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寻《伤寒论》序的原文与译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寻《伤寒论》序中的几句翻译

原文:“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译文:只是争相追求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及待地一味追求名利地位。重视名利那末节,轻弃身体那根本,使自己的外表华美,却使自己的身体衰败,皮不存在了,毛将附在哪里呢?

原文:“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译文: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已经消灭,变成死尸,深深埋在地下,白白地为他们哭泣。痛心呀!整个社会上追求名利的读书人昏沉不醒,没有谁能觉醒省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生,那还谈得上什么荣华权势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发数息,不满五十。”
译文:观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诊察询问病情,致力于口才敏捷;面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只按寸部脉,不按尺部脉,只按手部脉,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及寸口,三部脉象不加参验;测定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满五十动。

白文就是只有原文,没有注解的《伤寒论》版本,自己觉得,先把原文读熟了,甚至背下来,这样再看带注解的比较好,但是这样的《伤寒论》版本不好找,尤其好一些的(指善本),更是难寻,所以把自己学习用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民国时期名医恽铁樵委托商务书馆影印的宋版《伤寒论》,实际是从掘川济影宋刊本再印的。(中医书局的也是这个的影印本)
3、重庆中医学会重辑本(此书还有一个校注本)
4、上海科技1970年排印本
5、柯氏武昌医学馆刊本
6、人民卫生《金匮玉函经》本(此为林亿等校的别本《伤寒论》)
7、《伤寒论》校注,刘渡舟本

《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起死回生的那个案例)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见扁鹊见齐桓公),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百年的寿命,最宝贵的身体,却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译文】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原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译文】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译文】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膊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病人垂危还不能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

《伤寒论》原序

东汉 张仲景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慨然:感慨的样子。

叹:叹的异体字

秀:才能出众。

士:读书人。

曾:竟然。

方术:本指占卜星相之术,此指医术。

但:只,仅仅

企踵:踮起脚后跟。表示仰慕。踵,脚后跟。《汉书·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

孜孜汲汲:贪求不已、迫不及待的样子。孜孜,努力不倦貌。汲汲,不休息貌。《汉书·扬雄传》:“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惟名利是务:宾语前置,以“惟……是”作标志。

崇饰:崇尚修饰。末:枝节。此指名利权势。

忽弃:轻弃。

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华丽。悴:使……憔悴

本:根本。此指身体。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宾语前置。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卒:通“猝”。

婴:缠绕,遭受。

震栗:惊惧颤抖。栗,通“栗”。

降志屈节:谓降低身份,屈己从人。

钦:恭敬地。

巫祝:古代从事占卜祈祷活动的人。巫,能以舞装神,以替人祈祷为职业者。祝。主持祭祀祝告的人。《楚辞》王逸注:“男巫曰祝。”

告穷:表示办法用尽。

归天:听命于天。

赍:持。

重器:宝贵的器物。此喻身体。

委:交付。

咄嗟呜呼:叹词。

异物:此谓死亡的人。

重泉:九泉,黄泉。即地下。

何荣势之云:宾语前置。以“之”为标志。即“云何荣势”

进:谓居官位。下文“退”义反。

游魂:汉魏之际熟语,指苟延残喘、毫无定见之人。

浮华:表面的荣华。

徇物:谓追求权势名利等身外之物。徇,顺从。《庄子·让王》:“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一说,通“殉”。

冰谷:喻险境。《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於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冰谷:薄冰、深谷。喻险境。


15049482611求伤寒论序 翻译,全文,好的追加
姚颖果答:译文:只是争相追求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及待地一味追求名利地位。重视名利那末节,轻弃身体那根本,使自己的外表华美,却使自己的身体衰败,皮不存在了,毛将附在哪里呢?原文:“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

15049482611寻《伤寒论》序的原文与译文
姚颖果答:《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译文】我每次读到《史...

15049482611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
姚颖果答: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意思是君王或上亲有疾病,不能为他们治疗的,不是忠孝之人。出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序》。原文: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年,以养其生。而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

15049482611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姚颖果答:伤寒论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

15049482611伤寒论序原文及白话
姚颖果答:一旦遭遇病魔侵袭,他们惊慌失措,求助于巫祝,却未能及时防微杜渐。宝贵的生命,竟轻掷给庸医,这岂非悲哉!我家族成员众多,自建安元年以来,短短十年间,已有三分之二的人离世,其中伤寒之疾尤为严重,占去七成。我痛惜于这一代代的陨落,因此潜心研习古医典籍,如《素问》、《九卷》等,结合《胎...

15049482611伤寒论原文全文翻译译文
姚颖果答: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

15049482611求 张仲景 伤寒论序如题 谢谢了
姚颖果答: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15049482611伤寒论序是什么?要标准的。
姚颖果答: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土,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推名利是务,崇怖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

15049482611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伤寒论》序
姚颖果答:翻译: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

15049482611伤寒论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
姚颖果答:《伤寒论》原著内容非常丰富,从中节选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以下内容一阅。一、【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 1、头项强痛。2、而恶寒 【注释】1、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2、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3、恶寒:恶,...


(编辑:利康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