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你怎么评价电影《摔跤吧!爸爸》?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如何评价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影视作品?

这部电影我是和姐姐在电影院里看的,之所以没有和父亲一起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姐姐觉得一起看这部电影有些矫情,于是就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在电影院里哭的稀里哗啦。其实和每一个说父爱的电影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但是印度这种类型的电影,是结合了印度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加的现实,所以比国内的很多电影要更加的温情。

印度国宝级的演员阿尔米汗的电影从来都没有让观众们失望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也是。阿米尔汗在电影里是以一个和全天下的父亲都一样严厉的父亲,他自己作为一个摔跤选手,虽然怀揣着梦想,却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但是生活并没有冷却他那一腔追逐梦想的热情,他的妻子并没有给他生一个儿子,继承他的衣钵,替他实现梦想。

母亲一开始也没有把这些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的身上,只不过他在女儿的身上,看到了对对命运的反抗。父亲开始动摇,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一方面是自己那颗对梦想蠢蠢欲动的心。这个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不是女儿在父亲的训练下,拿到了世界冠军。而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父亲在岁月中一点点的老去的一个过程。

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里,父亲不顾周遭人的嘲笑,想要女儿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像极了每次考试失利,在面对周围的人说我并不是一块读书的料的时候,总是给我在资料送我去上辅导班的一言不发的父亲一样。父爱如山总是屹立在我们的身后,让我们可以放心的依靠。无论我们在外面受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失败,只要在父亲面前,一切都没有关系,都可以慢慢的一步步的走。

‍‍二刷了这部电影,真的有共鸣。“所有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而只有冠军才能让人铭记。”——《摔跤吧!爸爸》。还有一句话我觉得也能够代表着运动员的性格吧,就是什么事情都习惯自己承受和解决。我作为围棋运动员,6岁学棋,只想说电影里展现的情节一点也不夸张,每天5点起床,父亲日复一日陪着,手把手地教,顶住很多压力,在我身上也是一样。发现我有一些围棋天赋后,勤奋必须跟上来,才能够把天赋最大化,所以花着大量的时间不停的训练。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就必须放弃其他,比如说没有童年,几乎是不准出去玩,在屋子里下棋做题打谱。循环很多年。‍‍

“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又一次带来一部完美之作:《摔跤吧!爸爸》

自从2009年《三傻大闹好莱坞》在国内火了,不仅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位来自异国的“老鲜肉”,还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印度电影。印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有庞大电影工业的国家之一(日本电影工业曾经非常强大,但现在辉煌不再),因印度电影从诞生起就因为印度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比如十多种官方语言,多种宗教信仰等等,而一直极具民族特色。虽然大片场制度一直没有全完建立起来,但印度电影工业化程度很高,观影人次简直天文数字,所以印度电影能和当年香港电影一样,在世界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进入北美院线发行的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中,印度电影是票房最高的。印度电影曾经在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大篷车》成为数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但新千年之后,相对于日韩电影在中国的走红,印度电影还是稍显小众,从翻译作品的数量可见一斑。《三傻》先在网络走红,后来成了多年之后第一部引进的印度电影,一下子让很多观众因为一个演员重新认识了一个国家的电影。只是有之前《三傻》的基础,才让这部《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

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

如同鲁迅被称为“中国的良心”一样,阿米尔·汗被人称为“印度的良心”。一方面因为他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功且全无黑点,另一方面是他最近几部关心印度社会现实的超高评分。

有段时间总会特别关注IMDBtop250,认为如果一个影人如果有电影能够排进这个榜单,一定是非常卓越的一生。所以非常佩服东木先生,编导演俱佳,且有超过8部作品进入过榜单,简直是行走的丰碑。没想到近年来随着三傻的火爆,阿米尔·汗在这份榜单上也疯狂蹿升。截止2017年5月8日,有三部作品排入了此榜单。《地球上的星星》,排名80,评分8.5;《摔跤吧!爸爸》,排名90,评分8.8;《三傻大闹宝莱坞》,排名99,评分8.4。要知道这个榜单很少有非英语电影,几位有作品进入的不是上古日本大神或动漫导演,就是韩国的两部犯罪片导演朴赞郁、奉俊昊,国产电影现在在榜单的仅有《无间道》和《花样年华》,且都在240名开外。虽然IMDBtop250的排名不能代表电影本身的质量,但是由于其不断优化的公式(兼具人数和分数),确实是衡量一个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重要指标。意味着电影作品在全球观众(主要是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力。虽然可能有印度语言和人数上的加成,但阿米尔·汗现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足以称为世界性的电影明星,并且名留影史了。

