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蒲津关的历史典故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蒲津关的介绍

蒲津关,古代关名。又称临晋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

河伯与西门豹因黄河经常泛滥为灾,故河伯亦性情暴虐,神话谓羿曾以箭射其左目。由于其威不可测,故古有“河伯娶妇”的恶俗,人们以此祈求他平安无患。后魏国西门豹不信其说,以智禁绝之,并率民修渠治水,终绝水患。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带了一块白璧过黄河,河伯想把这东西弄到手,派遣阳侯去掀起大浪,又叫两条蛟龙去弄翻他的船。结果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及至过了河,子羽鄙夷的将璧扔进河里,河伯大概面子上还是过不去,又将璧弹回子羽手上,子羽见状,将璧往石头上打个粉碎,甩着袖子就走掉了。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被派到临漳(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当县官。他看到这一带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就问老百姓们是怎么回事。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等找到漂亮姑娘再给他娶媳妇!”说完一挥手,他的随从立即上来,把巫婆一下子推到漳河里去了。接着,以派人催问为借口,把巫婆的大徒弟和一个民愤极大的贪官相继扔进河里。这样一来,那些干坏事的家伙都吓呆了,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求西门豹饶命。打那儿以后,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带领全城老百姓挖河修坝,根除水害。漳河两岸年年丰收,人们都非常感激西门豹。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翻译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豪长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象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河童与河伯河童的传说,最早起源自中国黄河流域的上游,古时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河伯」传到了日本之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河童」。据说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头目,带领著河童一族从中国辗转来到九州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的地方住了下来。他经常率领著部下出现在村庄里,惹出许多麻烦,由於他拥有能够将马拉到河边的怪力,所以村里的人都敌不过他。知道此事极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利用河童最讨厌的猿将为害百姓的河童好好地教训了一番,从此以后河童只好乖乖地住在熊本县筑后川。后来成为水天宫的使者,其分社位在江户之赤羽河岸有马氏的宅邸,(久留米殿下)后来移到日本桥附近。 据说,加藤清正为了打败九千坊,将河童引到会喷出硫磺气的地狱谷去,不仅在河川里放毒,还把烧烫的石头往水池里丢,最后聚集了河童最讨厌的山猿,群起攻之,九千坊因为硫磺的热气,使得头上盘中的水逐渐消失,具有法力的他,总算束手就擒,只好求城主放他一马,答应从此不再为害地方,这就是河童的传说之一。(注: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幼时曾跟随丰臣秀吉将运,与柴田胜家殊死之战时,展露其高超的武艺,在原之战一役投奔德川家康,战后成为熊本城的城主,以勇猛善战和城堡建筑闻名于世。)景公与河伯齐大旱逾时(1),景公召群臣问曰(2):“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3)。吾使人卜,云(4),祟在高山广水(5)。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6),可乎?”群臣莫对(7)。晏子进曰:“不可(8)!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9),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10),发将焦,身将热(11),彼独不欲雨乎(12)?祠之无益(13)。”公曰:“不然(14),吾欲祠河伯(15),可乎?”晏子曰:“不可(16)!河伯以水为国(17),以鱼鳖为民(18),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19),国将亡(20),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21)?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柰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22),与灵山河伯共忧(23),其幸而雨乎(24)!”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25),三日(26),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27)。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28)。”(1) 则虞案:太平御览三十八、又八百七十九、又九百三十二、艺文类聚一百、合璧事类二、记纂渊海五引俱作“齐大旱”,无“逾时”二字。说苑辨物作“齐大旱之时”。元本“时”作“?”,“时”“?”古今字,今当一律作“时”。(2) 刘师培校补云:“案寰宇记十八引作‘问群臣’,事文类聚前集五引作‘乃召群臣而问’。” ◎则虞案:合璧事类二引“问”上有“而”字。(3) 黄以周云:“‘饥’当依元刻本作‘饥’。”说苑、艺文类聚两引俱作“饥”,惟御览引作为“饥”,元本作“饥”,顾校改为“饥”耳。 ◎则虞案:“且”,御览八百七十引作“皆”,三十八引仍作“且”。艺文类聚一百作“民且饥色”,七引作“民有饥色”。(4) 王念孙云:“案‘卜云’本作‘卜之’,此草书之误也,若作‘云’,则当别为一句,破碎不成文理矣。艺文类聚灾异部、御览咎徵部六并引作‘吾使人卜之’,说苑辨物篇同。”(5) 则虞案:御览三十八引作‘旅在高山广泽”,又八百七十九、艺文类聚七及一百俱引作“广泽”。说苑辨物、寰宇记十八亦作为“泽”。(6) 孙星衍云:“言少少赋民,以为祭山之费。‘祠’,初学记、御览作‘祀’。” ◎卢文弨云“‘祠’,御览八百七十九作‘招’。按周礼男巫‘旁招以茅’,招,四方之所望祭者。他卷亦或作‘祠’作‘祀’。” ◎王念孙云“案作‘招’者,误字也。御览固多误字,不必附会以周官之‘旁招’。且祠是祭名,而招非祭名,可言‘祠灵山’‘祠河伯’,不可言‘招灵山’‘招河伯’也。(周官‘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望是祭名,而招非祭名,故可言‘望于山川’,不可言‘招于山川’。)按下文‘晏子曰“祠此无益也”’,‘公曰“吾欲祠河伯”’,其字皆作‘祠’。又此章标题云‘景公欲祠灵山河伯,’其字亦作‘祠’,则此文之本作‘祠灵山’,明矣。御览咎徵部虽作‘招灵山’,而下文之‘祠此无益’及‘祠河伯’仍作‘祠’,则‘招’为‘祠’之误,明矣。初学记天部下、御览时序部二十并引作‘祀灵山’,‘祀’‘祠’古字通,则仍是‘祠’字。艺文类聚山部、灾异部及御览天部十一并引作‘祠灵山’,说苑同。” ◎则虞案:初学记二、宋本御览十一、三十八又八百七十九、合璧事类二引俱作“祠”,无作“招”者,王说是也。(7) 刘师培校补云:“艺文类聚一百引作‘群臣皆莫有对者’,御览八百七十九引同,无‘有’字。”(8) 则虞案:合璧事类二引“不”上有“此”字。(9) 孙星衍云:“‘固’,初学记作‘故’。‘为发’,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作‘毛发’,非。” ◎刘师培校补云“寰宇记引作‘为毛发’。庄子逍遥游释文引地理书云:‘山川草木为发,’则‘毛’为衍字。” ◎则虞案:御览十一、三十八、记纂渊海卷五引皆无“固”字。艺文类聚七引误作“因”,又类聚七、又一百、御览十一、三十八、八百七十九、合璧事类二引皆有“毛”字。此“毛”字恐沿说苑增。(10)孙星衍云:“‘久’,初学记、御览作‘苟’。” ◎则虞案:御览三十八、八百七十九、记纂渊海五引皆无“久”字。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鬼怪)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译文: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准备用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能这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就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祭它又有何用?”景公又说:“这样不行,我们就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也不好。河神以水为国,以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它又有什么用呢?”

