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论学后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9

求赵绍琴伤寒论读后感
答:赵绍琴伤寒论读后感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

如何评价《伤寒论》?
答:《伤寒论》是中医由针灸为主问汤方治病为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医发展的奠基之作,群方之祖,后世方与伤寒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继承,取其义者,有发展,补其不足者。《伤寒论》为百病立法,以阴阳正邪消长,探百病之进退,以法统方,针对病情,灵活组合八法,统治天下之病,治病之条文,示例...

老中医李可先生谈伤寒心悟(一)
答:到少阴病阶段,一点真阳将亡,出进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生死关头,阳根将拔,破阴回阳,以挽生命。学伤寒论要由博返约。正如彭子指出的那样“伤寒之理路,只‘表里寒热’四字。即可贯串一百一十三方,合之不过三方(中气、营卫、脏腑)而已。否则一百一十三方竟成一百一十三个主脑,...

读《思考中医》有感
答:而《伤寒论》正是以这三阴三阳六经为辨证纲领 ,阐述外邪如何由表及里侵犯经络和脏腑,以及对应治疗之策。通过反复阅读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我大致理解了黄帝内经上所言“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在正常运转情况下,阳门也就...

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七)
答:《伤寒论》是一本兵火残余之书,不免有误,这里录一段林亿等人校书时的按语,说明这个问题。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无汗出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加葛根耳。”据《玉函经》记载,本方无麻黄较确切,汗出恶风不应当再用麻黄发汗。

我们为什么要学《伤寒论》?
答:因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要学习《伤寒论》而且,《伤寒论》一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

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二十八)
答:“冒心”是心跳得快要蹦出来的感觉,医师因此让病人咳一下,而病人不咳,这必定是两耳聋听不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重发汗虚导致的。“冒心”是重发汗损伤心阳致心阳虚,虚则喜按,故“手叉自冒心”。“两耳聋无所闻”是重发汗伤肾阳,而肾开窍于耳。心肾阳虚,故心跳、两耳聋无所闻。这是从...

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四十三)
答:    得了伤寒,出现发热是正常现象;按理讲伤寒的怕冷程度应该较高,但条文只是说微微怕冷,说明提供到太阳经的能量很充足,很快就要将寒邪排出去了。口渴程度很严重,说明机体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这是因为大量的体液被供给到体表,体内的体液出现了匮乏而导致的;也是阳明内腑—胃的机能...

《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上)
答:…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论》主要是讨论广义伤寒的」。在教材的规范作用下,这一论断似乎一时间成为定论。然结合与「伤寒」相关的历史文献,综合《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参以临床佐证,笔者认为仲景所论「伤寒」是指流行于东汉年间的一种特定传染病,因其主要出现在冬季...

结合《<伤寒论>序》,写一篇小论文,说说张仲景批评了当时的读书人和医生...
答: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 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 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 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 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 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 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

左泻劳19410587632:    伤寒论读后感怎么写300字 -
贾罗话:      : 作为中医圣经,且经当代名家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却存三处硬伤:1、未标注条文序号,不利检阅.如第99条在哪里,第45方是什么方,没有标注,怎么找?此乃严重之硬伤.2、错别字.如“谵语“被简化成”“讠严 语”,简化的字都打不出来.3、有的条文后又莫名其妙多出些文字.如212条后,多了“四.用前第二方”4、正文部分,字体字号没有必要区别.如药名与剂量,正文与校注没有区别开来.总之,好失望.

左泻劳19410587632:    中医学习心得 -
贾罗话:      : 把伤寒论背的滚瓜烂熟,把金匮翻得烂熟,把温病四大家的书籍都背下来,只是必须下的死功夫. 还有就是上临床

左泻劳19410587632:    怎样学好《伤寒论》? -
贾罗话:      : 怎样学习《伤寒论》,简单的说,要学好《伤寒论》,必须熟读、理解、运用.因为熟读是基础,理解是深化,运用是提高.所以,初学者应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左泻劳19410587632:    怎么学习伤寒杂病论最快,而且不容易忘,好记,本人是自学,中医爱好者! -
贾罗话:      :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未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可惜此书已失传.我们学的都是晋代太医王叔和收集此书佚文,整理成《伤寒论》.《伤寒论》主要的是辩证论治的思想.怎么学的快,以我之见,主要以外因和内因入手,抓住辩证论治的主脉络,展开系统性的学习,只要条理清晰,学起来就快,也不容易忘记了.但切忌断章取议,快而不全.一些有名的方剂,还是要理解透,死记在心中.本人才疏学浅,还勿望见笑.

左泻劳19410587632:    如何更好地阅读《伤寒杂病论》?
贾罗话:      :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医学著作,不同于《千金方》等.所以在阅读时,要更多地注重对内科病、外科病等病症的诊治.对六经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要深刻 领会: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论述六经传变过程中之征候、脉象等各阶段的审证、辨脉、论治的结果,给予遣方、用药等.

左泻劳19410587632:    谈如何学习《伤寒论》? -
贾罗话:      : l学好伤寒论要做到六个字:熟读、理解、运用. l(一)熟读是学好伤寒论的基础 l1、要求:反复读做到滚瓜烂熟,最好能横流倒背. l2、读什么:读提纲、主证、兼证、演变证、原文;指导原则及具有辨证意义的原文;重要煎服法等

左泻劳19410587632:    伤寒论 一天能背几条 -
贾罗话:      : 伤寒论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多,趁年轻多背些,但不是死背,要理解,当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理解背诵才能记得牢,才能融汇贯通,以后才能运用自如,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考个好成绩应付考试而背诵. 如果你是在校学生,趁有老师请教可以多背些,不懂的地方多与老师交流商讨,不要错过了.

左泻劳19410587632:    学习中医背下《伤寒论》的用处有哪些?
贾罗话:      : 背诵《伤寒论》,首先会对《伤寒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于张仲景的诊疗思想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前后联系,上下对比,对于每一个方剂,每一个鉴别都会特别清晰...

左泻劳19410587632:    如何学好伤寒论
贾罗话:      : 伤寒论为东汉张机所著 他在饱览群书以后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所以冒然就看伤寒杂病论可能一头雾水 学中医必读黄帝内经 难经 所以读过(反复研读)之后可以结合伤寒杂病论的注解书籍,例如黄元御的伤寒悬解来看 不过建议不要先看 这样会失去自己参悟的机会

左泻劳19410587632:    关于中医六经辩证和主证 -
贾罗话:      : 六经辨证乃仲景之辩证法, 修改完善等下 六经为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


相关链接: 伤寒论感悟与心得 |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 伤寒论读后感2000字 | 伤寒论心得800字 | 伤寒杂病论感想 |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 伤寒论序观后感 | 伤寒论学习心得1000字 | 《伤寒论》课后心得体会 | 伤寒论序的读后感 | 伤寒论总结图 | 伤寒杂病论摘抄与感悟 |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2000字 | 伤寒论心得体会1500字 | 学习伤寒论的心得 | 伤寒论论文3000字 |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 |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500字 | 伤寒解惑论读后感 |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伤寒论的体会 |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800字 | 伤寒论思政感悟 | 伤寒杂病论感悟 | 伤寒论精髓总结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