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打坐入定最快的方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4

打禅坐的时候如何尽快入定?
答:4. 打禅坐时,不应期待奇妙的体验,而应保持简单的心态,不思善恶,持续坐禅。5. 打禅坐时,不要设定具体的目标或期望。放松身心,顺其自然,定境自会形成。6. 面对禅坐中的不适,要学会耐心坚持。7. 选择合适的所缘物对于入定至关重要。学佛者应以自性为所缘,这样的定境才是佛境界。8. ...

打坐入定最快的方法
答:1. 观察呼吸是进入禅定的快速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中区域及其两侧,清晰地觉察整个呼吸过程。2. 在呼吸时,将焦点置于人中两侧与鼻孔相对的部位,以此为观察呼吸的焦点。这被认为是进入禅定最快的方式。3. 起初,将注意力放在人中两侧,感受呼吸带来的冷热变化。随着呼吸,你会察觉到细微的热感,以及吸...

打坐入定的小技巧
答:打坐入定的方法如下:1、跏趺坐,佛教术语,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在诸坐法之中,以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答:4、挺胸。通常,我们所需要做的改善我们的打坐姿势是挺胸。这有助于把下背部向内拉,挺直脊柱。这个建议对我的帮助最大,因为我的下背部总是有点驼背。挺胸帮助我迈出了最后一步,保持脊椎挺直进行打坐。如果你在打坐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姿势有问题,通常挺胸就足够了。5、把你的手放在膝盖上。把你的手,...

打坐入定的方法与步骤
答:4. 入定前,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优秀的体质,否则无法进入定境。5. 我们通常所说的入定,严格来说只是一些短暂的宁静,并非真正的入定。真正的入定是个人消失融入整体,然后再从整体中出来,成为整体的信息。6. 入定实际上是与宇宙融为一体。出定后,带着整个宇宙的信息和能量。7. 把个人消失融入...

请问打禅坐的时候 如何尽快入定,心无杂念?
答:在打禅坐时,人们常常寻求快速进入心无杂念的定境。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不要对打坐结果抱有执着。最快进入定境的秘诀,在于不带任何目的性地进行打坐。自我意识往往是打坐入定的最大障碍。心灵越纯洁,越容易进入定境。当心灵纯洁度达到最高点,即使没有进入定...

如何打坐入定
答:每天修几座有许多分座的方法,可以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等,但这里我们考虑一天四座,即白天两座,夜间两座,这非常适合初修。大清早公鸡啼叫开始黎明一座, 直至天光大亮结束。之后下座休息直至气温变暖,期间可以供水多玛、白烟供、进行日常的本尊修诵等等。然后开始上午一座,直到中午太阳直照头顶...

如何打坐入定?
答: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上,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注意事项: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

如何打坐 怎样打坐入定
答: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在左腿上,反之亦可。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肩张,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2、手结定印于脐下,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头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后脑稍微向后收放,...

打坐怎样入定不去胡思乱想
答:打坐入定不去胡思乱想的方法:1、内观 闭上眼睛,假想用眼睛看着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自然影像。可以是腹部,肚脐,鼻尖,或者是双眉的中心,也可以是满月,初升的太阳,甚至是一些特殊的符号,比如瑜伽里的“om”符号。总之闭上眼睛假想我们的眼睛盯着某一点不曾离开。2、数息。可以通过数自己的呼吸来...

宫婵很18640646450:    如何能很快入定 有什么好的方法每次静坐都很快的入定 -
柏轮侨:      : 一般使用深呼吸和自己告诉自己安静安静.(会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的)..很快就可以了

宫婵很18640646450:    怎么打坐容易入静 -
柏轮侨:      : 一个人在打坐时能啥都不想,这个人的境界已经很高了,功夫已经很深了.一般的人尤其是刚学打坐的,要啥都不想地入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释迦牟尼说过:戒、定、慧.注意顺序是先戒而后能定.一个在人世间污染很深的人,满身的习气,无尽的执著,你要让他一下就能入定那只能是水中捞月,而且可以明确地说,各种所谓的求定方法都是枉然的. 所以你只管去坐,不要刻意求静,念头任其来去,来者不想,逝者不追,放下执著,改掉不良的习气,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做一个肯吃亏的好人,这样才能上层次,日久功深,功到自然成.