这三部电影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因为电影语言和艺术上的成就,还是因为其对印度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事实上这些问题也不仅是印度社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只是在印度较为突出。《地球上的星星》关注自闭症儿童,《摔跤吧!爸爸》关注印度的女性和体育体制,《三傻》关注印度的压迫性的教育体制,加上虽然未入选TOP250,但关注印度宗教问题,评分高大8.2的《P.K.》,这些电影几乎无一不戳中印度社会和人类社会的痛点,且传达的思想积极向上,极富人性的光辉和价值,表达方式轻松幽默,加上印度电影歌舞特色,让人不喜欢都难。

在电影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阿米尔·汗投入了一种更直接的关注印度社会的方式,他做了一部脱口秀节目,“真理战胜一起”。他用这句印度国徽上的命名节目,既体现了他的决心,也体现了他的坚定。这个节目第一季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印度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女性,以及女性话题引发的关于谋杀女婴、家庭暴力、天价嫁妆、光棍村、性侵;儿童性侵;残疾人;农村地区缺水等印度社会非常严重,但主流媒体很少关注和讨论的问题,都成了汗的节目内容。汗在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节目超出了本身,在立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阿米尔·汗在电影内外对印度社会现实的关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才获得了“印度良心”的称号,也让他的电影充满了人文关怀。

《摔跤吧!爸爸》的现实关怀

《摔跤吧!爸爸》的内容丰富而有层次,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层次:印度的体育体制的腐败落后与印度民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之间的深刻反差;女性在印度社会遭受的歧视和不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爱。这三个层次既有对政府的批判和抨击,又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有对人类美好感情的歌颂。每一个都既有印度特色又具有能够引发所有人共鸣的思考和情感。

阿米尔饰演的父亲,年轻时是全国摔跤冠军,但因为没有得到国家的资助,没有机会为国争光,在国际赛场上拿到金牌。因此才有整个故事本身。当父亲去为女儿申请国家资助时,那位主管体育的官僚的态度,让阿米尔愤然说出:“印度体育之所以不强大,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同中国一样的举国体制的体育系统。在印度,运动员都是自己训练,拉赞助,因为摔跤项目商业价值不高,所以几乎全部靠国家资助。而阿米尔对官僚系统的批评,正是代表印度民众的心声。尤其是当最后印度国歌响起时,突然有种“我爱我们的国啊,可是谁来爱我呢”之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在印度,男女不平等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父亲在鼓励女儿时说,你们不仅是一个人在比赛,你们背后是那些被人认为不如男人的所有印度女性。仅就这点就足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可是电影上映后,很多人批评,这不是女权主义,这只是父亲的个人英雄主义。女儿只是被压迫和灌输,并没有像女权主义所要求的,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些批评意见对女权的理解是对的,可他们对女权主义背后更庞大的自由主义体系的理解有误。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人生目标和规划的选择和调整。但自由主义面临的批评之一是它所对应的是:成年人、男性、白人等等。这意味着自由主义没有考虑到自我意识是逐渐成长的,而成长过程中,父母很重要。父亲虽然是要求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成为长大后的女儿。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成长的过程。此外,自由主义还要求有多种生活方式的选项。但印度社会不具备,如果没有父亲的强制,女儿们最后可能跟片中那位14岁新娘一样,早早结婚,一辈子围着厨房转。所以有关是否是女权的争论,需要深入的理解理论和印度社会,并非这里没有女性觉醒就否定电影关注女性解放的宝贵主题。

