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殊简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文殊寺的简介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祁丰区文殊寺建于北魏时期,是远近闻名的古刹。距嘉峪关市26公里、酒泉市25公里、玉门市60公里、张掖市200公里、敦煌市400公里、肃北县500公里,交通方便。文殊寺藏庙为东纳藏族各部崇奉和供养的藏传佛教寺院。康乐寺有900多年的历史,为康巴地区三大鼻祖寺院之一的宁玛派(俗称红教)寺院。辖13个分寺,共计僧人3千多名。索拉活佛已“转世”至第十七世,为中国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悠久,“转世”最多的“转世”活佛系之一,也是法位最高的活佛之一。索拉丹贝尼玛活佛于藏历十六绕迥的水虎年(1963,1)12月15日9时许,降生于青海省兴海县唐乃亥草原才科家。当他出生时天空中出现彩虹等祥瑞迹象。不久,当地寻访、认定“转世灵童”的专家格秀阿柔等上师认为他是“转世灵童”。接着通过一系列程序进一步认定,由青海省佛协副主席格日嘉赛及法王晋美彭次格、大法师郎知尼玛确认为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康乐寺格日扎西尼玛十七世“转世灵童”。于藏历十六绕迥的土猴年10月25日被迎请到康乐寺(全称阿交康乐赤钦宝苑昌隆寺)举行隆重的坐床典礼,登“坐无畏狮子宝座,接受了一切法主者之权”。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坐床”的第二年寺院停法,使他逼迫停止修习,回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经和上学等。80年代初被招回原康乐寺,重新受具足戒,接受经师们的指点和传承,系统的修习佛法,毕业于甘孜拉卜朗寺“五明”佛学院,在此期间选修藏医,取得拉萨藏医学院函授大学毕业证书。同时就修于甘孜大圆满寺院,授受大圆满“早沁”戒,受到密宗真传。自90年代初开始长达8年的时间以一个持律者的身份,背起包裹,口诵“真言”,心作观想,云游求法走遍青藏雪域高原,柴达木盆地,祁连山朝觐佛地,祭拜山神,走串天葬台324个,修圣泉540个,弹洞持修近百次。期间,桑耶寺神山莲花生大师曾修行过的“对镜泉”禅修3个月,柴达木盆地诺颜洪萨闭关一年零七个月,蔡汗陶鲁盖寺闭关通诵《甘孜尔》,青海湖湖心禅定修泉一个月,持诵“鲁布井”,徒步环行青海湖等湖泊。总之,索拉丹贝尼玛活佛经过20多年的认真修习和云游求法修通“空心”见地。“尼玛”皇冠的答辩大法会。索拉丹贝尼玛活佛夺得“尼玛”桂冠。康乐寺举行“殊胜化身丹贝尼玛活佛被授于佛教众生贤无畏之法座局迷旁著”升座十三宝最高“金赤”(法座)仪式,正式成为索拉活佛等十七世喇嘛。喇嘛意为至高无尚,为本系最高导师和传法师。据传,唐武宗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日本高僧慧萼带着他在五台山敬请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像,乘船回国,当船行至浙江普陀山东南新罗礁时,被水面上突然出现的数百朵铁莲花围着,慧萼领悟,是观世音菩萨不肯离开中国到日本,立即祈祷应允:建“不肯去观音院”,铁莲花迎面退去。慧萼带观音菩萨像,途经石人山,曾在文殊寺小憩。后人为纪念不肯去观音,建庵普陀寺即今日文殊寺。寺中五株千年古老银杏树,枝繁叶茂,人称活化石。浓阴庇护下的文殊寺,占地十余亩,寺内现存的两块石刻《碑记》所载,该寺建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间,曾历经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弘治丁巳年(公元1498年)、万历辛卯年(公元1591年)及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等数次大修,可见当时规模之大,香火之旺。文殊寺坐落于白云深处,四周群峰竞秀,寺前一泓碧水长流,茂林修竹环绕,飞瀑流泉相伴,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聚幽雅清新为一身,是石人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寺由正殿、过殿、偏殿组成,传说文殊圣母授徒释迦牟尼、弥勒、达摩于此并福荫当地而得名,香火盛极一时。但真正使文殊寺闻名遐迩的,却是寺内的5棵参天古银杏。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雌雄异株,生命力极强,有生物界“活化石”之称。文殊寺的银杏树系三雌两雄,树龄约在千年以上,树高均在25—40米之间,它们各个枝干挺拔,绿叶婆娑,如撑开巨大的绿伞,罩下满地浓荫。雪压枝头,一片玉树琼花,为古朴的寺庙增添了一线风景。之后,又伴随寺中的观世音度过千年悲喜交加的时光,长成拨地参天的身姿。这几棵大树,最低者35米。其中,最大的一棵树冠高达43米,胸围6.85米,需几个人手拉手方可环抱,这已经叫人称奇了,然而尤其让人惊奇的是,胸部有一10厘米的洞口,透过它能清楚地看到树干内被锯掉过一块长1.7、宽0.8米木板的空隙,下部留有用手掰掉过的锯茬仍历历在目。一棵囫囵树干,中间怎能取出一块大木板呢?据说,这是鲁班的神功所为。而最小的一棵,树围也在5米以上。整个银杏群虬枝盘错,枝叶相连,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整日云横雾罩,蔚为壮观。

