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下一句怎么说?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下一句: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这句话出自北宋学者汪洙的启蒙书《神童诗》中的句子:“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首诗的作者汪洙,他出生县吏家庭,打小就很聪慧,据说他9岁能作诗,是当地有名的“神童”。汪洙的仕途也十分顺达,他为人淳正,也是一位好教书先生,他的学生众多,有一府之望,世人尊称他为“汪先生”,他最终官拜观文殿大学士。

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下笔如神,收获无限。

背一篇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世界读书日,有书读的日子真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引导我们奋力前进,更进一步。多读好书,会使我们脱离庸俗,脱离无知,走到那里仿佛都有一种属于书的清香伴随着我们,书香弥漫。有文化底韵的人,都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一种高贵的气质。书籍,它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地迈向成功。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下一句怎么说
松竿爸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出自《神童诗》,传说以汪洙的诗为基础,后人添加而成。全诗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下一句怎么说?
松竿爸答:这句话出自北宋学者汪洙的启蒙书《神童诗》中的句子:“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的作者汪洙,他出生县吏家庭,打小就很聪慧,据说他9岁能作诗,是当地有名的“神童”。汪洙的仕途也十分顺达,他为人淳正,...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全诗
松竿爸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是北宋汪洙的《神童诗》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松竿爸答:下一句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这句话出自北宋学者汪洙的启蒙书神童诗中的句子“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的作者汪洙。

13919238286为有读书人,诗句的,上一句是什么
松竿爸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出自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的《神童诗》望采纳 全诗句是这样的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的下一句是什么?
松竿爸答:万般皆下品的下一句是:唯有读书高。出处:宋朝汪洙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白话释义:自古以来,皇上器重的都是英雄豪杰,为把你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就需要用圣贤的文章来教育你们;儿童时代,你们从事求学...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自
松竿爸答:您要问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自哪里吗?神童诗。根据查询作业帮显示,《神童诗》诗词: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著名学者。《神童诗》一卷,旧传为宋代汪洙所撰,后人以汪洙的诗为...

13919238286怎样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
松竿爸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译文:天子重视英雄豪杰,文字章法教给你们所有的都是下等,只有读书高。从小就应该努力勤奋读书,只有学会了写好的文章才能立足社会。满朝达官显贵,他们都是读书的人。出处:《神童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下一句是什么?
松竿爸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出处:北宋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评价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古人为了体现读书的重要性所说的...

1391923828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对吗
松竿爸答:你看范进仅仅就是参加乡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最初级)中了一个举人,你看文章里前前后后范进自己的变化,以及旁边人对他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可以得知古时候科举考试的魔力。因此,这样看起来,我们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句就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读书人就是社会的主流;文人墨客就是...


(编辑:管郭往)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