如果说电影的上述两层内容,引人深思,那么电影的对父女之间交流和爱的表达。在观影过程中,大女儿进入大学之后,放飞自我,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误解、冷漠和疏离。之后和父亲重新交流时,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我初中时,父母花了大力气,把我送进当地最好的一个国企的子弟学校。我第一次离开家,住校,有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大把零花钱,跟大女儿一样开始放飞自我了。没想到成绩一落千丈,年级倒数。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次父亲来看我,对我表达了失望,且狠狠的抽了我两耳光,我至今想起来脸上还一阵生疼。之后我重新成为年级前十。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年我父母顶着压力把我和妹妹送进那所中学,之后我们可能同村子里的其他学生一样,只能考一个普通学校。尽管父母和很多同学的父母相比不够优秀,但每每想起他们对我和妹妹的教导和付出,总是无限感恩和自豪。我想这也是《摔跤吧!爸爸》最感人的地方。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看罢电影,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不仅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在电影技艺方面,也是非常高超和一流的。

清晰流畅的叙事。印度电影一般都很长,国内上映的是删减过后的版本,都已经超过两个小时。但《摔跤吧!爸爸》并没有很多印度电影给人的冗长感。从头到尾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拿准了一部体育题材的励志片的所有节奏,不但让观众解锁了一个从未关注的体育项目,更让观众感受到摔跤的魅力。最后战胜对手,和坏人教练,国歌飘扬起来是,所有人都无不为之动容。

多视点的叙事方式。仔细分辨电影的叙事方式,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电影同《祝福》和《泰坦尼克号》一样,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一方面是以侄子为讲述者的第一人称,一方面是上帝视角的俯瞰。这个过程让侄子变成行走的弹幕,打破了第四道墙,直接和观众交流,不仅能迅速介绍故事,也一下子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其中。但第一人称的叙事有不能表达超过视点人物之外的信息,所以电影又上帝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

出色的节奏把握。这样一部励志、感人的题材,却让很多人在电影院开怀大笑。电影中绝大多数的笑点都让侄子和配角承担了,比如开场的村民和卖鸡肉的老板。正是侄子作为行走的弹幕的各种吐槽,消解了父亲的严肃,让电影始终在一种较为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下进行。紧这点,就足够我们好好学习!

一部好电影,用对社会的批评让它具有思想的厚度和深度,用对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和呈现让它具有色彩和温度。一部电影如果既能让人思考,又能打动人心,那它一定是一部出色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三观不正,爸爸太大男子主义,凭什么要把自己的梦想强行加在两个女儿身上,每天早上五点钟天没亮就开始去跑步训练,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就连女儿最爱的长发也要逼迫她们剪成寸头,在学校要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回家路上还要忍受街坊邻居的讽刺和戏弄,凭什么呀?

就因为在外面跟男孩子打了一架,就要被逼着去练摔跤吗?练摔跤也就算了,还要去打什么比赛,被一些年轻力壮的男摔跤手们摔得鼻青脸肿的。这老爸真不是个东西。他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女儿自己是否愿意成为一个摔跤手吗?拜托,那是爸爸自己的梦想,又不是女儿的梦想。

但是你要知道,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在印度。了解印度国家文化的人都应该知道,印度是全世界女性地位最低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天都有强奸案在发生,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性别歧视发生在印度女性的身上,几乎每天,都有许多未出生的、或已出生的女婴被活活杀死。

2012年12月,23岁就读于印度德里大学医学系女大学生,在与男友看完电影回家时,他们误上了一辆不在当班的公交车,公交车上7名男子将其男友围殴后关押在驾驶室,然后将其拉到车厢后轮奸。最要命的是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后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恶心至极的话:“对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你认为这只是个例吗?黑公交轮奸案一周年后,印度平安夜再发轮奸案。

2013年12月27日,印度一名20岁的女子在平安夜遭到轮奸。

受害者告诉警方,她与朋友在港口城市开利开尔观光时被3名男子绑架,然后遭到多名男子强奸。

再来看一下强奸犯的辩护人说了什么吧?

