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司目前出现员工比较浮躁,人浮于事,该如何进行激励呢?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到底是员工浮躁,还是公司更浮躁?

1-2-3:其一,主动性源于自由意志。没自由,主动性必会减少。玩网游,高兴了自然会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可是也会有想几天不碰网游的时候。可是公司能允许你时不时地不定期休假么?如果公司经常逼着你加班(不管有没有加班费),时间一久自然就会把自己放在被使唤、被奴役的角色,主动性减少,被动性增加。臻于至善:那如果你不高兴了,是不是一个月都不用做事了! 对于企业来说,规则肯定是要有的!至于订这些规则企业的出发点是为了算计员工还是为了企业管理需要,我觉得见仁见智。……我认为员工没有主动性,公司应该负有管理责任!但是,从根上说,员工自己负有直接责任。……我就敢说现在65%的程序员都是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听你的口气,似乎不是高管就是老板,而且是被“浮躁”的员工折磨得很惨的那种,那我接下来的话正适合对你说。我曾经做过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板,遇到吊儿郎当、三心二意的员工怎么办?”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答案是:“优胜劣汰呗。越主动、越优秀的员工我就给他越好的待遇以及不断的晋升;而烂员工自然得不到晋升直至被淘汰。”这个主意似乎还不错,不过我的经验告诉我,最初的、最直接的想法往往是轻率和幼稚的,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主动性源于自由意志……可是公司能允许你时不时地不定期休假么?”臻于至善兄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那如果你不高兴了,是不是一个月都不用做事了!”没错,让员工不定期休假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幼稚想法(不过确实有公司做得到呦),不过只要把这个想法“转换”一下,就会发现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并不难:1. 给员工选择工作内容的自由。例如XP里面的让开发人员自行决定要开发哪个用户故事的做法。2. 给员工制定工作计划的自由。我以前的领导一直坚持让每个员工自己制定工作计划。当然我们都会尽量把时间排得宽松一点,而领导就会和我们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计划。虽然这最后的计划并不一定就能宽松多少,但毕竟是自己做的,就比领导硬塞过来的多了分责任感,领导也会拿“做人要有诚信,自己做的承诺就要努力兑现”一类的话施加压力。3. 给员工选择工作方法的自由。如果突然遇到了一个以前没有遇到的、十分困难的、非常急迫的问题,领导是应该 a)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缜密的思维想出一个完全的处理方法,再详细地传达给下属去执行;还是 b) 只给下属提一点思路,让下属自己思考解决方法,自己只是把把关、补充补充?我想不用说肯定是后者好一点了。虽然这样会多费些时间,但是对于锻炼下属的能力以及提高下属的主动性方面的好处都是巨大的。4. 给员工安排工作时间的自由。这里我提出一个新想法:可以“透支”休假。亦即,如果一个员工已经没有年假和换休可休,又有事需要请假,他可以申请“透支”一天假期,待以后加了班再转成换休把这天假期还上。臻于至善兄不是说员工也有责任向公司提出建议么?那么请所有看了此文的兄弟帮我做个实验,向你的公司提出这个建议,看看有几家公司愿意为员工费这个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句话不但适用于员工,也适用于公司。5. 给员工思考的自由。公司能限制员工的思维?当然能!如果一个公司一年有大部分时间让员工加班到22:00,想想看,员工还有没有反思和读书的时间?当然公司会说我们也不想啊,进度吃紧嘛。可是据我所知,进度吃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员工总被技术或设计问题卡住,或者Bug太多。也许公司没能力花大量的时间和大把的银子搞培训,但是尽量让员工按时下班真有那么难?也许公司想的是:“公司只考虑公司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人才流动性这么高,等员工翅膀硬了早就飞了,到最后鸡飞蛋打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也只能问一句:“” 做一点点改变并不难,对不对?也许你会发现,原本麻木不仁的员工突然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了呢。 员工应该自强,公司也该改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可是我为什么一再地强调公司更应该主动改善?因为与公司相比,员工更加脆弱、无知、幼稚。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刚刚步入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环境。该如何工作?如何取得进步并获得上司和客户的认可?如何处理与同事和公司的关系?这些都是在公司里慢慢学到的。所以,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公司,将左右他的一生。我相信运气对一个人的影响,不过我指的不是中了彩票大奖或者含着银汤勺出生这种运气。这是投机取巧的运气,既没有普适性,也不值得羡慕。真正的运气是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公司,或者具体点说是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遇见一位优秀的领导。我相信真正杰出的人是不太会受环境的影响的。但是大部分平凡的人,或者变得开朗、自信、富有激情;或者变得封闭、麻木、愤世嫉俗,从此沉溺下去……公司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完成工作,更在于培养人。就拿我来说吧,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主动性呢?是我以前的领导5年来一直在我耳边唠叨:“你要有主动性啊、要有主动性啊……”连他自己都说自己越来越像老太太了。一点不夸张,连续5年,每一至三个礼拜一次。以至于现在我有了某种程度的幻觉,只要有一点想放松下来,就会想起他吹胡子瞪眼地吼道:“你的主动性还不够!!”如果有5%的员工浮躁的话,我们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有65%的员工浮躁,又说明什么呢?是归咎于中国人的劣根性,还是大环境使然?抑或是教育体制的缺陷?当一个企业抱怨员工浮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是浮躁员工的制造者? * * * * * * 这一篇若是高管或是老板看了,不过被视为愤青之作,丢入垃圾桶而已。若是被员工看到,则难免心有戚戚焉,然后徒增气愤感伤,搞不好又多几个愤愤出来,实我之过也。所以,偶又写了几句,希望能找补回来一些: 没错,公司确实存在我说的那些问题。但是,作为员工是不能期望公司把这些问题全都解决的。就像人无完人,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公司。找公司就像找老婆,若一心想找到完美的,必然无法取得幸福的婚姻。明确什么是自己最看重的,容忍她的缺点,尽量不把幸福感建局限于自身之内,才是好的心态。正如罗素所言:“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幸福都局限于自身之内,那么不向生活索取更多的东西就是很困难的,而贪求的结果,一定会使你连应得的那一份也落空。”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幸福都局限于自身的回报,那么回报即使再多也会感觉与付出不成比例,终究不会感到幸福。退一步讲,即使世界上有那么几家优秀公司,它也会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能成为绝顶高手的必然是那些一开始不看重个人一时的得失而把兴趣放在自身之外的人。亦即,看重回报反而得不到太多回报;不看重回报踏踏实实地努力反而能得到很多回报。这是一个悖论。改变环境很困难,改变自己很容易。我认为不应该去做一个愤世嫉俗的愤愤,而是应该主动去找到适应环境的方法。环境就是如此,谁更能适应环境,谁活得更好,进化论如是说。

