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是新鲜有趣,以一只蛤蟆先生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一段心理咨询的经历,来展现疗愈心理问题的整个过程。其中,还引入了很多的心理学知识,让全文既生动有趣,又科学专业,能够让读者在畅读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有效的心理疗愈方法,找回活力满满的自己。

一向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的蛤蟆先生,某一天突然抑郁消沉了,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像一滩烂泥,什么事也不想干,什么人也不想见。

跟当下的我们很像。信息时代的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喜怒哀乐。

然而,物质鼎盛时代,我们却精神陷落。通过网络,膨胀的不只是眼界,还有欲望。当欲望大于现实的时候,心理问题便随之出现。在大病年轻化,小病常态化的趋势下,心理的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

晚上失眠睡不着、白天莫名想睡觉;上班人际关系紧张,不是猪队友就是狗领导,下班业务生活枯燥,不是打游戏就是刷视频。外表看着是个正常人,摊开内心却都有伤口。

提到心理咨询,很多人可能会有误解。要么有抵触情绪,讳疾忌医,觉得心理咨询是骗人的。要么有依赖情绪,像看病拿药,完全将自己交给医生。

其实,心理咨询与去医院看病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咨询访客并非一定有病,心理咨询师也并非是来处方拿药的。

现实中很多失败的咨询案例,就是因为来访者是被朋友或者家人裹挟而来的,自己的内心并不认可心理咨询。自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不会充分建立信任,不会彻底释放自我,更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会给予来访者全身心的关注,在真诚、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发问引导,让来访者倾吐心事,回忆往事,从外向内探索和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知内心出现的相应情绪变化。

在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苍鹭重点提到了人的三种生活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人是依靠外界来提供生存基础的,自身纯粹是靠着本能来展现行为和情绪的。例如现代的巨婴。

此时,主要是依靠父母的三观或者习惯,来决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独立思考,自主决定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城市,爱上什么样的人。例如妈宝男或者恋父女。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是有自己的主见,能够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这完全是自己的决定,其他人的所有想法都只是建议和参考而已。

上述三种状态,是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中都会出现的。不同的是,每个人在每个状态下的时长不同。自然产生出来的生命质量也大不相同。

这三种状态的判断和选择是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认识自己的过程。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建立各种联系,就不可避免的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核心就是想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

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会有4种结果:

第一种:我好,你不好。这种性格的人会比较自私,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人处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身边的人和事,脾气一般也比较差,很容易抱怨或者不合群。

第二种:我不好,你也不好。自己不认可自己,同时更不认可别人。这种状态下是比较危险的,很容易自暴自弃,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

第三种:我不好,你好。这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往往会羡慕别人的成就,用别人的长处比较自己的短处,造成一定程度的自卑,胆小,唯命是从和社交恐惧等等。

第四种:我好,你也好。这种人最健康的心理状态。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也能够平和的承认他人平等的存在,积极学习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

上述的4种价值观可能会不同程度集中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尽可能多拥有第四种心态,能够永远看好自己,也能够平等地与人合作,产生更多的物理联系和化学反应。

通过10次的心理咨询过程,蛤蟆先生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潜力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应对一生所遇到的人和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体验。

这就是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之后,产生的内在力量。之后,自己也会活的更加的真实,坦然面对现实生活,想要的就是表达,就去争取,不想要的,就勇敢地拒绝,大胆的say no!

自己活的通透了,凡事能够拎的清楚了,就会更加平和的看待事物,总有所谓的高情商。

情商高的人,做到了内心的结构自恰,能够随时觉察情绪的产生,也具备管理情绪的方法,完美处理自己内心的各种状态。不迁怒,善共情,懂得自律的长远价值,合理控制本能的欲望,延迟满足,用此时的付出换取未来更大的回报,成就更好的人生。

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也会收获幸福快乐的生活。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三种状态
慕童乔答:1、儿童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2、父母自我状态。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处...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慕童乔答:每个人都难免经历低谷,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如果你感觉前路迷茫,对自己缺乏自信,喜欢依赖他人,你可以试着打开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它智慧而温暖,也许可以治愈你,给你启发,让你找到成长的力量,指引你开启新的生活模式。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面对、觉得丢脸,甚至到恐惧,再到...

17365615047#读书笔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慕童乔答:那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不严厉,也不愤怒,貌似从来不会发火,比如文中的蛤蟆,比如我……那ta是不是就没有“父母状态”呢?不!在他们内心有一个法官在自我批判,自我惩罚,甚至折磨自己。。。“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自我状态”:在这个状态下,...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五章读书打卡
慕童乔答: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今天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第五章,《成长的寓言》。这一章里,苍鹭医生告诉蛤蟆先生,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我记得念大学时,心理学老师曾经讲过,孩子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会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个孩子就...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慕童乔答:通过10次的心理咨询过程,蛤蟆先生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潜力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应对一生所遇到的人和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17365615047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慕童乔答:年前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乍一看以为是本童话书,但仔细读来却发现本书是以动物故事讲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自愈过程。 生活海水一样不会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很多时候一些小事都会让我们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还会抑郁。在外人看来平淡喜悦的外表,其实内心早已百孔千疮。 就像本书...

17365615047每个人都有变好的能力:《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
慕童乔答:那么当情绪忽然不稳定,莫名沮丧,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未必需要和蛤蟆先生一样,去找心理医生,先来读读这本书,看看蛤蟆先生是怎样通过十次谈话,找回了良好的状态,打开了多年的心结,了解内心真正的自我。儿童自我状态 “自我”来自拉丁文,代表“我”这个词。当我们问“它处于...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慕童乔答:1、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些。”“是他们让我来的”“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只有当你是为自己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合作。”“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

17365615047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慕童乔答: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两件事情会成为你心里的钉子,过不去的坎。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和悲伤。 成长过程当中的大部分问题或者障碍很可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学会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待你遇到的问题和你的情绪,那么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人在愿意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抚平...

17365615047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慕童乔答:入门心理书籍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应该学学心理学 算是在很焦虑的时候,去看了心理医生,在中信书店遇见的这本书,被书名和字数所吸引,薄薄的一小本,用了几天的时间看完了它。每一次蛤蟆先生去看医生,自己都会跟蛤蟆一样去思考,会笑,会低落,会生气,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贫穷...


(编辑:焦路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