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楞严经最震撼四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0

楞严咒有什么用吗?
答:《楞严经》和《楞严咒》,这是正法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部咒,《楞严经》就是为《楞严咒》而说的,这《楞严经》就是解释《楞严咒》的一部经,《楞严经》和《楞严咒》的重要性是没有法子能说得完的,尽未来际也说不完它的这种功德和妙用,所以是不可思议。说来说去,归纳起来,《楞严经》就是赞叹《楞严咒》的...

心学的“四句教”究竟和禅有何异同?
答:有种观点说:老子和庄子不“究竟”,“证量”不如释迦摩尼,更把“阳明心学”斥为是旁门左道,他的根据是从心学最高的“四句教”来的。结论是:终究因为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还是“动心”了。究竟“阳明心学”是不是魔,那还得从“破魔宝典”《楞严经》看。阿难遭蛊以后,这事就...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答:《楞严经》就是说,在整个生灭的流转当中,你找到一个安全的家,然后你住下来,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住下来不是大事已办了,你还有很多很多这些虚妄的力量要去消灭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个依、掌握一个旋这二个字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

谁知道严愣经是什么意思
答:应该是《楞严经》吧?《楞严经》,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楞严经,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

如果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后来才生出的无明,那么一切如来何时和为什么成凡夫...
答: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这是个很大的课题,并非在此三言两语可以道明,若有佛法基础,则应该去详细看《楞严经》卷四。(注:最好选用法师注解,自己看还是不能懂的,成观法师的《楞严经义贯》是非常好的书籍,里面的注释和诠论都很有价值,慧律法师亦推荐这本注解)...

怎么理解这段佛语?
答:《楞严经》把这个修道的过程说得很清楚:先是“入流亡所”,次是“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最后“空、所空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这就证得大自在了。所谓大自在者,就是了脱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这两种生死,在前面讲“有余涅盘”时已经讲过,现在就不再多说了。 观自在菩萨的“观”是果地圆成的观,...

请注意你的念头,因为它具有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神秘的力量!
答:《楞严经》里讲:毕陵伽婆蹉在路上遇到了一根毒刺,疼得不得了!他入定观照,让心静下来,“我们的肉身是无情的,它怎么会痛啊?这是我的意识心在作怪”,他老是这样观照,看穿了痛的把戏,他就不痛了。 还有一个心理实验,两个死囚犯张三和李四。当着李四的面把张三的动脉割开,半个小时后张三死了,叫安乐死。轮...

佛教对於人类起源的解释
答:在大乘而言,《楞严经》里面有详述。这个问题,和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的问题一样,详情可见《楞严经》卷四。简单讲,就是《楞严经》说的:一念不觉,而生无名。 继而「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形成法界。量子物理研究出,世界其实是由concept(概念)information(信息)idea(想法)组成...

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
答: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

谒语和偈语的区别?
答:谒语:侧重的是禅机、机锋,用诗和话来讲道理。也就是说,不管诗歌也好、佛经也好、白话也好,只有包含这样那样的、有关佛学的哲理在里面,才能称为“谒语”。偈语:它的同义词为偈佗、偈颂、偈文,也就是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平郝腾13950235164:    请教《楞严经》中“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 -
凌尹凡:      : 我个人理解,只是与您交流一下,做为参考,互相学习. 真性有为空.真性,应该是真如本性之类的理解,有为,就是一切的有为法,空,它是空性的. 缘生故如幻.因为它是因缘而生,所以如幻化一样不实. 无为无起灭.没有造作,没有生...

平郝腾13950235164:    佛经中有哪些经典语句 -
凌尹凡:      : 第一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

平郝腾13950235164:    佛经中的经典语句 -
凌尹凡:      :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

平郝腾13950235164:    楞严咒后八句的意义 -
凌尹凡:      : 楞严咒为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的.这个咒关系到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若一个人也不会念楞严咒,这个世界就快毁灭了.因世上没有正法了.只有《楞严经》和楞严咒是正法中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个咒.《楞严经》是为楞严咒而说,是解...

