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望梅可以止渴…画饼缺不能充饥…这说明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解释一下,为什么“望梅能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

“望梅可以止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画饼却不能充饥”的原因在于画饼属于意识范畴,不能直接对物质进行反作用,
用生理解释:望梅止渴可以促进唾液分泌,达到一定的生津止渴效果。画饼充饥,除非这个媒介可以吃下去,不然肚子里还是空空的,能吃饱?就这么简单。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兵攻打张绣。当时正值暑热,军队长途跋涉,又没有水,士兵又渴又累,几乎都走不动了。曹操情急生智,撒谎对将士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到了那里我们就可以吃梅子解渴了!”。将士们一听有梅子吃,嘴里就生出了口水,也就觉得不那么渴了。于是振作精神继续前行,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懂得心理学的人。他的妙计,用现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条件反射的应用。

梅子,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小水果,已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梅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酒石酸、单宁酸、苹果酸等,所以味道很酸。吃梅子可以生津止渴、清暑解热。凡是吃过梅子的人,都有过梅子的酸味刺激口腔唾液分泌的经验,在人的大脑皮层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以后人在口渴时只要一看到梅子甚至听到梅子、想到梅子,便会联想到它的酸味,引起唾液分泌,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

当然,一个人如果没有吃过梅子,不知道梅子是什么样的东西,那么即使把一大筐梅子放在他面前,也不会使他分泌唾液。因为,他没有对梅子的认识,不会形成条件,见到梅子后大脑皮层不会兴奋,自然不会使唾液腺兴奋,引起分泌增多了。

不过,虽然望梅止渴确有科学道理,但“望梅”毕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缓兵之计,只能供一时之需,最终并不能真正使人“止渴”。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还有一个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画饼充饥”,也是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曹操假借梅林解了将士的渴,是利用条件反射使将士口中产生了唾液。那么“画饼”真的也可使人充饥吗?照理说,当人们看到画饼时,由于条件反射,人的大脑皮质受到刺激,也会导致分泌唾液,可唾液不能充饥,其结果是弄巧成拙,反而刺激了肠胃蠕动次数增加而加深饥饿感。然而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丁博士作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实验,证明了“画饼”也可以使人充饥。

罗丁博士请四位志愿者参加实验,先让他们连续18个小时不吃食物,测得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平均为292微微克/毫升。然后,博士请人拿来画好的食物和一大盆刚煎好的香喷喷的牛肉饼,那些被试者见了都垂涎三尺,但只准他们看和闻却不准吃。随即博士在每个人身上抽了几滴血,化验结果表明,这四位被试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急剧增高,平均达到892微微克/毫升。由于体内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膜时需要较多的胰岛素刺激,所以胰岛素的增加能使更多体内的糖变成脂肪,又使更多的糖吸入体内,因此“看饼”、“闻饼”确可使人充饥,甚至还可使人发胖!人们常说的十个厨师九个胖,可厨师吃东西一般并不是很多,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了:他们的胖不一定是吃出来的,而是看出来闻出来的。

现在,一些科学家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希望人在口渴或饥饿时,只要让人“看”或“闻”一下食物便可满足需求,达到使人少吃饭的目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可真就“名副其实”了。

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会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条件反射。看到梅子,认为梅子在不远处,终究可以吃到,所以超前的体会吃到感觉,即生津。而自己画饼自己亦明白画的再好再像也是掩耳盗铃而已。

是啊,梅子是真实看到的,望而生津,而饼子却是画在纸上的画饼充饥,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不违背现实的东西终究是可能出现的,远离现实的事物永远不可能实现,现实就是现实。


17120614095画饼不能充饥,但人们却能“望梅止渴”。这说明 A.生活中并不都是物 ...
厉超面答:C 试题分析:“望梅止渴”说的是听到梅子,人们就会想到梅子的酸甜,就会分泌唾液,从而起到缓解干渴的作用,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定意识的唯有物质,所以A不选,B和材料没有关系,D的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正确答案是C。点评:要做好本题...

17120614095画饼不能充饥,但人们却能“望梅止渴”。这说明 A.生活中并不是都是...
厉超面答:C 试题分析:“画饼不能充饥”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望梅止渴”的典故体现的道理是人的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选项C正确。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选项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C。

17120614095解释一下,为什么“望梅能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
厉超面答:“望梅可以止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画饼却不能充饥”的原因在于画饼属于意识范畴,不能直接对物质进行反作用,用生理解释:望梅止渴可以促进唾液分泌,达到一定的生津止渴效果。画饼充饥,除非这个媒介可以吃下去,不然肚子里还是空空的,能吃饱?就这么简单。

17120614095为什么望梅可以止渴,而画饼不能充饥?
厉超面答:不过,虽然望梅止渴确有科学道理,但“望梅”毕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缓兵之计,只能供一时之需,最终并不能真正使人“止渴”。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还有一个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画饼充饥”,也是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曹操假...

17120614095望梅可以止渴…画饼缺不能充饥…这说明什么
厉超面答: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会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条件反射。看到梅子,认为梅子在不远处,终究可以吃到,所以超前的体会吃到感觉,即生津。而自己画饼自己亦明白画的再好再像也是掩耳盗铃而已。

17120614095三国时,曹操率军讨伐张绣。夏日炎炎,人马干渴,为了调动士兵的斗志,曹 ...
厉超面答:D 本题背景材料表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提问“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形成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意识怎样才能发挥能动作用。意识只有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其能动作用才能显现。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基础上,离...

17120614095解释一下,为什么“望梅能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
厉超面答:之所以望梅能够止渴,首先来说,当你听到梅子的时候,会想到梅子的酸,二人在想着每一次都酸是会促使唾液的分泌,相当于解一下口渴,但是画饼呢?或许画饼也能刺激一种东西产生,那就是胃液,胃炎分迷的情况下,不是感觉更饿了嘛,所以话柄是不能够冲击的 ...

17120614095生活是现实的原来望梅不能止渴画饼也不能充饥是什么意思
厉超面答:意思就是:望见梅子不能止口渴,画出的大饼不能填饱肚子。现实生活中,画饼不能充饥,只是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所以在现实意义中,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就是画饼不能充饥...

17120614095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能...
厉超面答:望梅”是从主观角度而言的,“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能“止渴”,表明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的,故D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17120614095画饼可充饥,望梅能止渴 这个成语错拉吗
厉超面答:错的。只以字面来解答的话就是因为画饼可充饥,望梅能止渴中出现了可和能两字,原成语是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以现实来解答的话就是在现实中,画饼并不可真正的充饥,望梅也没能真正的止渴。但要是用历史故事来解答,则是半对半错了。在故事中,画饼没有充饥,但望梅却止渴了(曹操军队还因此战胜)...


(编辑:山广鱼)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