4龄;160天左右可长到4~5龄;215天左右可长到5~6龄大约; 280天左右可长到6~7龄。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子等。
蝎子属于肉食性动物,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如各种昆虫、陆生软体动物等,尤其喜食柔软、多汁含蛋白质丰富的小动物。喜食各种蜘蛛、小型的蜈蚣、蝗虫的若虫、蟋蟀、地鳖虫、蛞蝓、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蟋蟀是最理想的蝎子饵料。新鲜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肉、蛙肉等蝎子也爱吃,但不吃熟食。在食物缺乏、缺水、干燥或居住密度过大的情况下,蝎子之间会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蝎子为雌,雄,异,体动物,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8月份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后,必须立即捉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3:1,即“3雌1雄”。

  人工养蝎的前景和效益

  人工养蝎的前景:
  我国对东亚钳蝎的人工养殖,起步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 ,但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关钳蝎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知识,因而收效甚微。进人 20 世纪70年代以后,山东省率先开展人工养蝎的科研课题,经过十余年的观察,初步摸清了蝎子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繁殖规律和产态要求,并开始探索无休眠期饲养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进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山东、河南等地区的野生蝎主产区,出现了第一次人工养蝎热潮,但由于当时大部分养殖户还没有完全掌握基本的养蝎技术,加之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所以真正获得成功并坚持下来的为数甚少,此间一些倒卖蝎种的现象极大地影响蝎子人工养殖业的正常发展,不但挫伤了特种养殖专业户的积极性,而且造成了蝎子养殖难度很大的负面影响。自进人 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蝎业又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养蝎专业户的养殖经验日臻成熟,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配套完善。在华北各地农村,涌现出了不少养蝎技术骨干和专业户。目前,我国的养蝎业正在向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由于人们长期地开山垦荒,筑路采矿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蝎子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人为地大量捕捉,导致野生蝎资源日渐枯竭。濒临灭绝。 近年来由于全蝎由单纯药用发展到保健及提毒、餐饮等新领域,蝎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干蝎价格逐年上涨。由此造成人们医疗用药和生活用蝎的严重不足,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蝎子用途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医疗、生活保健品开发用蝎及出口的大量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最近,国家医药局对全国药材市场普查得出结论:今后20年内全蝎的供需矛盾将无法缓和,价格将继续呈现大幅度上涨的趋势。市场供应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30%。
  因此,国家科委将《全蝎养殖综合加工及开发利用与推广》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并拔出专款作为重点工程予以推广。中央及许多省、市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的农业科技拦目都在反复播送和大力宣传人工养蝎技术及养殖的经济价值。上海市政府已将人工养蝎纳入“4050”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进一步鼓励人们养蝎的积极性,国家还对人工养蝎实行长期免税的优惠政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党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以农村增收为核心的“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富民政策,发展全蝎养殖,既可为国家赚取外汇,又可满足国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因而,是基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对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多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同时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者开辟了一条难得的致富途径。

  人工养蝎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人工养殖一只雌蝎一年产 2-3 胎,每胎 20 ~ 50 条。如按公母 l : 3 搭配,按每胎产仔20条计算,按1年产2胎计算,成蝎按1000条一千克计算,引种 l 000条,年产仔: 750 (母)×2 (胎) ×20 (条) = 30 000条,按成活率 65 %计,出生后仔蝎饲养 8 ~ 12 个月后即可得商品活蝎: 30 000条× 65 %÷ 1 000 条/千克= 19.5(千克),按一般市场回收价格 380 元公斤算,可收入7410元。扣除各种费用:1800 元(种苗) + 200 元(建池等) + 900 元(饲料) + 1 000 元(人工等) = 3510 元,获纯利3510元。