平郝腾13950235164:    有感悟过往聆听多得的佛法句子 -
凌尹凡:      :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2、还有地藏经里说:“我观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句一直震撼到现在,我也...

平郝腾13950235164:    哪几句是楞严咒 -
凌尹凡:      : 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也是最长的咒语,共2622字.你要背诵或持诵,是要花点时间和精力的.不过也有方便法门,那就是持诵楞严咒咒心:哆侄他.唵.阿那篱.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盘陀盘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昕都嚧瓮泮.莎婆诃.古德开示,诵持楞严咒心与持楞严咒功德相当.宣化上人说楞严咒具有成就法、增益法、息灾法、勾招法、吉祥法,是咒中之王,功德无量.初学佛子,常持楞严咒心,可以逐渐成就戒律,可以消灾解厄,消淫欲,转定业除道障.亦可以增强定力,发益智慧,坚固道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平郝腾13950235164:    经典名句~~ -
凌尹凡:      : 你回答那些叫名句嘛,还匿名回答! 废话,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 当贫穷从前门进来的时候,爱情就从后门溜走. 街上看美女,目光高一点是欣赏,目光低一点是流氓! 我说人死虽然扫兴,却是需正视的事实. 我能容忍脸是假的,胸是假的,但不能容忍钱是假的. 貌美者度过放荡的青春,必迎来悔恨的晚年. 帅哥不一定等于伟哥和彬哥,但是伟哥和彬哥一定等于帅哥.

平郝腾13950235164:    楞严咒93句咒心 -
凌尹凡:      : 宣化上人浅谈 在佛教里头,《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之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着整个佛教的兴衰.《楞严咒》是支持着天地没有毁灭的灵文,《楞严咒》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灵文.所以我常说,世界上若有一...

平郝腾13950235164: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晦 -
凌尹凡:      : 第一:能有缘通读此经最好.楞严大定---- 一切事究竟坚固.智慧广大.读经的目的是明白经典所说的道理.然后依教奉行.第二:还可以通过称念南无观世音普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原文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34.htm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平郝腾13950235164:    在佛经里有句“略却所成”什么意思 -
凌尹凡:      : 这是《楞严经》经文中的一句.——“此中眼根,即眼所成之见,但举能成,略却所成.……”. 上面这段经文,佛陀是在谈“能所”,是让阿难思维“能所”中的“能”.先不考虑“所”——先不管所见的事物(略却所成).眼见到拳头,能见的性能是什么?凡夫都以为能见的性能是眼(眼根),其实不然.失去眼睛的人,依然能见,虽然只是能见到“黑暗”,但这个能见的功能,正是我们众生的不生不灭的自性.现代医学,可以移植死者的眼睛给活着的盲人重见光明.死者的眼睛当然不能见,放在活着人身上可以见,这个事实也证明“能见”的根本是因为我们的自性,而不是肉眼.仅供参考,请以法师讲经为准.


相关链接: 念楞严经会出现的症状 | 《金刚经》精髓六句 | 佛经最精髓的一句 | 楞严经开悟最好的四句 | 鬼最怕的两部佛经 | 怎么知道自己开悟了 | 不要随便读楞严经 | 金刚经能治愈一切精神疾病 | 楞严咒最厉害一句话 | 楞严咒最厉害的几句 | 楞严咒的惊人秘诀 | 南怀瑾说楞严经是伪经 | 楞严经必背50句 | 女人读楞严经的好处 | 楞严经名言28句 | 楞严经开悟的真正原因 | 业障重福报大 | 楞严经全文及注解 | 法华经精髓100句 | 楞严经为什么可怕 | 释迦牟尼十大名句 | 诵经后消业障的表现 | 精辟入骨的佛语 | 最美的佛语短句 | 楞严经最忌讳的人 | 楞严咒最怕什么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