强奸犯的辩护律师夏尔马 。

             

             

             


AP辛格 强奸犯辩护律师 。

             

             

             

             

看吧,印度的女人就是如此没有地位,就算是被强奸,犯罪嫌疑人却还指责她不应该看电影看到九点钟才坐公交回去,坐上了我们的黑公交被轮奸也是你自作自受,谁让你不早点回家的!wtf???这跟那些键盘侠口中的“女孩子被强奸是因为穿得太暴露。”有区别吗?

“你这么骚,别人凭什么不能扰?”

“你衣服领子这么低,活该被性骚扰。”

“你晚上就不应该出门。”

呵呵。好一个男权主义社会。

女儿憎恨训练摔跤,调乱父亲的闹钟,偷偷跑去朋友的婚礼上载歌载舞,新娘子却说,羡慕她们有个那样的好爸爸,否则自己也不会这么小的年纪就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以后每天为他洗衣做饭,没有自己的梦想,也没有追求,仿佛自己的一生就这么看到了尽头。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是财富去主导自己的人生,那么最终只能沦为男权主义社会下的生育工具。并且,生儿生女才不是你说了算呢。在印度,绝大部分人看来,生了女儿就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的医院和医生甚至形成了一种除掉女婴的产业链,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搜一下阿米尔 汗的一个讲述节目或是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判断出《摔跤吧!爸爸》影片中的爸爸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要女儿去练习摔跤。生女儿已经够被嘲笑了,可他竟然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并且还要女儿去像个男孩子一样穿短裤,练摔跤,还给她们吃鸡肉,并且还敢声称自己的女儿将来会得冠军。试问,女儿和爸爸,谁的压力不大?

现在让她们吃苦,是为了让她们长大后有能力去主宰自己的人生,拥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权利,能够选择跟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幸福地度过一生,而不是草草嫁人,每天埋在一堆家务活里还抬不起头,处处看人脸色。

大女儿吉塔长大后迫不及待地要挣脱老爸对她的束缚,想要摆脱爸爸的教育方式,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显然她离金牌也越来越远。她留长发,涂指甲油,和喜欢的男孩子约会,不那么认真训练,总以为自己新学了一点花里胡哨的小技俩就可以所向披靡了,她不惜顶撞老爸,还质疑他的摔跤技巧已经过时了,虽然她和老爸火拼的那段摔跤很精彩,她也赢了,把老爸摔得四脚朝天怀疑人生,但,这并不代表着她赢了人生。

妹妹说:”不是爸爸输了,而是爸爸老了。“那一幕,听得真是揪心。

(未完待续,吃饭去咯)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阿米尔·汗、萨卡诗·泰瓦、桑亚·玛荷塔、法缇玛·萨那·纱卡领衔主演的印度电影。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其实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两个女生从小展现出打架的过人天赋,在父亲的培养下,变成了全国摔跤冠军,最后震惊了全世界。

好的故事,是共性的,好的故事能穿越太平洋,能播撒到全世界,不可能过不了长江。

《摔跤吧爸爸》故事中心思想也很清楚:谁说女子不如男。

的确,女生无论是从基因、心理、生理都不差于男生,那为什么非必须是女生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呢?为什么非要女生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呢?为什么有些工作非不让女性做呢?

是因为有些社会对女性的深深偏见。

是因为控制女性的成本比控制男性的成本要低的多。

是因为偏见和歧视,背后总是那么低的成本。

因为一些社会,总是对少数人充斥着歧视。

其实除了重体力,每个领域都有女性杰出的人才,只要她们肯花时间,只要社会给他们公平的机会。

影片里,一个父亲培养出了两个冠军,可是一送到国家体育院校,姑娘的综合能力立即开始下降,比赛频繁败北,可是,父亲重新介入培养后,孩子自信立刻被找回。

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家教。

最好的榜样,是父母学习的模样。

对父母来说,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花钱,还要花时间,还要真正的关注关心自己孩子,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老师会让孩子变成第一,而父母应该让孩子成为唯一。成为唯一,发掘出他的专长,这才是教育最终的意义。

