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易经有哪些经典的句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9
《易经》里面的经典语句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巽卦:“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坎卦:“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离卦:“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 兑卦:“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艮卦:“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拓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1,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2,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3,群经之首,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4,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
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3、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5、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7、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8、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周易赋
胡秉言
鸿蒙混沌兮,孕盘古,无极始出兮,太极来。
初生两仪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开。
始祖伏羲,长坐方坛、听八风之气,观草长莺飞,审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长,度鹰翔鱼跃,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开阴阳之道,正姻缘、和人伦秩序。
“涂光休气兆北阈,赤文绿字焕东周”。
人奉之为神,尊八卦祖师。
开华夏之文明,蕴奥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
推论解读兮,八八六十四。
叠加成象,鉴析准确。
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万物。
雷声震震曰善教,巽逐阴风曰进退。
坎险陷陷心惮虑,离丽附和柔顺心。
艮止审慎动静适,兑喜悦悦善照临。
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观变,制器、卜占。
取义象位之说,阐阴阳之对立。
成系统之世界观,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之变化。
强宇宙变化之生生不息,说“天地之大德”,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精论,。
告后人“物极必反”之思想,调“居安思危”之忧患。
倡“顺乎天而应乎人”,张自强不息,变革以成伟业。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标,承“和谐”之思想。
立“易与天地准”。
拓模糊解释现实之精确,确立易卦包罗万象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阴阳互应,刚柔相济,厚德载物,唯有周易。
易道深矣。
“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经上下几千年,收无数仁人志士之鉴析,成群经之首而不愧。
古哉周易,新哉周易,东方文化之核心。
天开新宇兮,浩正气,地现阡陌兮,展心懿。
古为今用取精华,阴阳二进举世奇。
揭示二元之规律,珍惜瑰宝悟易理。
智慧若清泉,绵远若流长,用之不完,汲之不尽。
“鸳鸯绣罢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玉匣存来枕边放,怎舍一时离己身。
胡秉言诗词十首
羑里城·
嫉贤殷纣妒文王,
划地为牢固善良。
拘束潜心推易理,
阴阳相对孕柔刚。
羑里城·
一个城中禁一王,
一王孤寂圄忧伤。
忧伤不乱怀韬略,
韬略天成统万邦。
江城子·八卦阵
六爻三三阵衍生。
卦分形,九成宫。
休生伤杜,
景死伴开惊。
四偶八方中五黄,
旗杏摆,寇戎冥。
岣嵝碑
颇奇书篆缪符非,
龙跃萧萧让水规。
亿万黎民得稳固,
功德大禹镂丰碑。
洗心亭
亭中独坐读风声,
养性清心悟易精。
醒醉一城哲理事,
归宗万法乱迷明。
蓍草园
蓍草芬芳感上天,
株株灵圣翠斯园。
扯来卜占心中事,
指点迷津醒窘难。


15334968220佛经的经典语句有哪些?
裘凡袁答: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5334968220佛经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裘凡袁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如菩萨行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334968220佛经经典名词100句
裘凡袁答: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四、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15334968220佛经句子有哪些?盘点佛教经典语录
裘凡袁答:佛经修心养性让人心静的经典语录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2...

15334968220坛经经典句子
裘凡袁答:坛经经典句子(热门篇)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3.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4.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

15334968220经典励志的句子有哪些?
裘凡袁答:1、 在所能原谅的限度内,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2、 友情是份试卷,无论怎么努力复习,也不行。3、 有才能的人努力工作,没才干的人假装工作。4、 有能力的人努力工作,没能力的人假装工作。5、 让人感动的甜言蜜语,我会努力挣钱,养你。6、 人的一生是注定了的,努力不行咱就放弃吧。7、 ...

15334968220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裘凡袁答: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

15334968220句句深入人心的经典句子有哪些呢
裘凡袁答:句句深入人心的经典句子有哪些呢1 一、幸运,从来不是偶然,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有惊喜等待着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二、有一种东西不可利用,那就是善良。有一种东西不可玩弄,那就是信任。有一种东西不可欺骗,那就是感情。有一种东西不可愚弄,那就是真诚。否则你将失去对你好的人,失去后...

15334968220经典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裘凡袁答:经典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 1、苦茶久食益意思。2、热食伤骨,冷食伤肺。3、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4、大凡快意外,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事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5、食不语,寝不言。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7、...

15334968220《道德经》中的名句,你感悟最深的有哪些?
裘凡袁答:都属于这一类人。悟性最下等的人在听完“道”的理论后,他完全听不懂,他以为你在讲故事,开玩笑,所以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称为“道”了。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句句都是经典,句句都意趣无穷,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编辑:空送玲)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