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打坐念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打坐前准备:
1、打坐房间的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光线刺激眼睛,无法入静。

2、打坐最好在早晚进行,空腹打坐效果最好(但是最好不要有饥饿感),如果只能白天打坐,也要尽量争取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

3、打坐前要上好厕所,使肠胃和膀胱都处于很清净和舒适的状态,身上的衣服、坐垫以及周围环境要舒适,可以在座旁放一杯水随时供饮用,放手表或闹钟看时间,膝盖上盖一个毛巾或毯子,因为打坐时膝盖部位会有冷的感觉,如不保暖,容易生杂念,影响入静。

4、要把手机和座机都关掉,如有条件,把房间从里面锁上,也可以在门上贴个条子“请勿打扰”,这样可以防止家人大声敲门、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突然进来使你受到惊吓,在深入静中很容易受惊吓,若受到惊吓后要立刻克制嗔恨情绪,要马上收功。

打坐过程:
1、打坐姿势最好是盘腿姿势,松盘、单盘、双盘都可以,其它姿势例如坐着、站着、躺着也可以(躺着仅限病人和默念者),但是盘腿效果最好。一般人双手可以打坐禅的手印(见下图),放在肚脐外侧,离开肚脐1-2厘米,肩膀要放松下沉。双手也可以自然放在腿上或其它任何自己认为舒服的地方。

2、口念佛号可以是大声、小声、默念都可以。如果杂念多就跟着念佛机或光盘大声念,念得速度快一些,要用佛号伏住杂念,不给自己生杂念的机会。杂念少或者没有杂念时可以慢速念或默念佛号。如果打哈气就默念,不打哈气时就出声念佛。
如果快速大声念佛也压不住杂念时,可以观想佛菩萨的金色相片,想着自己全身都融进佛菩萨的金光中,但是要注意,杂念退去后还是要持名念佛,除了阿弥陀佛佛号外什么都不想才能真正进入念佛的三昧(入静)状态。

3、打坐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睡觉之前和之后(刚起床时)各打坐30-60分钟。

4、收功首先要用意念反复告诉自己要收功了,然后搓搓手和脸(干洗面),揉一揉肚脐和涌泉(脚心)就可以了。也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或八段锦作为收功内容(主要是一些穴位的按摩,网上到处都是)。最重要的是一边收功,一边要诱导出哈气,要尽量多打哈气,直到没有哈气为止,要学会打哈气,一开始是诱导,以后身体就自动化了。

5、衡量打坐和收功成果的标准看头脑是否清晰,情绪是否宁静、爽快和愉悦,精力是否旺盛,身体是否清净和安逸。

打坐念佛的方法---元音老人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念佛,不出声。因为打坐出声念佛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业识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佛,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念佛。
△念佛要快慢适中。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念去,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佛号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能成道。因此大势至菩
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才能安然入定.

△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念佛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至于意根,更难摄住,不要它动,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它动惯了,不动不行。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
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
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行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行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的。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幺办呢?怎幺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念佛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要解脱,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看破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来精勤用功打坐念佛,细妄又不免来侵袭,这是多生历劫的串
习,动惯了,一下子停不下来,☆但不要怕它。念头跳出来你能看见,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头来了你看不见,那你就跟着念头跑了,这就不能入定了。


△打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一切放下,心里要清清楚楚,念头一来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的本身就是一种妄心。压制也不行,压是压不死
的,比如搬石头压一草,石头拿掉之后,草又生起来了,这是不行的。☆纵或压死了,倒变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泼泼的转化法,不能用压制法。念
头来了,只不睬它,把佛号提起来,妄念自然转化掉。
如此精进修法打坐,直修到一心不乱。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
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 


△做功夫: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
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
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念佛,才能与大道相应。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
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
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
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
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念佛,心念耳闻。这是修行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
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念佛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
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
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念佛,既不要
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展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理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南怀瑾老师说打坐

还没有办法坐双盘足,就用单盘好了。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或右足放在左足 上面。如单盘也不行,没有关系,就把两腿交叉架住就好了。注意:把坐垫弄好,坐下去时,臀部下面要稍微垫高一点,免得身体重心向后仰。脊梁直竖,自然一 点,不要过分用力。两手圈结在小腹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二个大拇指轻轻相柱,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应 就好。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二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双目微张,好像半开半闭的视若无视。目光放在座前七、八尺处。舌头 轻微舐抵上颚。把脑神经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脸上笑一点。另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把毛巾盖在双腿上。好,就是这样。
老师说,在他的《静坐修 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上也说过:“一棵树木盘根曲折在泥土之下,得到日光、空气和水以及土壤的营养,才能生长茂盛。人呢?却和植物颠倒相反,他的根在头部, 他的土壤就是虚空。人体的四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他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而分散,反归根本而培养它 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无害的。

