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的得地的用法,小学生如何区别,简明扼要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小学生怎样教育?

胡小闹日记的作者乐多多说:孩子成绩差,有很多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比如课下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等。但多多认为,这些方法能否起到最佳的效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孩子是否喜欢学习?是否在主动自发地学习?
以下是多多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到您。
1.与其训斥孩子,不如帮助孩子。
孩子成绩不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如果因为成绩使亲子关系受到影响,是很难弥补的。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战友,不是敌人,大骂、监督、逼迫孩子不如给孩子适当的帮助。
当孩子遇到学习的困难或困惑时,家长可以先帮他们寻找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有方法可依,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去进步是最重要的。掌握方法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战胜困难、成绩进步的乐趣,能帮助他们越来越喜欢学习。
比如,家长朋友,当老师反映你的孩子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时,你会怎么做呢?
批评孩子?惩罚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并不是故意的,而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认真听课。这时就不如帮孩子找找方法。
例如,上课时尽量看着老师,与老师用眼神进行交流;将书桌上与此堂课无关的物品都收起来,以防分散注意力……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 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如果孩子觉得学习太枯燥,也需要家长朋友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真的很枯燥吗?当然不是!只要家长稍稍用一点心,学习就可以变得不一样,甚至可以像玩耍一样有意思。
多多特别认同这样一种观念:同一个班级孩子的竞争,其实就是家长用心程度的竞争。家长花费的心思多、付出的行动多,孩子自然会更优秀。

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融入娱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1、的
“的”一般在名词的后面,有这个字出现,通常是形容词(形容词修饰名词)
例:可爱的女儿,美丽的老师,灿烂的笑脸,你的书。
2、得
“得”一般在动词后面,有这个字出现,通常是形容一种状态
例:小明写字写得手疼,心疼得直掉眼泪,妈妈累得直气喘吁吁。
3、地
“地”一般也在名词后面,有这个字出现,通常是副词(副词修饰动词)
例:小明考试偷偷的看书,眼泪偷偷地流在面颊上,雨水无情地打在妈妈的脸上。

  1. 的: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


  3. 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扩展资料:

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

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地有两个读音:dì、de。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得(dé ,děi ,de),汉字,是会意字,左右结构。金文字形,左边是“彳”,右边是“贝”(财货)加“手”,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

参考链接:百度汉语——的 百度汉语——得 百度汉语——地



“的、地、得”用法分析: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

扩展资料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的得地的用法区别:

一、“的“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二、“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三、“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喊;瘦得皮包骨;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扩展资料:

的得地,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左边双人就是得,得字站在副词前;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的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用在定语的后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时间里,中学课本中曾将这三个词的用法统一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对它们的用法含混不清进而乱用一通的现象。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13986375348的地得的区分是什么?
甘味友答:“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

13986375348写作文的和地怎么区分
甘味友答:(一)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

13986375348怎样学好语文??
甘味友答: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不是...

13986375348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养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良好的习惯...
甘味友答:第一包括: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应该有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放弃。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

13986375348怎样学好语文?
甘味友答: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

13986375348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使用数学教学语言
甘味友答:具体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

13986375348《三国志》:行文简明,用简洁的笔墨,写传神的人物,你怎么看呢?_百度知 ...
甘味友答:而“竹林七贤”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阮籍,则因为善于谨慎避祸,善妥协,当上了步兵校尉,活得比嵇康自在多了。陈寿当时的处境也是很不轻松的,他也处于各种复杂关系之中,乱世刚过,晋王朝对外尚没有能彻底消除敌对军事力量,对内,政治派系矛盾异常复杂,处于复杂政治旋涡中的文人,稍不小心便会...

13986375348小学生写说明文怎么写
甘味友答: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

1398637534813套爆款桥梁书评测!培养4~8岁孩子阅读,选对书比啥都管用
甘味友答:因此,桥梁书特别 适合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使用, 年龄段在4-8岁区间。 桥梁书的画风是很多元的,形式也不唯一。所以有不少朋友经常会分不清楚、桥梁书和分级阅读之间的区别,我打个直观的比喻,来 帮助大家理解桥梁书。 分级阅读丛书可以说是正餐,而桥梁书是饭后甜点 。正餐是为了吃得饱、吃得科学...


(编辑:富急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