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歌曲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13

虞美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

李煜的虞美人写作背景?
答: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

倾听春雨中引用《虞美人·听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虞美人·听雨》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情感。《虞美人·听雨》,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在结构上运用时空跳跃,以“听雨”复沓串连,上、下片浑然一体,具有跌宕回旋的匠心。

半山听雨下一句是什么
答:就像微风拂面一样柔和半山听雨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来自国内古琴大家杨青,苏一老师的作品,音乐名字为半山听雨苏一,青年;半山听雨 抚琴亭中闻雨声,鸟栖林下半山中极目远眺烟雨濛,若隐若现山峦翠雨落长空千万缕,指拨丝弦天籁音半山听雨涤尘心,琴声幽幽雨声和尽品雨境诗画意,飘逸墨迹袅袅生思绪飞扬化清风...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李煜《虞美人》到底好在哪里?
答:他的词作大都精工细致,情意缠绵,其中《虞美人》一词则是李煜的代表作品,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 此词在后世取得了极高的评价与赞誉,南宋词人刘辰翁更是用李煜的原韵《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创作了一首《虞美人·用李后主韵》。 此外,像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都...

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答:引用作者的原话: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每当读起这首词,心头就会涌起别样的情绪,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弥漫萦锁,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清辉小院,...

关于《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和一些资料
答: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

虞美人·听雨赏析
答: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笙箫吹...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
答:出自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原文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

虞美人 听雨 蒋捷适合的背景音乐
答:词人对自己的一生际遇回忆体味,撷取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代表性时段,选择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听雨"这样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为贯穿始终的纽带,珠珠相串,井然有序,连缀“上”、“中”、“下”成为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白香词谱笺》p8...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 -
项淑黎:      : 《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是宋、元易代之际,蒋捷在宋朝灭亡后,饱经忧患,颠沛流离.这首词是他的自述,表现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的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以及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蒋捷通过雨声的意象,意象地描述了一个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寄托了她对国家和家族的眷恋和怀念.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 -
项淑黎:      :[答案] 17.D 18. 蒋捷的《听雨》和余光中的《乡愁》都分别写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几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而且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感受.

支帖帜19347417744: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 -
项淑黎:      : 这首《虞美人·听雨》以听雨为线索,倾诉词人少年、壮年与老年听雨的不同感受.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是词人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下片则回到词人老年的境遇与听雨的不同反应.虽然结构简单,却极富有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不同时期...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的写作背景? -
项淑黎:      :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إ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إ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إ

支帖帜19347417744: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的所有资料!谢! -
项淑黎:      : 虞美人①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③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听雨三个不同阶段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僧庐听雨心?情 -
项淑黎:      : 虞美人·听雨 名称: 虞美人·听雨 作者: 蒋捷 简介 蒋捷 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传世,与周密、王沂孙、张奕并称“宋末四大家...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听雨》的赏析是什么?急!!
项淑黎:      : 虞美人·听雨 (宋,将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南宋遗老将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此人曾为宋朝进士,他拒绝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见,隐居终老与竹山.本词寥寥数语却已囊括了人的一生: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老年几句僧庐,鬓发星星.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使人凄然:少年听雨不知愁滋味;暮年听雨浮生已了,分外悲凉.结尾(一任)两字,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了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支帖帜19347417744: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 -
项淑黎:      :[答案] 小题1:作者写壮年听雨主要选用了“客舟”、“江阔”、“云低”、“断雁”和“西风”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1分)表现了作者飘泊孤苦之情.(1分)小题1:(3分)上片感怀...

支帖帜1934741774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 -
项淑黎:      :[答案] 答案: 解析: (1)时间;心情(或感情) (2)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支帖帜19347417744:    虞美人.听雨.作者是蒋捷,赏析一二百文字,谢谢 -
项淑黎:      :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是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


相关链接: 虞美人听雨的三种心境 | 虞美人听雨歌曲分析 | 蒋捷《虞美人听雨》 | 虞美人听雨三幅画面 | 虞美人听雨时代背景 | 虞美人听雨表达什么 | 《虞美人》的写作背景 | 李煜写虞美人的背景 |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虞美人的写作背景简短 | 虞美人听雨声乐赏析 | 虞美人听雨歌曲原唱完整版 | 虞美人听雨曲式分析 | 虞美人听雨歌曲背景介绍 | 虞美人听雨诗人的心境 | 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 | 虞美人写作背景介绍 | 虞美人听雨美声歌曲 | 虞美人听雨艺术歌曲 | 李煜《虞美人》歌曲 | 《虞美人听雨》赏析 | 虞美人听雨赏析 | 《听雨》季羡林 | 虞美人听雨简谱歌谱 | 虞美人听雨演唱把握 | 虞美人听雨表达的感情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