  人工养蝎的可行性和优势:
  一、前景光明,为国家"星火计划" 免税项目;
  二、市场稳定,销售价格多年来只升不降;
  三、用途广泛,具有极高的医用及食用价值;
  四、本小利大,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养殖几乎不存在经营风险,即使是老、弱、残、伤或是挤压而死等淘汰下来的蝎子仍可入药,死活一样价钱,不影响利用价值;
  五、蝎子食量小排粪少,饲料来源广,无臭味,不污染环境;
  六、蝎子生命力强盛,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不传染病害,无需防疫;
  七、蝎子昼伏夜出,养殖不占白天工作时间,利用晚间管理即可,城乡男女均可从事养殖;
  八、养蝎占地面积小,利用闲房、阳台、墙角或简易温棚即可养殖,也可立体养殖;
  九、繁殖速度快,产仔多,每胎可产 20-50 只,每年能产 2—3胎;
  十、养殖劳动强度低,技术成熟,易学易懂,不受文化成度高低限制,是一桩短、平、快能长期从事的特种养殖致富项目,一次投资,常年受益。


18850218705求养蝎子致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井朗耍答:党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以农村增收为核心的“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富民政策,发展全蝎养殖,既可为国家赚取外汇,又可满足国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因而,是基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对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多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同时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者开辟了一条难得的致富途径。人...

18850218705蝎子养殖三年计划范文
井朗耍答:三、 蝎子养殖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养殖蝎子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人工养殖一只雌蝎一年产 2-3 胎,每胎 20 ~ 50 条。如按公母 l : 3 搭配,按每 胎产仔20条计算,按1年产2胎计算,成蝎按1000条一千克计算,引种 l 000条,年产仔: 750 (母)×2 (胎) ×20 (条) = 30 ...

18850218705关于养殖调研报告 急!
井朗耍答:中央及许多省、市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的农业科技拦目都在反复播送和大力宣传人工养蝎技术及养殖的经济价值。上海市政府已将人工养蝎纳入“4050”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进一步鼓励人们养蝎的积极性,国家还对人工养蝎实行长期免税的优惠政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医药面临前...

18850218705想了解有关养蝎子技术
井朗耍答:成蝎相应各组B 组单位面积投放全蝎密度最为合理;在幼蝎各相应组中E 组放养密度较合理。2. 3 残亡数情况分析 从各组残亡率情况看,成蝎 B 组残亡率比A 组残亡率低2. 9 % , 比C 组低 0. 2 % ,C 组比A 组低2. 7 %; 幼蝎E 组比D 组低 1. 7 % ,比F 组低0. 1 % ,F...

18850218705徐州搞养殖,适合什么项目
井朗耍答:人工养蝎的可行性和优势:一、前景光明,为国家"星火计划" 免税项目;二、市场稳定,销售价格多年来只升不降;三、用途广泛,具有极高的医用及食用价值;四、本小利大,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养殖几乎不存在经营风险,即使是老、弱、残、伤或是挤压而死等淘汰下来的蝎子仍可入药,死活一样价钱,...

18850218705如何申请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
井朗耍答:其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即可。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

18850218705怎样才能才让农村富起来
井朗耍答:三、黄粉虫规模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符合国家大力扶植的产业政策。黄粉虫规模生产及产业化项目属新型高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环保产品。被列为重点支持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和生产的产业、产品。目前也成为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项目。这是国家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 专项资助项目之一。国家制订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产...

18850218705养殖梅花鹿的需要什么条件?
井朗耍答:所以买鹿时要通过看书、请教专家等方式对鹿有个初步了解。了解鹿的生物学特性、生产能力及饲养的基本条件、投入产出比等,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二、要进行考察。即多到几个鹿场参观,了解鹿的种类、来源、生产能力、有无疾病、市场行情、盈亏情况。同时还可学习养鹿及经营管理经验,...

18850218705现在养殖有什么好项目
井朗耍答:1、肉羊养殖 今年春节的羊肉价格迎来了飙升,相信很多地区的朋友都有这个发现,羊肉价格的上涨也就造成了肉羊养殖面积的扩大,羊绒、羊毛等副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养羊也是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来的或者说你有很好的销路也可以,还有就是掌握好养殖技术,一般还是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养殖。2、蜜蜂养殖...

18850218705养殖黄粉虫的效益究竟如何?
井朗耍答: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昆虫蛹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九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殖成分,且与人体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昆虫食品将是21世纪人类的全营养食品,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


(编辑:傅群律)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