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描写禅意的诗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有关禅意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 仇远
词语出处:
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六祖示法诗)

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 (神照本如开悟诗)

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 (分庵主开悟诗)

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 (五祖清演开悟诗)

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 (寒山吾心诗)

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刘长卿送上人诗)

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 不入县。 —— (王梵志我有诗)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874983123关于禅意的诗句
阎夜洋答:关于禅意的诗句如下: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菩提偈》2、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插秧偈》3、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鸟窠《无题》4、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5、逢人不说...

18874983123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阎夜洋答:1、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2、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3、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4、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5...

18874983123有关“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阎夜洋答: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宿灵鹫禅寺 宋代:杨万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

18874983123禅意诗句
阎夜洋答:禅意诗句如下: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六祖慧能《菩提偈》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2、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布袋和尚《插秧偈》译文: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影响,才能悟道。正是...

18874983123描写禅意的诗句
阎夜洋答: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18874983123关于禅意的诗句
阎夜洋答: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

18874983123有哪些富有禅意的诗句?
阎夜洋答: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3、当观水月,莫怨松风。4、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5、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6、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7、来时无迹去无踪,去...

18874983123禅意诗词,经典十首
阎夜洋答: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一些,希望能够帮到您。1、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唐白居易《池上幽境》2、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唐 许浑《赠僧》3、坐禅一石,松树长青青。释如珙《寄宝藏主》4、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唐 李贺《送灵应禅师》5、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

18874983123有禅意点的诗句
阎夜洋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

18874983123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阎夜洋答:1、悟禅三首寄胡果 [唐代] 元稹 其一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其二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其三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春游...


(编辑:詹乔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