老师说:坐着并不难,而是如何用心。如果把一念空了,就好了,如何把心念一下清净下来,方法很多,如眼睛平视前方,对着前面的人或像,或一个目标,眼盯着看,心念就会慢慢清净下来。如果有妄念,思想,不要设法去除妄念,每一个妄念来时,不去理它,它自己会跑走的,不用我们去管它。
如 果我们上座后,都想把妄念空掉,多笨,如果妄念空得掉就不叫妄念了。因为它本来空,是假的,既然是假的还理它干什嘛!为什么在那里空妄念?纵然您把妄念空 了,那个空的境界,也是一个大妄念,况且您那个空的境界,如果不作功夫,不打坐,也就没有了,又变走了,可见空也是妄念。

心念静下来,就可以学习“定”,什么是定呢?大家认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 样子?若说没有样子,那您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您正散乱。若说您坐在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即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的 清,无界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就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重点,一切妄念都是妄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作功夫才有,不作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

我们平常的生活习惯,一点都解脱不了,放不下来,转不了。我们作功夫修行要自己反省检查,找出自己的毛病,管理自己,改正自己。我们自己检查一下,打坐不落在散乱,即落在昏沉,再不然落在简略,做不到作意的专一。作意就是注意,修止修定的初步,非要作意不可。
修定的第一步,要作意才能得止,道家的守窍,密宗的观想,净土的念佛,禅宗的参禅、参话头,都是作意的意思。第六意识没有坚固形成一个境界以前,是不能得止的。
心境没有专一,不能得定,如果您修空定,一切妄念不管,能看住这个妄念,把这个作意毕竟专一,也算是得定。
打起坐来,表面上看来严然修道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头的贪嗔痴等心所牢固得很,根本烦恼、随烦恼都来了。
也就是您所有的心,妄念,贪嗔痴等心理行为他们一点都没有转化的话,怎么能得定呢!
现在一般人学禅,盘起腿来,坐上半个钟头也好,一个钟头也好,都在内守幽闲;再不然就是空心静坐,连顽空都不如。所以修持要有成就,必须要有所缘。这个有所缘,就是知觉部分,就是把第六意识部分,缘在一点上面。

先 是这一念无中生有,观起来是假观,就是作意。把他观成了以后,身心忘了以后,再把自己造作的所缘空掉,就是“空观"。到空观现前,放下万缘的空,才是真正 的空。然后要空就空,要有就有,这就是“中观";在道理上叫作能真空,能妙有,变化无量。总之,非经过这个修持不可。什么是顽空修法呢?上座后,心里头什 么也不想,只念个“空”,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现在再回过头来讲,我们修“止”,必须要修所缘,意识假造一个东西。比如缘呼吸,为什么要心息相依呢?就是把呼吸变成一个所缘的对象。
我 们盘起腿来,都在搞身体上的感觉,腰发酸,腿发麻;再高明一点,觉得这时清清静静,这清静也是感觉上发出来的,我们多半被感觉拉着走,再加上看过书,学过 密宗,唔,要通夹脊了;嗯,命门这关通了;都是第六意识后天加进来的知识配合,在那里制造境界。打坐坐在那里忙得很,道家的,密宗的,都搬进来,然后自己 还要加上注解,加上自己的幻想,把自己的幻想又加上注解,而且把这个当成功夫。真正修持,就要严格检查自己的这种心念才对。
您必须坚定于所缘,不被气脉的感觉牵走,身上有一点感觉反应,要统统不理,这个就要靠智慧解脱了。真正达到不受感受的牵制,真能不理这个感受时,真气脉就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生理上的感受境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但大多的人想专一于意识境界的所缘境,都做不到。
坐在那里,一念求定,静静坐下去,知道自己妄念来了,知道自己散乱,知道自己昏沉。散乱、昏沉来了就知道;没有散乱、昏沉也需要知道,永远保持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界,但是我们就做不到。
打坐无所成的人,其原因为他们第六意识作意的所缘境界,始终没有达到专一。不要以为能静坐几个钟头,气脉也有一点反应,就算是什么成功,没有用的,靠生理来的不是道,因为生理机能一衰退就没有了。如果一上座就保持自己灵明觉知,不用什么假想,那是最好的了。因为假想往往会配合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很多幻境,幻境就是魔境,看见什么光,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等等都来了。这些幻境,都是我们阿赖耶识下意识里存在的观念所造成,自己并不知道。幻境每个人不同,因为各人所带来的阿赖耶识种子不同的缘故。
有些人看到魔,有些人看到鬼,实际上都是我们下意识的鬼名堂,自己很难检查出来。
其实真正灵明清净很容易,只要上座的第一下保持着就行,但这也是所缘,要永远保持这一念,中间不落于昏沉杂念思想中,就保持这一知,不过有了这一知,心心 念念知道清净,心心念念保持那一知,那一知就成了妄念。第一刹那那一知,就是了。如果还一直念着,我要保持这一知,那就又过头了。我们知道这一知清净,清 净以后就不理了,就过去了,不就对了吗?如果还一直念着清净这一知,就又不对了。
这样保持以后,生理是自然起变化的,这就是四禅八定一步一步的修持功夫,都离不开这个身体。
现在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样一起来讲,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行愿。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 的行动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它,这是在追求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作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 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我们作功夫,打坐不能进步,以为方法不对,拼命找名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我 们修行,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作不到。所以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一下心理看看,慈悲作到多少呢!第 二,贪嗔痴慢疑,我们又消除了多少。还有功夫作得好的人,静坐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论讲得好,作出来完全相反。有些 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这个心行没有一点转,怎么能得定呢!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里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 以坐起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真正作到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 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讲到什么程度呢?讲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所以我们在静定中,随时要检查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那是不正常的,我们要真正地去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们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您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素,都是由烦恼而来。假如我们转掉了烦恼这个东西,完全转清了,这个时候,心境会比较清明一点点,然后我们才能够检查自己念头的起灭。
自己每一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的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作了多少。功夫到了气住脉停,只能说明心的功能,证明唯心所造的功 能,的确可成就这些功夫,神通等。愿呢?更难谈了,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坐的好有什么用,我们打坐是在那里偷 盗,而同一时间,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我们检查自己,我们的行愿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也就是说,随时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 到怎样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