  1、首先了解激励的类型;
  激励的形式:分为正(员工想得到的,不是你认为他们会感兴趣的:比如钓鱼是用你喜欢吃做鱼饵还是用鱼喜欢吃的做鱼饵)、负激励(不愿失去,比如批评的艺术:被批评后更有干劲):虽方式不同,但效果一样,区别是使用时机的掌握;
  激励内容: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其关系为精神激励指导物质激励;
  掌握方法:自己在工作中领悟,是为意会;
  2、掌握激励的各种方法;
  精神激励指导物质激励的重点在于了解人性,能准确判断对方的需求与需要;
  3、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掌握的其中部分适合的方法达到激励的目的;
  小功不赏,则大功难立;
  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怎么把睁之眼闭只眼变成激励,意会!
  现在是如何有效激励的注意事项:
  激励在实施前是有前提的,就是被激励的人员是否接受你,认同你;你激励一个仇人试一下,无效的;所以前提是对方已经“听”你的话了才行;
  举例:新员工的首次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呢?企业文化的灌输?制度的讲解?业务技能的传授?还是保险公司那套先把讲师包装一下?这些一上来搞这些内容的都是2流的;在进培训室门之前是注意自己的着装(第一印象),使自己的情绪立即兴奋起来;而第一堂课的任务就一个:
  破冰,是讲师和新员工拉近之间的关系;不在乎讲的内容,认同新员工他们的发言,重视每个人,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他们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教你培训的书上都有,但都不总结核心,目的其实就一个意思:怎么让新人开心,怎么让他们喜欢你就行;其后再进行的其他培训,员工的接受率就会增加;——刘德华上课照样睡觉?照样不认真听?照样会违纪讲小话?照样玩弄小东西?
  楼主你可以不认同这些;但这些细节才是20%的精英所具备的;80%只会做表面的功夫;
  有效激励的前提有了以后,还需要管理者灵活的使用制度,使用负激励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再使用正激励锦上添花,原则是精神激励指导物质激励;再配以有效的培训使员工能提高工作技能、技巧,可大大的提升业绩,从而成为良性的工作循环;
  因此,有效激励达到好的管理效果是一个系统,要注意3个方面:使用正负激励(需要管理能力);管理、激励制度的合理配合使用(需要管理能力);高效率的培训(需要培训能力);