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亦曰蒲阪津,亦曰夏阳津自河东而言,曰蒲阪津,自关中而言,曰夏阳津。《秦纪》:昭襄王十五年,初作河桥。司马贞曰:为浮桥于临晋关也。汉王二年,东出临晋关,至河内,击虏殷王邛。三年,魏王豹反,韩信击之,魏盛兵蒲阪,塞临晋,信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从间道袭安邑,虏豹,遂定魏地。景帝三年,七国反,吴王濞反书曰: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咸与寡人会于洛阳。
武帝元封六年,立蒲津关,盖设关官以讥行旅。
后汉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击马超、韩遂,与超等夹潼关而军,操潜遣徐晃、朱灵度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徐晃谓操公盛兵潼关,而贼不复别守蒲津,知其无谋也。既而操从潼关北渡,遂自蒲阪度西河,循河为甬道而南,大破超军。晋太元十一年,慕容永等自长安而东,出临晋,至河东。又苻丕使其相王永传檄四方,会兵临晋,讨姚苌、慕容垂。后魏孝昌三年,萧宝寅据关中,围冯翊未下,长孙稚等奉命讨之,至恒农,杨侃谓稚曰:潼关险要,守御己固,无所施其智勇,不如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则华州之围《隋志》:冯翊郡,后魏置华州,不战自解,潼关之守,必内顾而走。支节既解,长安可坐取也。稚从之,宝寅由是败散。永熙三年,魏主修入长安,高欢自洛阳追之,克潼关,进屯华阴。既而退屯河东,使薛瑜守潼关,库狄温守封陵见蒲州,筑城于蒲津西岸,以薛绍宗为华州刺史,使守之。
西魏大统初,东魏司马子如等攻潼关,既而回军,从蒲津西济攻华州,不克而还。三年,高欢军蒲坂,造三浮桥欲渡河,不果。既又自壶口趋蒲津,济河至冯翊,败还,魏军追至河上,因乘胜取蒲坂,定汾、绛。四年,造舟为梁。九年,复筑城为防,盖恃为重险也。后周建德五年,围齐晋州,分遣辛韶等守蒲津关。隋都长安,亦于蒲津起河桥,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桥《字书》:水中沙曰潬。盖建城于河中沙上。河阳亦有中潬城,以守固河阳浮桥也。《隋书》:开皇中,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输于长安。仁寿末,汉王谅谋举兵并州,裴文安说谅曰:今率精锐,直入蒲津,以大军继后,风行电击,顿于霸上见陕西长安县,咸阳以东,指挥可定,京师震扰,谁敢不从。谅不能用,而遣将断河桥,守蒲州,杨素衔枚潜济,谅军遂败。
大业十三年,李渊引兵自河东济河而西,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潬二城降胡氏曰:蒲津城在河西岸,亦谓之西关城,所以护蒲津浮桥者。唐开元十九年,于蒲津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以维浮梁《志》云:唐初横ㄌ列舰以渡河,ㄌ断舰破。
开元中,改作蒲津桥,铸铁牛八,牛有一人策之,其下熔铁为山,又为铁柱灌之,分列两岸,以维浮桥。今东岸有四,西岸有三,其一沈于河。张说《铭》曰:隔秦称塞,临晋名关,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辏。是也。宝应初,回纥引兵助唐讨史朝义于东都,至忻州,欲自蒲关入,由沙苑出潼关而东,不果。
建中四年,朱作乱,据长安。上幸奉天,李怀光自河中度,至河西,屯蒲城。李晟亦自易定西还,自蒲津济,军于东渭桥。
兴元初,李怀光叛,自泾阳焚掠而东,至河西,或劝河中守将吕鸣岳焚桥拒之,呜岳不能从。
中和四年。黄巢掠河南诸道,请救于河东帅李克用,克用引兵欲渡河阳,为河阳帅诸葛爽所拒,乃还兵,自陕及河中,度河而东。
五代梁贞明六年,河中帅朱友谦袭取同州,去梁归晋,梁遣刘?等攻同州,友谦请救于晋,晋将李存审等将军至河中,即日济河,军于朝邑,既而大败?兵。汉乾?初,李守贞以河中叛,汉将白文珂克西关城,栅于河西。
宋大中祥符四年,行幸河中,祀汾阴,改为大庆关。
建炎初,金人窥关中,济自蒲津《金史》:元光初,时汴军粮运不继,李复亨议以陕西地腴岁丰,宜造大船,由大庆关渡入河东,抵湖城以通运,不果。
元致和元年,燕帖木儿据大都,迎立怀王陕西行台,也先帖木儿起兵从大庆关度河,入河中府,趋怀、卫河东,官吏皆弃城遁,既而上都陷,乃降。
明初平关陕,亦自蒲津济。王氏有言:武关以限南诸侯,临晋以限东诸侯,蒲津为关河之巨防,于今为烈矣。