这部电影从头到位,都伴随着笑声:从讥笑、耻笑到热泪盈眶的笑。

两个女孩子从开始训练摔跤后,村民们就爆发着无限的嘲笑,他们想,女生练摔跤,还把头发剪了,太好笑了。这种笑声一直持续着,时不时还伴随着冷言冷语,像极了我们的生活,可是,笑声什么时候结束了呢?她们打赢了第一场比赛后。

所以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在你把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成之前,总有些人在背后笑你,那些笑声不会停下来,只会随着你把事情做成,有了眉目,笑声才会停止,过客才会成为观众,然后为你鼓掌。

所以,盯紧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对手,更不是那些笑声。

当目标达成,自然就没人笑了。

影片最戳人的镜头,是一个硬汉为了不让两个女儿被学校开除,流着眼泪跟校领导恳求的样子,那是个柔软的硬汉,那是个曾经威风八面,所向披靡的父亲,那是个永不言弃,从不流泪的父亲。

可是他老了。他甚至不能再动手,甚至打不过自己的女儿,可那是老去的父亲唯一能做的事情,除了爱,除了为子女恳求,他已经做不了什么了。那恳求,那眼泪,是他的全部,也是他年青时最珍视的一切,现在,毫无保留的给了孩子。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慢慢的了解到,父母会一天天的老去,他们佝偻的背,变灰的头发,逐渐告诉着我们:路很长,我们只能陪到这里,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下去,而每个人,最终都要独自的长大。


阿米尔汗是印度的良心艺人,他的电影,总是充满着印度种种社会现象,和对大多数人的批评。

印度是一个女性地位很低的国家,那里强奸案频繁,女性除了相夫教子,就是锅碗瓢盆,没有其他选项,女人的生活还时常伴随着家暴和无力,总有人批评电影里的父亲是位暴君,真的吗?

不是,如果你熟悉印度国情,你就会明白,在一个那样的国度里,女孩子大多数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在特殊时代,特殊国情下,只能用特殊手段,才会有特殊成效。你不能拿美剧的思维去看印度电影,如果这么看,所有电影都不再是故事了。电影基于现实,才能让电影格外有温度,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是部有血有肉的影片。毕竟,生活是最牛逼的编剧,因为你从来不用考虑故事合理性,它的存在,已经足够戏剧。



《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最近火爆朋友圈,各个媒体平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层出不穷,有人说这部片显示了印度女性的真实地位,也有人说这部片简直是直男癌的宣传片。由此看来,《摔跤吧,爸爸》不单是好评如潮,也有非议,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意义所在吧,让观影者有讨论、有思考,这就是一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这部电影的主要反映的是女权,也反映出“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道理。


《摔跤吧!爸爸》由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主演,阿米尔·汗饰演了一位获得过全国摔跤冠军却因摔跤赚不到钱而放弃运动生涯的人,名叫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辛格婚后期待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摔跤事业,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辛格的四个孩子都是女孩,这也使他成为了全村人的笑柄,但这并不是最让人难过的,没有人可以继承辛格的摔跤事业才是让辛格郁郁寡欢的真正原因,伴随着四女儿的诞生,辛格收起了自己所有的奖牌和得奖照片。


如果故事如此发展,当然没有什么意思,随着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辛格发现了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芭比塔的摔跤潜质。辛格不顾爱人的反对和全村人的嘲笑,近乎严苛的带着两个女儿学习摔跤。因为女儿的反抗,还减掉了女儿的长发,让女儿脱了裙子换上短衣短裤,在印度这个开挂的国家,这简直是让姑娘奔着被人嘲笑去的啊!好在印度男女严重不平等,所以两个女儿没有办法,只能服从至高无上的爸爸的命令,因为她们的妈妈说什么也没有用。就这样两个女孩儿从抵触摔跤,到走上全国冠军,摔跤之路走的越来越顺利了……