文殊老母是文殊菩萨的别称,文殊菩萨,梵名Maju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生于公元前6世纪时古印度舍卫国(今尼泊尔奥都附近)多罗聚落,族姓婆罗门,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落地能言,犹如天上的童子。生来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不同凡俗,于佛相同。他从释迦牟尼“出家学道”后,就随其四处游化,弘扬大乘佛法。
《华严经》说,文殊师利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主司般若智慧;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主司一切三昧,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双修、能所相融。文殊般若自在,普贤三昧自在,二圣相合,表示释迦牟尼的法身——毗卢遮那佛。
总的来说,文殊老母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是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文殊师利,或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
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寻于佛所出家。

(见文殊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经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曰平等,佛号龙种上如来,即文殊是。
央掘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文殊是。
而悲华经言,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触,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等。一生菩萨,充满其中。佛即号为文殊师利。
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观佛三昧海经言,时世尊为诸大众,说观佛三昧已,文殊菩萨复告大众言,过去宝威德如来时,有长者子,名曰戒护。在母胎时,受三归依。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佛,安行徐步,足下生华,有大光明。见已欢喜,为佛作礼。礼已谛观,目不暂舍。一见佛已,即能除却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之罪。从是已后,恒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
是诸世尊,皆说如是观佛三昧。其后有百万佛出,皆同一字,名栴檀海。时彼童子,亲侍诸佛,闲无空缺,礼佛供养,合掌观佛。观佛功德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佛。从是已后,即得百万亿念佛三昧,得百万阿僧祇旋陀罗尼。既得此已,诸佛现前,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时彼童子受三归依,一礼佛故,谛观佛相,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时彼童子,岂异人乎,即我身是。佛告阿难,汝持文殊师利语,遍告大众,及未来世众生,若能礼拜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观佛者,当知此人,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又文殊发愿经,与普贤行愿品末后偈略同。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夫文殊普贤,华严二圣,所陈行愿,说法度人,莫不以念佛为基,以净土为归。世有执华严薄净土者,当知所鉴焉。
--------<佛教人物传>

文殊  (菩萨)Man^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大辞典》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梵文 Mañjuśrī 的译音,又译作曼殊室利。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


19228618464殊组词有哪些殊组词简介
史怖路答:1、殊路[shūlù]:异途,不同的途径。2、曼殊[mànshū]解释:佛教菩萨名。即曼殊室利。满洲别称。也写作“满珠”、“曼珠”。3、散殊[sànshū]解释:各不相类;各有区别。4、殊姿shūzī解释:不同的姿态,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19228618464文殊菩萨文殊简介
史怖路答: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被誉为智慧的象征。在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中,他居首位,法名Mañjuśrī,意为“妙吉祥”。他的供养习俗是每日三柱香,每月十五、十八日祭祀时放在俱攞钵中。文殊菩萨代表着五种智慧,分别对应五台山的五个高峰:大圆镜智、妙观察智...

19228618464晏殊的简介
史怖路答:主要成就: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关于晏殊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一、晏殊的诗词 《破阵子》、《浣溪沙》、《蝶恋花》、《寓意》、《浣溪沙》、《清平乐》、《木兰花》、《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19228618464诗人苏曼殊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_百度...
史怖路答:诗人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

19228618464文殊菩萨简介
史怖路答: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

19228618464文殊菩萨简介资料,文殊菩萨是管什么的?文殊菩萨坐骑
史怖路答:我想文殊菩萨被称为智慧佛一定也和这个有关系。有关文殊菩萨的简介还有很多。文殊菩萨作为佛菩萨,有关文殊菩萨的许多日子都变成了佛教中的重大节日。像文殊菩萨的生日是四月初四,这天佛教信徒都会用各种方式来纪念文殊菩萨的生日。还有文殊菩萨出家的日子,是阴历十月二十日,这天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文殊...

19228618464文殊简介
史怖路答:文殊  (菩萨)Man^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

19228618464简介晏殊
史怖路答:• 晏殊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历任太常寺奉礼郎。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加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论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应天府。后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

19228618464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资料
史怖路答:1、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曾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2、苏曼殊一生...

19228618464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简介及作品
史怖路答:1、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曾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2、苏曼殊一生...


(编辑:元融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