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什么?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一个思想言论,如果认为是小小的事情,无所谓,滥慈悲,滥仁爱,往往误了大事。我们看孔子自己的作为就知道,他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辩,可以乱正。现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自私,因为少正卯思想、学问比他好,学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杀掉。这些论调,初听似乎很有趣,事实上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听他讲,当时被他诱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这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天下写歪文章的人,笔锋都很厉害,很吸引人,有煽动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引人,好东西写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对于正派的东西却写不出来,这也是怪事情。写煽动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这一类的人,这类人不一定站得起来,可是他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
出自:《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全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解释: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后来经常被用来劝说那些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人。

扩展资料:
“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要人忍耐,凡事忍耐,包容,不要为一点小事发脾气,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忿,而耽误了大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好多大事都是因为小事搞坏才功败垂成的,现在人讲“细节决定成败”。
历史上的韩信忍胯下之辱,就是著名的例子,当时凭他的本事,杀掉那个欺负他的恶少很简单,但是他没有反抗,而是乖乖的从恶少的胯下钻过去了,让围观的人都嘲笑他是懦夫。
韩信并不是怕那恶少,只是他明白,他的志向不是和人打架斗殴,争强好胜,如果因为这点事杀了人,除了出口恶气让别人敬畏自己以外,对成就大事没有一点帮助还有坏处,也许以后就不会有叱咤疆场的韩大将军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春秋·孔子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

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

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所以,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 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
意思: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春秋·孔子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

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

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所以,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 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不忍则乱大谋


1762366573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什么?
张崔梁答: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17623665734小不忍,则乱大谋
张崔梁答: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德”是美好的东西,“德”者,得也。你内心对于礼乐有所感知,对于仁义有所获得,才能拥有德。但如果对一个人过度的夸奖,对楷模进行神化,就会“乱德”,即毁掉一个人的德行,这叫做“巧言...

17623665734翻译--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张崔梁答:“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

17623665734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什么?
张崔梁答: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论语·卫灵公》介绍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

17623665734论语“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翻译
张崔梁答:论语“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翻译: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原文:《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

17623665734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前后几句及意思
张崔梁答:“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卫灵公》第27章。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种...

17623665734请问"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出处及全诗?先谢...
张崔梁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卫灵公》翻译: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出自《增广贤文》翻译:面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自己该忍受的就去忍受,忍一时风平浪静嘛,避免日后因为一时的冲动和没有及时容忍,...

1762366573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
张崔梁答: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该句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 子曰...

1762366573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
张崔梁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

1762366573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解释。
张崔梁答: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释义:“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解释: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不懂可追问,满意请采纳~


(编辑:池玲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