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藏经念了20年毫无感觉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1

为什么我念地藏经没感觉?
答:每个人根据业障轻重读经的状态都不同,素食不是好现象么,鼻子发酸,流泪,浑身冷热都是读经状态,后边的补充问题就是你没有仔细读经的缘故,经上说读经不做噩梦,你却听别人乱说呢。这部经非常好,无论对事业婚姻家庭都有好处,读经期间很多状况不必理会,也不必道听途说,读经时会有善神护法护持,根...

请教,为什么我念地藏经,啥感觉也没有
答:题主你好!念地藏经,地藏菩萨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的,信力越大,念得越精进,得助时感应越大。当然,你无所求,自然无所应,所求无益、所求认为有利却无益、所求不当、所求有害等等,菩萨也无所应的。题主你好,相信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冥冥之中,自会助你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平安安...

为什么我读地藏经从没有什么感觉
答:修行,重在修心。没有感觉,就是好的感觉之一,你做的功德,冥冥之中都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不会跑到别人那里去,修行也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纵使是积累了无量功德,也不要求感应,求感应也是一种贪着,内心放下,守持中道,不落入两边最好。 否则一有贪求,心就偏了,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我念地藏菩萨经时没什么感觉呢,我看网上有不少人有感觉的,是我...
答:原因有一下几点。你对照一下:1.用恭敬心。至诚心。清净心去念。2.念得时候不能求感应。如果边念边想感应,那你什么感应也不会有。3.净手。漱口。洁案。意净。端身正念。4.随文入观。没有其他杂念。一心诵经。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要求,感应自然现前。切记:念的时候不要求感应。怎么求也求不来的。

我读了地藏经怎么没有感应
答: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从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4.正确的...

我读地藏经为什么一点感应也没有?
答:”要明白为求感应而念经是错的,念经不一定要有感应。就像雨后有时会有彩虹,但不能因为没见到彩虹,就说没下雨。而且以后碰到感应一定不要管它,要明白自己在念经,不能因为有感应就分心,注意力就不在经上了,那是本末倒置。禅宗祖师讲“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净土宗讲老实念佛。要念经就...

读地藏经为什么没感觉
答:读经非要有感觉吗?在下想来问心无愧就好了。在下读《地藏经》也没有恐惧之感,诸佛菩萨普度众生,你我读经 求其加持解惑,难道非要心生畏惧才对?心无挂碍,何故偏寻恐怖之感?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为什么我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没有什么反应呢?
答:你念地藏经,他们也喜欢听呀,用心念还影响大一点,想赶走可以看看http://hi.baidu.com/chen363412438/blog/item/7cac05ddbdf71e1f4954033d.html 我大概也跟你一样,只要阴在身边,全身发麻,如果一上身,头就痛,赶走就没事了,只要他们走了,那感觉就没了,要是有新的来,感觉又来了 ...

我为什么念一、二十年的佛,都没有感应呢?
答:第二,是看你的方法是否正确。念佛,不仅仅是口念,而是口言、心意、身之行为的共同完成;念也不是背诵和声音的不断,还需要在心中的“念”,理解并且懂得佛所说法,而不是简单去背诵佛所说的言辞语句。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

有人问我它念了很长的地臧王菩萨,吃了七年的青菜,到现在发现好像没...
答:所以光心虔诚没用,还要修身修口,例如你说你念了地藏王菩萨很多年,可实际上你未必念过一天,甚至一句,大德们念一句都相应,你念一句招人烦,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地藏王菩萨,你没有在三密上学习地藏王菩萨,无法与地藏王菩萨三密相应,光是嘴里念有什么用,都是无用功,任何通过念佛念咒达成的法门...

殷韩威19424518270:    地藏经怎么念才能有感应,我每天都持菩萨圣号,诵经六十多遍,没有得到感应 -
钟梁晶:      : 不要追求感应,有时候,没有感应是最好的感应,若太执着追求感应,容易被邪魔所恼.应该自净其意,按照经书所说去如实奉行才是.不要问感应有没有,而要问自己发了大愿没有,慈悲没有,烦恼更少了没有,心更清净没有.

殷韩威19424518270:    为什么我念地藏经没感觉? -
钟梁晶:      : 每个人根据业障轻重读经的状态都不同,素食不是好现象么,鼻子发酸,流泪,浑身冷热都是读经状态,后边的补充问题就是你没有仔细读经的缘故,经上说读经不做噩梦,你却听别人乱说呢.这部经非常好,无论对事业婚姻家庭都有好处,读经期间很多状况不必理会,也不必道听途说,读经时会有善神护法护持,根本不会有任何危害,读完后别忘了回向自己的冤亲债主和历代宗亲,读段时间可以去放放生都对你有很大的好处,坚持读吧

殷韩威19424518270:    我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怎么什么感应都没有? -
钟梁晶:      : 我一步一步来回答你的问题 : 1. 其实念经要有感应不是几天就可以的,也不是念几次就可以得到.你才念一次,根本就不会得到任何感应,感应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而且你一心只想得到感应,这反而造成一种障碍.你不需要一心想要感应,...

