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治和礼治的区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0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答: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维护“礼治”,即要求建立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以宗法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要求以“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提倡“德治”,即认为法律仅仅是确立和维护“君臣父子”等道德准则的辅助手段,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列举孔子 朱熹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仁,统治阶级要有德有为,重视人民。不同点:孔子——仁为爱人,为伦理标准;朱熹——理学,辨证思想。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

写一篇儒家理治、德治、人治与法治的读后感
答:当然这一提法(称之为"德治"并与"法治"、"人治"、"礼治"相并列)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敲论证,但只讲"礼治"并不能完全涵盖我国民间的全部道德规范。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治"是有其特定含义的,"礼义由贤者出"(《孟子·梁惠王下》),"礼"是特定文化中由圣贤制定的行为准则,而不同于民间朴素的伦理规范(...

我国古代儒道法三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

儒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答:2、礼治与法治:儒家主张礼治和法治相结合,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礼治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自律精神。法治则强调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德治与仁政:儒家主张德治和仁政,认为政治家应该以德治民,实行仁政,关注民生...

孔子提出了什么治国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答:孔子在治国的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为政以德以道德...

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答: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简述儒家“德治”的内容。
答: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 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 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答: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德治与礼治。用礼乐教化治理国家,政令刑罚居次。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在经济方面,孔子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反对季康子的以田赋,展现了保守的立场。孔子的政治思想区别与联系:孔子...

唐券言18160754656: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堵康肺:      : 法治是以一定标准的规则条文来进行管理而人治则是根据人本身的认知水平来进行管理 而礼治和德治是属于同一范畴就是根据礼仪和道德来规范所进行的一种管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法治有固定统一的标准而其他没有联系是法治是道德礼仪的最低标准 这个问题多看看法理和法制史就明白了 汗一个

唐券言18160754656:    孔子主张实行什么?被后世尊称什么? -
堵康肺:      :[答案]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

唐券言18160754656:    孔子的学说 -
堵康肺:      : 儒家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唐券言18160754656:    孔子的中心思想 -
堵康肺:      :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爱. 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

唐券言18160754656:    根据材料一 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堵康肺:      :[答案] 亲,材料一在哪? 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张“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

唐券言18160754656:    列举孔子 朱熹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堵康肺:      : 相同点:仁,统治阶级要有德有为,重视人民 不同点:孔子——仁为爱人,为伦理标准;朱熹——理学,辨证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

唐券言18160754656:    礼治和德治的关系 -
堵康肺:      : 就是“软”和“硬”的关系.

唐券言18160754656:    孔子倡导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吗 -
堵康肺:      :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唐券言18160754656:    孔子主要的整治主张是什么 -
堵康肺:      :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相关链接: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 人治法治礼治的区别 | 德治与礼治的关系 | 礼治与德治的区别 | 仁治德治礼治人治 | 德治礼治谁提出的 | 德治好还是法治好 | 德治和礼治是我国古代教育家 | 提倡德治和礼治的教育家 | 法治和德治真人真事例子 | 人治法治礼治的差异是什么 | 法治和礼治的内涵差异 | 德治和法律哪个更重要 | 德治的内容有哪些 | 德治和法治的优缺点 | 德治和法治同样重要 | 法治和德治的三个区别 | 法治人治礼治的内涵差异 | 德治的优缺点 | 礼治的例子 | 德治的基本概念 | 德治礼治 | 礼治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 礼治仁治德治人治法治 | 法治与礼治的内涵差异 | 德治的作用是什么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