我们要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的,功夫、见地自然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您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所 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 有绝对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您身心能不能转过来呢!其实道不在打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这个修证不到,不谈!现在社会上,一般讲的功夫都有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心理变态的状态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证到,都是自欺欺人之谈。你们自己好好地去体会一下吧!
以上都是老师单独教导学生所说的话,我在旁边听过好几次,也在老师的书上《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及《如何修证佛法》看到过,同时也会背,所以特别抄在这儿,为的是使大家知道,打坐不是就坐在那儿,而是要由心里,自己的行为上做修正,打坐只是方法不是目的。

学之道国学是一种关于学问、修养和道德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国学强调对经典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传承。它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旨在培养个体的全面素养和道德品质。国学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四书五经》等古典文献,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学习国学被认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念佛就时时刻刻想起来念佛就够了


13486142059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贲雯卫答:在打坐念佛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去掉杂念,清净思想,才能很快进入定中。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妄想执著,不被外界的各种“相”所带动;当你的心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定得下来,心不清净,打坐念佛再久也是无法入定的。等到在生活中,将任何事情看淡了,一切随缘,心态才能逐渐地清净,打坐念佛时才能真正地一...

13486142059怎样打坐念佛
贲雯卫答:△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念佛,不出声。因为打坐出声念佛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业识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佛,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

13486142059怎样打坐念佛
贲雯卫答:简而要之的去说,就是放下虚妄身心,念佛念清楚,听清楚,不思虑,理解念佛即是念自性,用耳根激发妙觉明心显现。这个方法去打坐念佛,才能够真正用功得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6-08-12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91 2014-01-10 如何打坐念佛 42 2014...

13486142059怎么样打坐问佛菩萨
贲雯卫答:这个简单了,就是先处理好该办的事,静下心来,盘坐着,然后就在心中一句接着一句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中念,自已听,句句清昕有声,就行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说清楚怎样念佛了。净念相继,就是一句接着一句;得三摩地就...

13486142059怎么打坐入定?
贲雯卫答: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

13486142059求简单的打坐方法与口诀
贲雯卫答:持咒、念佛、诵经、打坐等主要有为修行法门中,个人以为打坐是最为根本的。打坐其实不拘形式,只要能坐下就好,哪怕如宋明理学家所倡导的正襟危坐、闭目养神也行。不打坐,难以察觉自心微细的欲望和烦恼,就不容易彻底明白自心相。仅仅在理上通达佛法,只能使我们粗得心安,还不能真正降伏烦恼,因为吾人“行阴”之力不...

13486142059女性打坐的正确方法
贲雯卫答:6、打坐用功期间,无论见何景象,应无住生心,若现象久之不去,可心中默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则净行思偈,景象可除,若佛菩萨现前,亦不可动心,如久久不去,以心转之,大声念佛若干声,几遍之后若是...

13486142059什么叫打坐?
贲雯卫答:打坐就是和尚师傅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眼睛闭着,空清静。

13486142059打坐和念佛打坐,各有什么区别?
贲雯卫答:平时散心念佛,打坐属于定心念佛。两种要同时进行。 传您一个弥陀大法:弥陀印修法又名弥陀大法,此法是无相密心中心法传承的一部无相大法,是能够做为终生修持的修法。其不同于有相密修法,且三根普被,方便修持,能迅速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往生净土。 刘志强老居士是师尊的密友,此法仪轨是师尊徐恒志...


(编辑:裘将京)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