吉塔在成为全国冠军之后去了国家队,不能再和自己的爸爸学习了,吉塔走进了一个新世界,慢慢又回到那个有少女心的小女孩儿了,吉塔开始自我膨胀、质疑父亲、不听劝说,结果当然是在赛场上吃亏了。那个被进了国家队的姐姐质疑的芭比塔也成为了全国冠军,当然她没有像她姐姐一样,吉塔成了芭比塔的前车之鉴。吉塔从每场的冠军比赛都有父亲的指导,再到最后独立完成比赛为国争光的过程,其实吉塔也是完成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有人说这是暗示女性的独立,愚钝如我,看后才恍然大悟,一直以为是这是吉塔自己的个人成长。


在我个人看来,这部立意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的电影,提高女性权利和教育子女一样都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的事情,且任重道远。常听人说,培养一位绅士需要三代,辛格培养了两位冠军摔跤手女儿花了半生,顶着女性地位低、家庭负担大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压力。这部影片直白的说出了印度很多社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这部电影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


教育孩子是一生的事情,父母要教会孩子成长,也要教会孩子独立;女性地位的提高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不单是要提高女孩读书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尊重女性,这才是重点。



印度电影的优秀享誉世界,每一部都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它既没有好莱坞大片靠精彩的场面特效或动作吸引观众,也没有驰名世界的影帝或艳星拉动票房。只是纯粹靠情节的引人入胜、细节的精致刻画以及浓厚的印度民族风情冲击观众的感官和灵魂,这是印度电影的最大优点,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点!《摔跤吧!爸爸》就充分彰显了这一点。




“所有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而只有冠军才能让人铭记。”———《摔跤吧!爸爸》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一个拥有这么庞大人口数的印度为何奥运会成绩会如此不堪?六届奥运会仅三块奖牌,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但现在《摔跤吧,爸爸》给了我们答案:印度奥运成绩如此之渣,是因为国家体制问题,而并非没有人才。大量的体育人才慢慢被印度高层的不重视、资金短缺、性别歧视所埋没,如果不是吉塔姐妹穿破层层阻力,给如此大国赢得了来之不易的金牌,又通过一部半记实电影让世人相信印度体育人才的实力,否则印度奥运弱国的印象会深刻地被印刻在全世界全民族的心里。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印度电影真的是励志,而且人性的弱点真是都尽显无遗啊。



事实上,《摔跤吧,爸爸》除了展现运动员不为人知的艰辛奋斗、虎父无犬女的奇迹,更是呼吁全世界尊重女性、迈向真正的文明。
这部电影恰好触及了一个灰色地带,大家争论的高潮就在于父亲强迫女儿继承梦想是否正确。父亲的行为的确是带着一些实现梦想的私心,也可以说是带有父权、男权至上诸类特点,但是在印度这样一个种姓制度森严、女性地位低下,童婚率极高的社会背景前提下,这样跨越大环境背景的价值判断真的成立吗?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更不要说要做摔跤手。其实不光是摔跤,在印度女性在绝大部分方面都无法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她们很多人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她们必须年纪轻轻就听从父母的命令嫁给不爱的人沦为生育的工具,她们遭受强奸却得不到帮助,她们捍卫自己的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要被周围的人看低和攻击。因此,辛格的行径遭到了全村人的指责,一系列的起伏跌宕后,女儿们成功进入了英联邦摔跤比赛。“你的对手不仅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决赛之前,马哈维亚对吉塔的一番话,揭示了影片意欲传达的主旨。



金牌和胜利不仅仅意味着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女性打破固有的性别认知,去赢得尊重与发言权的必要手段,这是独属于印度本土的“女权电影”。


13816252427《摔跤吧,爸爸》简要的影视鉴赏
牧月杨答:”在这几点上,《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都满足了要求,电影在情节设置上几乎布满了冲突点,让观众集中注意力,为了凸显主题,影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为主人公的摔跤梦增添了重重阻力。其叙事上紧凑不拖沓,有利于让观众体会到故事的真实而产生共鸣。这部影片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以父亲想要女儿成为一名摔跤手为印度赢取世界金牌并...