殷韩威19424518270:    经常晚上10点多念《地藏经》,但我什么感应都没,而且好似没啥效果 -
钟梁晶:      : 不用顶礼,现在找谁顶礼去啊,顶足礼是古印度才有的,吻佛的脚,那是古礼,现代不需要可以念的,感觉郁闷,说明你的业障不轻呢,可以听下这个,看看是不是,就是这个经里的咒,如果很重,会有反应的这个咒是灭一切业障的,非常殊胜.消完了业,再念地藏经,估计就有感应了.没感应正是因为业障太厚了,象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的电灯泡,发不出光.

殷韩威19424518270:    我念地藏经20多天了,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也没有一点感应,我就是想求服装店里生意好点起来 -
钟梁晶:      : 有求必应,心诚则灵,加上自己的 财命,才能日进斗金.您是带著贪心去读诵地藏经,这样当然没有感应,又怎麽可能让店铺兴旺.要想兴旺发达,就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应该虔诚修行,再加上读诵地藏经,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请您再读一读“了凡四训”,你就明白命运是怎麽改变的.阿弥陀佛仅供参考.

殷韩威19424518270:    我妈妈念地藏菩萨圣号,却觉得很累很没有精神 -
钟梁晶:      : 称念菩萨名号之后一定要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以及冤亲债主.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杀生,不杀生放生尽量吃素.果报是健康.念一万遍应该需要很长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不要集中称念.注意休息. 称念的时候要注意呼吸.同时加强营养:多吃豆制品 奶制品 糖类 这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是力量的来源.http://www.baidu.com/s?wd=%B5%D8%B2%D8%C6%D0%C8%F8%D6%CE%B2%A1 地藏菩萨治病的事迹,可以借鉴.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有效果.南无地藏菩萨 祝福你!

殷韩威19424518270:    念地藏经不头晕不恶心好吗 -
钟梁晶:      : 1、这个好!随喜赞叹!2、说明你根本缘好,基本没什么冤亲债主.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3、如果冤亲债主多,反应就会多.因为冤亲债主怕他成佛了,没处讨债.4、所以你这个情况,非常好!你善根深厚!愿你早日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殷韩威19424518270:    为什么我都地藏经发困,都第50部了,而且越读越找不到感觉,越来越快,读的老错字 -
钟梁晶:      : 暂时放一下,去拜一拜佛,然后再读.诵的时候要有恭敬心,如果觉得自己可以的话,建议跪在佛像前诵. 诵经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请坚持!

殷韩威19424518270:    读地藏经为什么没有反应 -
钟梁晶:      : 个体有差异,业障的情况也不一样,有些人读一遍就有大反应,有些人则需要很久,但无论如何,都有大裨益,建议读下去!随喜赞叹师兄!

殷韩威19424518270:    求教高人,为什么诵读了《地藏经》会不舒服 -
钟梁晶:      : 因为念地藏经,以前无数生的堕落在恶道里的冤亲债主、亲人朋友都会来听,你念7遍,他们就能得到1遍的利益.当他们来的时候,会在无意间把不良的信息带给你,而且你自己的业障也会爆发,所以你要出现不舒服的情况.赶紧多念,念到一定遍数以后,他们就会得到超度,越来越少,他们得超度,你得功德,两全其美.这种事情,很多念地藏经的人都有体会.我本人刚开始念的时候,也是多次出现不舒服,后来念的多了,就没有了.就算不为了超度他们,至少也能消自己的业障,所以不要停止,继续念.


相关链接: 抑郁症是犯了什么业障 | 诵地藏经500遍离婚了 | 地藏经对孩子的危害 | 念心经治好了孩子的抑郁症 | 女人读地藏经禁忌 | 地藏经有多可怕 | 在家播放地藏经5年了 | 地藏经必须一天一遍吗 | 女人地藏经的危害 | 心经为何晚上10点后不能念 | 鬼最怕的两部佛经 | 《地藏经》全文原文 | 不要随便在家抄经 | 念地藏经对儿女的福报 | 诵地藏经相貌大变 | 诵经后消业障的表现 | 为儿子学业祈福的回向 | 念地藏经治好了抑郁症 | 每天诵经最佳时间 | 地藏经十大神奇功德 | 三种人不宜念地藏经 | 念地藏经后疯了 | 家里越干净的人越容易发财 | 读地藏经的大忌 | 念地藏经3个月的感应500例 | 天眼看持地藏经的人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