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教一道马哲的选择题,关于“画饼不能充饥”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问一道马哲的选择题,关于“画饼不能充饥”的。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对的,但不是"画饼不能充饥"的原因。

因为画饼属于概念上的饼,从精神独立性的角度讲,应该有充饥的作用...这就像望梅止渴一样,但看饼恐怕只会让人更饿...

认为精神对物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只看到物质第一性,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没看到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片面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望梅不能止渴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我选的是BDE,而答案是DE。-------------------------------------------------------答案认为:从D,E真,能够推论出“画饼不能充饥”真。下面试着恢复一下出题者的思路。如不吻合,还望指正。1、先看从D出发的推论。推理过程可能是:11、先预设:事物是能充饥的食饼,画饼是该食饼在人脑中的反应,12、由D,得:画饼不等同于食饼。13、再预设:不等同的东西互相替代是错误的,14、再预设:食饼能充饥,15、由13,14,得:“画饼能充饥”是错误的,16、所以,画饼不能充饥。2、再看从D出发的推论。推理过程可能是:21、先预设:画饼是观念的东西,食饼是物质的东西,22、由E,得:画饼不能代替食饼。23、所以,用画饼代替食饼是错误的。24、下面与14~16相同。从对推理过程的恢复看,其中预设了好多东西,而这些预设的东西并不都具有真实性,考生也很难弄清他预设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本身就是一团浆糊,这里不讨论。另外,就“食饼能充饥”而言,食饼被与其不等同的食物替代,并不影响该句的真实性。因此,在此题中,笼统的限制不等同的事物的替换是不适当的。马哲的辩证法是提供思路的,不是用来论证的。但许多马哲人并不理解这一点,先是自己被搞糊涂,然后再把别人也搞糊涂。就本题而言,出题者对因果关系和推理关系都是糊涂的,对穆勒的求因果五法也是不懂的。因此,我不能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一般说来还是不会胡说八道的”。

问题是画饼充不了饥。这和望梅止渴不一样,那是曹操通过谋略骗士兵,度过了危机,是曹操的能动性的发挥。这里拿画饼也骗不了自己,何来能动性,更说不上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是说意识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

你错误地理解了“相对”。相对独立的相对不是相对于的相对。

你还是多看看课本吧


13113394491请教一道马哲的选择题,关于“画饼不能充饥”的。
朱福明答:1、先看从D出发的推论。推理过程可能是:11、先预设:事物是能充饥的食饼,画饼是该食饼在人脑中的反应,12、由D,得:画饼不等同于食饼。13、再预设:不等同的东西互相替代是错误的,14、再预设:食饼能充饥,15、由13,14,得:“画饼能充饥”是错误的,16、所以,画饼不能充饥。2、再看从...

1311339449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朱福明答:画饼这个观念并不能解决充饥的问题,因为充饥需要的是物质。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C项正确,画饼不能充饥,脑袋里形成的饼的形象不能起到真正的饱腹作用,说明精神的、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

1311339449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朱福明答:【答案】:B、D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画饼不能充饥”是指画的饼是只是意识的表现,不能代替物质的饼用来充饥。因为物质与意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所以精神不等于物质也不能代替物质。故BD项正确,当选。A项,物质与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

1311339449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朱福明答:【答案】:B、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br][/br]B、D项正确,画饼不能充饥,脑袋里形成的饼的形象不能起到真正的饱腹作用,说明精神的、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事物在人脑之中的反映不...

13113394491画饼不能充饥,但人们却能“望梅止渴”。这说明 A.生活中并不都是物 ...
朱福明答:所以A不选,B和材料没有关系,D的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正确答案是C。点评:要做好本题,就必须熟悉“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只要熟悉了这个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哪个选项是与之相符合的选项,当然,为了万无一失,还是要先确定其他选项为什么不能选,然后再确定正确答案。

13113394491问一道马哲的选择题,关于“画饼不能充饥”的。
朱福明答:的原因。因为画饼属于概念上的饼,从精神独立性的角度讲,应该有充饥的作用...这就像望梅止渴一样,但看饼恐怕只会让人更饿...认为精神对物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只看到物质第一性,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没看到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片面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1311339449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
朱福明答:题干中的“画饼不能充饥”,意思是脑袋里形成的饼的形象,并不能起到真正的饱腹作用,说明精神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本身,它只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题干的说法属于精神的本质问题,而与精神意识的同一性无关。故表述错误。

13113394491“画饼不能充饥”的哲学道理是
朱福明答:但不是"画饼不能充饥"的原因。“画饼不能充饥”是说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不等同于事物本身的哲学道理。精神对物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只看到物质第一性,没看到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13113394491多选题: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是因为:
朱福明答: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画饼不能充饥”体现的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C项...

13113394491“掩耳盗铃”“画饼充饥”否认了( )。
朱福明答:【答案】:C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掩耳盗铃”出自于《吕氏春秋·自知》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画饼充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本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A项错误,...


(编辑:左亭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