宫婵很18640646450:    请问打禅坐的时候 如何尽快入定,心无杂念? -
柏轮侨:      : 闭眼,大脑想着眼前一尺 的地方.精神高度集中.很快 ……

宫婵很18640646450:    可以躺着入定吗?怎么入? -
柏轮侨:      : 躺着是可以进入禅定的,功夫浅很容易睡着,功夫深可以;躺着入定,要把前三禅修完才可以: 1. 打坐的过程中,经常感受不到自身存在,只有呼吸、杂念存在,说明已入初禅; 2. 随着功夫的加深,杂念少了,呼吸减弱了,进一步不存在了,说明已进入二禅; 3. 再接下来,一点微细的念头也没有了,可知已进入三禅.躺着入定过程: 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即是进入定中了.

宫婵很18640646450:    如何入定最快 -
柏轮侨:      : 一、解答禅定方法最详细的是天台宗修习“止观”的经典.天台宗智者大师讲过四种修“止观”的法,也是在教入禅定,即《摩诃止观》、《禅波罗密门》、《六妙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禅定可分为八种.色界天有四种禅定,无色界天有四种禅定,常称为“四禅八定”.三、入禅定的方法:《六妙门》中介绍了入定的六个步骤,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宫婵很18640646450:    怎样入定?每天打坐一小时,可以不睡觉的那种……… -
柏轮侨:      : 初学者感觉盘腿痛或麻是正常情况,这时是因为坐姿腰不正确及不能放松双脚,加上初学者的腿筋比较僵硬,建议可先练跪坐,象日本人跪着坐(其实是由中国传入日本),每天四十分中,一周后大多都可盘腿. 这段时间,是初学者练好坐姿的时候,快的三个月.然后学习放松,一般不会那麽快会入定(看你的情况更加不是),更不要去追求什麽入定、境界等,这样会很容出岔差. 反正,腿痛就观察它的痛,学会去接受、放下(打坐的基本要诀). 坐姿差不多了,尽快找个师父带,不要上网问人,你这样会很容易出事的.

宫婵很18640646450:    请问打坐时怎样入定? -
柏轮侨:      : 入定的关键,在于不执着.你一心想静,反而静不下来.故有杂念生时,随他就生;杂念去时,就随他去.丹田是要守的,但也不可强守.入定非一日之功,急则不可得了.若一定要找个便捷的方法,便只有念口决了,如在打坐时随呼吸心中默念:呼、吸、静、松.或念六字真言也可

宫婵很18640646450:    如何打坐入定? -
柏轮侨:      : 入定完全是心的状态,和腿的如何摆放没有必然的关系.打坐主要是让心最快速的降伏住五盖.专注于所缘.打坐对于在什么时候没有要求,对于环境,地点以及相应的心态是有要求的,比如正在很生气的时候,很难打坐,会发现心和对应的目标之间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在乱糟糟吵闹的环境也很难打坐.有的地方环境很好,但是却发现怎么也不好进入状态,这种地方也不适合打坐. 双盘最稳定,单盘较稳定盘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每一座都要换一条腿在上这样避免会脊柱变弯,散盘最轻松,较稳定最容易.

宫婵很18640646450: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使人很快并轻易就进入很深的禅定中?
柏轮侨:      :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首先外见诸相不使你心动,如有心动,那是业牵攀缘,离相即为破相,实相无相.内不乱指内心无妄想分别执着,只有正念,所谓正念是自己本心所生无为法相,一切有为法均是败坏不安之相.怎样速入禅定呢,心不能急,安详自在,如果进入分别,禅会无影无踪,俗话说,无心是道,功夫是日积月累的,达到圆融无碍需要很长时间,要不断勤学参悟,禅宗是佛教修法中不易修的一种,禅门是无门之门,可一旦开悟了,妙有真空,其乐无穷,世间乐不可比.

宫婵很18640646450:    打坐入定的方法是什么 -
柏轮侨:      :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


相关链接: 静坐五年后的感觉 | 打坐冥想入门口诀 | 打坐治愈哪些疾病 | 打坐入静诀窍 | 早晨打坐的神奇功效 | 正确的打坐图 | 打坐为什么可以治百病 | 子时打坐叫夺命功 | 新手打坐图解 | 双盘打坐治愈百病 | 冥想的十句口诀 | 入定到底有多可怕 | 打坐后能马上小便吗 | 打坐收功八个动作 | 哪四种人不能打坐 | 打坐最忌讳的五件事 | 打坐出神通的前兆 | 打坐最佳时间神奇功效 | 坐禅入定的秘诀 | 打坐最佳时辰 | 身上有菩萨跟着的人 | 为什么晚上不建议打坐 | 打坐的十大禁忌 | 国家为什么禁止练气功 | 打坐入静的真正感觉 | 什么时候打坐最好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