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屈原投江的看法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对屈原投江的看法

简单摘录,详细请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htm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回答者: hjfhhq - 进士出身 九级 9-17 13:18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利用楚国方言创立出新体诗歌——楚辞。毫无疑问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反应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但是对其投汨罗江自杀却褒贬不一,主要有一下两种观点:

1、赞扬屈原投江的大无畏精神:
(1)屈原投江时期楚国矛盾重重,屈原投江其实是对楚国,国内的奸臣小人的无声指控;
(2)屈原投江,有利于促进楚国国内的民族觉醒,因此是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3)屈原投江,也是不甘与奸臣小人同流合污,是独善其身的表象。

2、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的表象:
(1)屈原投江时期,虽然楚国矛盾重重但是还没有亡国。如果屈原能够因势利导楚顷襄王,不是态度过于强硬。也许能够挽救楚国衰败的局面;
(2)认为屈原这一时期的投江行为,主要还是因为楚顷襄王罢其官职、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因此是接受不了这一打击的表象。
3、我认为,不管怎么评价,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不能否定的。其投江虽然有消极避世的寓意,但是其不畏生死,为国为民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的。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利用楚国方言创立出新体诗歌——楚辞。毫无疑问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反应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但是对其投汨罗江自杀却褒贬不一,主要有一下两种观点:

1、赞扬屈原投江的大无畏精神:

(1)屈原投江时期楚国矛盾重重,屈原投江其实是对楚国,国内的奸臣小人的无声指控;

(2)屈原投江,有利于促进楚国国内的民族觉醒,因此是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3)屈原投江,也是不甘与奸臣小人同流合污,是独善其身的表象。

2、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的表象:

(1)屈原投江时期,虽然楚国矛盾重重但是还没有亡国。如果屈原能够因势利导楚顷襄王,不是态度过于强硬。也许能够挽救楚国衰败的局面;

(2)认为屈原这一时期的投江行为,主要还是因为楚顷襄王罢其官职、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因此是接受不了这一打击的表象。

3、我认为,不管怎么评价,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不能否定的。其投江虽然有消极避世的寓意,但是其不畏生死,为国为民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的。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永垂史册。但是对于他投江而死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则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将生命与信念的光辉和伟大展现给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灵魂:他用他的死告诉世人,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热浪。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传家,思想家陈天华或许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刺向清政府的两刃利剑,而他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迫害,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愤然投湖自杀,这是对文革动乱的抗争,是对‘文革”的控诉,他们和屈原—样,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要奋发,要觉醒。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死的价值所在。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文天祥虽死犹生,丹心照汉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鉴;更有于谦,千锤万凿,清白人间。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无能的表现。屈原之死是一种力量,一种发奋的力量,它如长夜中划空而过的流星,闪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辉。我说,屈原之死,价值永恒,价值无限。虽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为了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续生命的音响和光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峰,绝妙的音乐、多是悲壮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却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留迹于大地之间,本应该有惊人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佰剑于长城的秦皇汉武,在史册中群视千秋。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
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
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
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都是属于华夏中国,那后世效忠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

回来看看 屈原离骚之所以成为后世的榜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爱国投江的影响使人们衍生的了解并爱好,其实同时代的宋玉等人写的也很好,为什么就比屈原名气小呢?政治跟文学结合起来了啊,同理还有文天祥。还有一个就是气质问题了,屈原爱国,所以写成离骚,如果他不爱国,或者说不爱的那么强烈,不去投江,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话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灭亡的最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较强硬,现在的楚地有人说土话“不知周”(不知道有周朝,因为楚王问鼎中原的典故),大概那时候流传下的。我觉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个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灭的也那么快(项羽是楚将后裔,陈胜是打着张楚旗号起义的),败也由楚。