15081872429蒲津关的历史典故
曾滕君答: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亦曰蒲阪津,亦曰夏阳津自河东而言,曰蒲阪津,自关中而言,曰夏阳津。《秦纪》:昭襄王十五年,初作河桥。司马贞曰:为浮桥于临晋关也。汉王二年,东出临晋关,至河内,击虏殷王邛。三年,魏王豹反,韩信击之,魏盛兵蒲阪,塞临晋,信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从间道...

15081872429荆州历史典故
曾滕君答:1、刘备借荆州 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乘胜进军,经年余激战,最终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曾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号左公,刘备驻扎油江口后即改油江口为公安,取“左公安靖,...

15081872429天津的历史故事
曾滕君答:津地名里蕴含着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例如,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为数不少,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的来源都和李世民有关联。据民间传说,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于此地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

15081872429「三千历史」山西永济蒲津桥——黄河第一巨型浮桥
曾滕君答:蒲州城西2公里的黄河岸边,古时另有一处险隘名关蒲津关,它扼守着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蒲津古渡。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蒲津关与蒲州城在 历史 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这里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长安,北达幽燕,处于山东和河北进入关中的锁钥位置,是卫京师、保三晋的关键所在,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15081872429关津是什么意思
曾滕君答:”如果要驾船渡河,就用其作渡船。潘岳《西征赋》:“津便门以右转,究吾境之所暨。”津字由动词转为名词,义是渡口。《尚书·禹贡》:“东至于孟津。”渡口往往是设在水陆交通的交接的重要地方,因此津便用于喻指水陆交通要冲的地方。汉贾谊《过秦论》:“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津关,据险塞...

15081872429天津卫民间故事
曾滕君答: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地,叫群臣献名。 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

15081872429杨家将镇守的三关是哪三关?
曾滕君答:3、雄关 六郎雄关是为弘扬杨六郎“一身正气,满门忠烈”的精神,修建了“六郎雄关”,与清代的“雄关天堑”四个摩崖刻字相得益彰,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宜君一带有六郎洞、六郎棋盘、杨坪等杨家将屯兵练武的遗迹和民间故事传说。留下了杨六郎“威震三关口”,“一箭三百里,直插金锁关”...

15081872429《长津湖》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你了解吗?
曾滕君答:又到了国庆档,各大影院纷纷上映了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长津湖这部电影取自历史真实事件长津湖战役。很多人不了解这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今天在这儿就给大家介绍一下。1、电影定位:在我们去看这部电影之前,首先要找好这部电影定位。我们要确定这是一部主旋律的战争片,并不是军事纪实片也...

15081872429《长津湖》讲述的故事真实发生在哪年?
曾滕君答:朝鲜战争是新中国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立国之战。回首峥嵘岁月,感悟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在电影《长津湖》中,战士们迎头而上,为涵养家国情怀,做时代新人,汲取爱国精神。把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真实的故事比电影之中的情节更加悲惨,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就算冷到双腿无知觉...

15081872429“天下第一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曾滕君答:接着朱棣又在天津设卫筑城,不仅为了守护渡口,也是为了便于守护北平根据地。真正意义上的天津城,从此以实体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它传奇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天津”流传最广、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说法是源于皇帝的赐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


(编辑:杜拜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