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辛弃疾的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中的吴钩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辛弃疾的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中的吴钩是什么?

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注释〕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直接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古代吴地(今江苏苏州)所造的—种弯形的刀。《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泛指锋利的刀剑。李贺《南圆》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径路刀 古代兵器。汉代匈奴人使用的一种青铜刀。有人认为它来源于西周初年,周人使用的一种叫做“轻吕”的短剑。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臣韩昌、张猛立盟,就曾用径路刀搅酒。

吴钩 剑也
吴越的剑有一些前端稍微弯曲 “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吴钩,指宝剑。
《吴越春秋·阖闾传》载:吴王阖闾命令国人制作金钩,说能制出好钩的,赏百金。有人杀了两个儿子,溅上鲜血制成二钩,献给阖闾。阖闾问他此钩有何特别之处,他当场表演,叫着儿子的名字说:“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神也。”声音刚落,两钩齐飞,贴在他胸前。阖闾大惊,就赏它百金,并从此佩戴两钩,再不离身。后吴钩代指一切宝剑。


15046835728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这句是什么意思啊辛弃疾的词里
姚咱夜答:意思: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出自: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

15046835728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出自哪首诗?
姚咱夜答: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登临意的大意为登楼的心意,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

1504683572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是什么意思?
姚咱夜答: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如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15046835728宋词名句: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姚咱夜答: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

15046835728“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意”到底是什么意?
姚咱夜答:出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原文如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15046835728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什么意思
姚咱夜答: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着手中的宝剑,用手拍打着栏杆,可惜没有人领会我登上这座亭子的意思。吴钩:宝剑名。会:知道、领会。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感慨没有人能够了解自己心中的抱负(即抗金理想)。

15046835728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分析看和拍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姚咱夜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

15046835728辛弃疾最有气势的一首诗是什么
姚咱夜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体裁: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15046835728“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的哪首词?求原文求解释!
姚咱夜答: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15046835728急求把栏杆拍遍原文
姚咱夜答:体裁: 词 年代: 南宋内容介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


(编辑:辛贝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