屈原是否该死?
此问好似多余,但我愚钝,总想一问。司马公在《屈原列传》中已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明于辞令”。可见屈原是个聪明入,准确地说应该是个“旷世奇才”。正因如此,上宫大夫“心害其能”而使杯王“怒而疏屈平”,这也是他第一次被流放的原因。怀王因未听屈原忠告而信子兰之言,轻入虎狼之国,以致客死异乡。屈原如实揭露,激怒令尹子兰,“卒使广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此等政治阴谋岂能随意揭露,这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的原因。这一次的流放使屈原“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的幻想,彻底破灭,又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由是观之,聪明而又才能超群的屈原是死在嫉妒与不为人所用上,他是不该死的。
那屈原又为何死了呢?
经常裁纸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常识,裁纸是不能用特别锋利的刀的,因为它喜欢“自作主张”而把纸裁坏,所以,裁纸最好用钝一点的刀,因为它容易控制。
屈原就是那把裁纸的快刀。他太聪明了,以致多方招人嫉妒而被无端放逐。但这仍是他死的表面原因,“裁纸者”不用他这把“快刀”才是他死的根本原因。
卿卿薄命竟因不为人所用而亡。难怪钟子期死了伯牙竟绝弦破琴,终不再鼓。
屈原死得是否有价值?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所以有伯牙绝琴,所以有荆轲刺秦王,所以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而致疯的秦国宫女。屈原仅因政见无人采纳,才华无人欣赏而抱石投河显然大可不必。看来,爱国是真,盲目忠君亦是真。
涉江》中屈原一再强调“余幼好此奇服今,年既老而不衰”。以前我一直认为这是屈原的执着,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那就是固执,甚至是顽固不化。为知己者死,为悦己者容是否正确暂且不论,屈原实本是为不知己者死,为不悦己者容,这就死得更没有价值了。
屈原能否不死?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屈原自杀太不应该了,也太不值得了。大道理上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岂可随意毁之。小道理上说,生命是自己的,不能为别人而活着。抬高一个层次说,你有文化,你有才能,应该为人民造福,怎能仅仅去应酬一个怀王呢?况且怀王又是一个无能之君。
从古人的角度看他也可以不死。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根“木头”,这是一根枯木。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劝他:“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可以到九州去转转,放开眼光,你就会发现比楚王高明的国君有很多,何必井底之蛙,单恋这一口井呢?
司马迁也在他的《屈原列传》中借渔父之口开导过屈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作为一个圣人,应该目光远大,不应拘泥于眼前的一事一物,更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屈原死不能复生。假设司马迁、贾谊早点出世,与渔父一起去开导那个固执的屈原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国家的衰败,确实是每一个人都值得关注的事。可是楚王的昏庸,奸臣专权。即使他再怎么尽心尽力也得不到朝廷的重视,这值得吗!!!就因为这些,就投江自刎,放弃生命等于放弃了一切。既然得不到重视为何还要为他卖命?!不如顺从时代发展的潮流,谋得一官半职,娶妻生子,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管他世道如何!!不被批判,不被否认,更不会被驱逐。哪怕楚国灭亡,再扶助新的天子,效忠于他。他生命的价值不应只是如此而已。


17220531705对于屈原的抛石沉江,你有什么看法?提示:屈原究竟为何而死?这种死有没...
敖帖耐答:不久又下沅江,人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6岁左右。此后,楚国日衰,于前223年,为秦所灭。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他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

17220531705对屈原投江的看法是什么???
敖帖耐答:(2)屈原投江,有利于促进楚国国内的民族觉醒,因此是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3)屈原投江,也是不甘与奸臣小人同流合污,是独善其身的表象。2、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的表象:(1)屈原投江时期,虽然楚国矛盾重重但是还没有亡国。如果屈原能够因势利导楚顷襄王,不是态度过于强硬。也许能够挽救楚...

17220531705如何看待屈原投江这问题
敖帖耐答: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17220531705屈原投江自杀的看法300字
敖帖耐答: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具有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至在受到奸佞的诽谤,遭到楚国国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之时,都没有削弱他的爱国之情,反而使他的爱国之焰燃得更烈了。促使他愤怒而无奈地投入了汨罗江,这是何等的坚贞,何等的悲壮啊!但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我觉得屈原投江是大...

17220531705你对屈原选择投江的看法?
敖帖耐答:屈原投江的意义有多大?我认为:很不值得,1、还是暂时委曲求全以图谋日后东山再起更有价值。2、或者寻求他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3、要不然带上老婆、儿子、姑娘过隐居的生活,岂不快哉。

17220531705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吗,理由是?如果不赞成,你认为他该做些什么
敖帖耐答:以大局看,是不值得,三闾大夫投河报国忠心是可鉴,可是为了如此庸君这般,那真是糟践了他,他生为报国,可是他在楚国时已对楚国上下,楚国君王尽心效力,变法等,是楚国弃了他,负了他,他如此忠心就显得愚忠,而且,俗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若当初未逞一时忿然,而是尚留于世,以他的...

17220531705屈原算是时代的孤勇者吗?如何看待屈原投江的举动?
敖帖耐答:屈原投江期间,楚国内部矛盾重重。屈原投江实际上是对楚国奸臣贼子的无声控诉。有利于促进楚国的民族觉醒,所以是大无畏的爱国精神;也不愿意和奸臣小人勾结,是独立的样子。批评屈原投江是避世的被动表象:屈原投江期间,楚国虽然矛盾重重,但还没有亡国。如果屈原能引导楚王香清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他就不...

17220531705怎样评价屈原投江?
敖帖耐答: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17220531705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请有新颖观点和想法的人进来谈一谈嘛。。。_百 ...
敖帖耐答:我认为他自杀时为了获得新生,有人说过无限的死就是无限的生。面多现实的无奈和世界的不容,他是孤身一人,为了追求自己的高度,追求尘世不认同的幸福,真正的做一回自己,选择死亡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川端康成的自杀,海子的自杀。

17220531705你如何理解屈原投汨罗江殉国这一壮举?
敖帖耐答:谁也说不清楚屈原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投江的, 上面的两种说法也都只是后人的猜测。 但是, 不管怎样,屈原的爱国精神, 还有他写下的那些优秀的诗篇, 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民间故事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 有一天夜里, 屈原故乡的人都做了相同的梦,梦见屈原回来了, 衣冠整齐, 和生前一样。


(编辑:鲁步光)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