13816252427你怎么评价电影《摔跤吧!爸爸》?
牧月杨答:《摔跤吧!爸爸》不仅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在电影技艺方面,也是非常高超和一流的。 清晰流畅的叙事。印度电影一般都很长,国内上映的是删减过后的版本,都已经超过两个小时。但《摔跤吧!爸爸》并没有很多印度电影给人的冗长感。从头到尾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拿准了一部体育题材的励志片的所有节奏,不但让观众...

13816252427如何评价摔跤吧爸爸?能不能用专业的角度分析作品?
牧月杨答:《摔跤吧!爸爸》属于看了开头基本就能猜到结尾的类型片,但演员演技在线、故事细节到位、情感真实动人。而且该电影之于印度女性乃至全世界女性的极具现实意义。用专业的角度来看电影在剧作上用心良苦,安排了一场女儿们在同学婚礼上的觉醒仪式,一场大女儿打败父亲的“弑父”仪式,最终大女儿拿金牌的比赛...

13816252427对于阿米尔·汗主演电影《摔跤吧,爸爸!》(Dangal)应该如何评价?
牧月杨答:《摔跤吧,爸爸》连续给我投了几个催泪弹,影片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普通到卓越的必经之路。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讲到印度女性的地位很低,刚好与影片最后部分呼应:拿到银牌,别人很快就会忘了你,只有拿到金牌,你才会被别人永远地记住,你才会成为一个榜样,只有你做了第一,印度的女性才能看到...

13816252427《摔跤吧!爸爸》专业影评
牧月杨答:《论语》中的这段话可以用作对今天中国电影的评论。中国电影要么显得粗鄙,要么显得浮夸。这里边有文采不够的问题,也有质朴欠缺的问题。而《摔跤吧!爸爸》则是一部文质彬彬的电影。它平实质朴,充满君子之风。反观中国电影,流氓气和铜臭气太足了。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文质彬彬的电影。;

13816252427你对《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有什么样的感受与体会?
牧月杨答: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励志片,一部超越无数鸡汤电影的电影。而这样的鸡汤喝着让人甘之如饴,美妙无穷。主角是一个国家级别的摔跤手,这方面的天赋在他年幼时期就已经显露了出了,但是天妒良才。让他生活在一个出生都极为艰难的家庭环境里。站到他父亲的角度来看,摔跤是不能当饭吃的,只有...

13816252427怎么评价《摔跤吧,爸爸》?
牧月杨答:1、主演的演技到位:阿米尔汗这位演员的经历,就不再赘述了。而在这部电影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实感。男主饰演的摔跤手爸爸,为了增加真实感,阿米尔汗苦练摔跤,而且增加体重,拒绝使用人工的脂肪。这一点让很多演员们都自愧不如吧。由于该片涉及到很多摔跤领域的专业技术,他又苦练摔跤,动作、角度...

13816252427如何评价《摔跤吧爸爸》?
牧月杨答:《摔跤吧!爸爸》可以说是近年来从印度引入中国的最受欢迎也最成功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非常正能量,从父爱、励志和信念等正面角度入手,再加上印度天王级影星阿米尔-汗的倾力出演,造就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电影虽然通篇基于印度男权主义,或多或少与我们的价值观有所出入,但总的来说,电影的...

13816252427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看哭了很多人,如何以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
牧月杨答:《摔跤吧!爸爸》是2016年的印度电影,于2017年在中国上映。上映后口碑如潮,赢得广泛好评,空降豆瓣TOP50,评分9.0。而这样一部电影,剧情却简单到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位父亲训练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运动员,为国家争得金牌。那它的闪光点,究竟在哪里呢?剧情:因为真实所以动人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13816252427《摔跤吧,爸爸》为什么好看(摔跤吧,爸爸)影评
牧月杨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毛巾控(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20907/ 印度男神阿米尔•汗向来以敬业,作品优秀,关心印度社会,支持印度改革而著称,新片《摔跤吧,爸爸》(此片名的翻译者心里是怎么想的?)下午看完,感动之余,刷豆瓣影评,真是令人...


(编辑:花钩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