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杂病论的意义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9

《伤寒杂病论》这部作品的问世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详情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

学习《伤寒论》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因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要学习《伤寒论》而且,《伤寒论》一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

伤寒学派的《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价值
答: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意义《伤寒论》主论外感伤寒热病,但它揭示和建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具有普遍意义。方剂组织严密,临床作用显著,不仅可运用于伤寒病,而且还可运用于多种内伤杂病。《伤寒论》的研究过程晋唐时期,为《伤寒论》研究之收集整理阶段宋至金元时期,为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明清两代,为《伤...

张仲景发明了什么
答:因此他提倡调理脾胃、补虚泻实等治疗方法,以恢复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总的来说,“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医典籍,它不仅总结了张仲景的医疗实践经验,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主要价值
答:首先,伤寒杂病论对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张仲景,该论著的作者,将复杂的疾病症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归纳,通过观察和辨析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为后世的中医诊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提出的“六经辨证”理论,成为中医辨识疾病、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核心方法之一。其次,...

张仲景的历史地位?
答: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如何评价《伤寒论》?
答:《伤寒论》是中医由针灸为主问汤方治病为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医发展的奠基之作,群方之祖,后世方与伤寒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继承,取其义者,有发展,补其不足者。《伤寒论》为百病立法,以阴阳正邪消长,探百病之进退,以法统方,针对病情,灵活组合八法,统治天下之病,治病之条文,示例...

伤寒杂病论名词解释
答:《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涵盖了伤寒和杂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这部著作涵盖了伤寒和杂病的诊断和治疗,被视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伤寒是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等。在古代,...

伤寒论有意义的问题
答:4、六气对辨证的意义?5、六经的传变原则是什么?6、六经脏腑表里关系是什么?《伤寒论》介绍 《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破坏,已残缺不全。后经晋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

伤寒论是什么?临床意义?
答: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创作的医学典籍) - 搜狗百科
暨尹晶:      :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意义是什
暨尹晶:      : 《伤寒杂病论》自序称全书共16卷,但与史载卷数不一致.从王叔和 整编后八个世纪,到宋代经过“校正医书局”考订后,分为《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论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伤寒论》对中医的发展
暨尹晶: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 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为东汉末年“医 圣”张仲景所撰.张仲景见当时动乱频 繁,疫病流行,便“勤求古训,博采众 方”,作《伤寒杂...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论是什么?临床意义? -
暨尹晶:      : 你好!确切的说,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注.古代所指的外感疾病绝非现代的感冒所能概括.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论在东汉起了什么作用 -
暨尹晶:      : 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 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4年到中平2年(公元17l一185年)之间,曾有5次大疫,因此也就促进了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推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总结了我国在公元3世纪以前的医学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严密选择疗效可靠的方药,对掌握疾病的防治以及推动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暨尹晶:      : 1、伤寒论将中医理论返程了几个门派,当然不包括扁鹊派系; 2、系统而又准确德陈述了治疗伤寒于不同的经脉的方法; 3、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巢法于15852555713:    大家告诉我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地位吧 -
暨尹晶:      : 《伤寒杂病论》简史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

巢法于15852555713:    名医朱肱所著的《伤寒论》对后世医学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暨尹晶:      : 《伤寒论》中所记载的病证多但相应的方药却很少,尤其是有关阴毒伤寒、时行温 疫、温毒发斑的疾病,他从《外台》、《千金》、《圣惠》等书中,选录方剂100首, 补充进去,大大丰富了伤寒方药的内容,其所补充的方剂对后人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根 据妇人与小儿的体质特点,提出妇人伤寒与小儿伤寒遣方用药的注意点,以及对阴毒伤寒的 很多阐发,都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未提及的.通过朱肱对《伤寒论》内容的充实和发 展,对后来的医者研究阴寒证或研究温热病大大提供了便利.朱肱采用经络综合分析法治伤寒;开创 以方类证,以证论方的先河;补充张仲景《伤 寒论》之不足,促进了仲景学的发展;在医学史上的贡献不可磨灭.

巢法于15852555713: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在于什么? -
暨尹晶:      : 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学家围绕着张仲景于该书内所阐发的理论问题和医疗技术问题展开热烈的争论,特别是围绕着防治急性温热病的病因、辨症和治疗思想、选方用药等,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例如:经方派与时方派之争,伤寒派与温病学派之争,促成了时方与温病学说得到独立与发展壮大.随着时间流逝,经方派之继承发扬虽然有些衰退,但直至现代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近些年来随着中成药生产的扩大,在国内外大有复苏和再发展的明显趋势.


相关链接: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全文 | 张仲景《伤寒论》原文 | 伤寒杂病论地位及评价 |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 |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 伤寒杂病论3000字论文 | 伤寒论最经典药方 | 黄帝内经 |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什么之祖 |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什么宝典 | 伤寒杂病论历史意义 |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意义 | 伤寒杂病论的历史意义 | 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 | 张仲景伤寒论白话文 | 对伤寒杂病论的认识 |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 |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 | 伤寒杂病论讲解 | 伤寒杂病论的现实意义 | 伤寒杂病论全文详解 |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意义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