  这里提供的不是解决方法,只是化解的思路,希望能帮你。
  。。。。。。。。。。。。。。。。。。。(支持原创)。。。。。。。。。。。。。。。。

此事为管理问题,你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增加必要的激励机制(如:积效奖励、岗位责任奖励),2、制定必要的岗位责任制,3、制定一系列考核制度,因不知你是什么行业,只能提供以上建议

1 尽量降低周围的噪音,包括人的抱怨声,谨防产生多米诺效应,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他人情绪
2办公降温,先派一些必须的但脑力要求不大的工作,如果要派脑力强度大的工作不要连着派,间隔性地进行(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3如果有类似可以广播的条件,在办公室里播放笑声,刚开始挺骇人的,但通过情绪传感,可以使人轻松

楼主是做什么行业都不知道,怎样为你提供意见嘞?


17628844603公司目前出现员工比较浮躁,人浮于事,该如何进行激励呢?
应子贵答:此事为管理问题,你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增加必要的激励机制(如:积效奖励、岗位责任奖励),2、制定必要的岗位责任制,3、制定一系列考核制度,因不知你是什么行业,只能提供以上建议

17628844603职场新人烦躁怎么办
应子贵答:让新员工和老员工尽快的融入到一起,让新员工在与老员工的交流中慢慢地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另一方面,新员工要主动地去和老员工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为自己搭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平台,才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

17628844603职场工作中如何调整好员工的工作心态?
应子贵答:1. 给员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资源,帮助员工成功完成工作。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支持,以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信心和能力。2. 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动力。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鼓励员工自我鼓励、相互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3. ...

17628844603如何改变国企员工上班不出力的现象?
应子贵答:1. 缺乏淘汰机制,人浮于事。国企几乎没有开除员工的机制,不管是员工责任心不足、能力不强还是考勤不达标,最坏的结果就是考核拿个C,不予晋升,大部分情况既不会降级,也不会处分,除非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否则很难遇到淘汰不合格员工的情况,这样如果员工乐得偷懒,企业就只能养个闲人。此外由于所谓“ 社会 责任”,每年...

17628844603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应子贵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位变迁,福利、薪水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员工比较浮躁,对本职工作的投入度比较低,很多人不甘于现在的工作,急于寻求事业的成功。而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国企的计划执行体系和模式,与员工受到的激励、创造...

17628844603有关公司行政工作计划
应子贵答: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方针。组织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发展步伐;而组织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

17628844603浮躁会断送你的职场前程所以从现在起就戒掉吧
应子贵答:浮躁会断送你的职场前程所以从现在起就戒掉吧2 “浮”指性情飘浮,不能深入,浮光掠影,不踏实:“躁”脾气急躁,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浮躁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特点有: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成天无所事事,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对前途毫无信心。2、...

17628844603行政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范文大全(精选6篇)
应子贵答: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

17628844603企业倒闭原因是老板还是员工?为什么?
应子贵答:当然,如果员工一把火把企业给烧倒闭,不然,员工还真没能力去把一家企业折腾倒闭得。当然有的人说,有很大换员工,人浮于事,中饱私囊,蛀虫太多等等,那也是企业决策者在制度设计上得缺陷,监管或执行出了问题最近,网友提问,企业倒闭原因是老板还是员工?为什么?对此,我们认为,企业倒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外部因素,也...

17628844603为什么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员工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应子贵答:1.企业浮躁,除了一些比较有文化有理念的企业,否则大都不太愿意花钱去培训,没经验的我不要,最好是一进企业就能用就能马上出业绩。2.许多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持续多年,名声不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你不仁我不义”的问题。3.员工眼光也高了,能考公务员的都去考公务员了,剩下的也大都喜欢大...


(编辑:虞贾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