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714N),得到氧17(817O),同时放出某种未知粒子.则(  )A.该核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 7 14 N),得到氧17( 8 17 O),同时放出某种未知粒子.则(  )

A、裂变反应是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较轻原子核、并在分裂时两到三个自由中子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故该反应不是裂变反应,故A错误;B、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未知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为1,即该未知粒子为质子,带正电,故B错误;C、若该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则不受洛伦兹力作用,不会偏转,故C正确;D、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故D错误.故选C.

①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α粒子轰击氮核方程为: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②设复核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 v 0 =(m 1 +m 2 )v 解得: v= m 1 v 0 m 1 + m 2 ③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 1 +m 2 -m 0 -m 3 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E=△m c 2 =( m 1 + m 2 - m 0 - m 3 )? c 2 答:①α粒子轰击氮核的核反应方程为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②复核的速度为 v= m 1 v 0 m 1 + m 2 . ③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 ( m 1 + m 2 - m 0 - m 3 ) c 2 .

A、裂变反应是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较轻原子核、并在分裂时两到三个自由中子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故该反应不是裂变反应,故A错误;
B、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未知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为1,即该未知粒子为质子,带正电,故B错误;
C、若该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则不受洛伦兹力作用,不会偏转,故C正确;
D、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故D错误.
故选C.


1514363570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714N),得到氧17(817O),同时放出某种未 ...
芮昆盆答:故该反应不是裂变反应,故A错误;B、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未知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为1,即该未知粒子为质子,带正电,故B错误;C、若该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15143635707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中发现了...
芮昆盆答:物理学家卢瑟福用该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该核反应方程是: 42He+147N→ 178O+11H.故答案为:质子, 42He+147N, 178O+11H.

1514363570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 )轰击氮原子,使氮原子转变成了氧原子,人类历史...
芮昆盆答:B A:此过程为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B:正确C:其中无中子D:两原子内质子数分别为7、8答案为B

1514363570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___;1932年...
芮昆盆答:在核反应中应保证质量数守恒与电荷守恒,并且注意核反应为单向反应,应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14 7 N + 42 He → 11 H + 178 O ; 42 He + 94 Be → 126 C + 10 n 故答案为: 14 7 N + 42 He...

1514363570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而发现质子.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
芮昆盆答:①设复核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1v0=(m1+m2)v解得v=m1m1+m2v0②整个过程中质量亏损△m=m1+m2-m0-m3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得△E=(m1+m2?m0?m3)c2.答:①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m1m1+m2v0.②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m1+m2?m0?m3)c2.

1514363570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14N核发现了质子.(1)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
芮昆盆答:(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α粒子轰击氮核方程为:147N+42He→178O+11H (2)α粒子撞击714N核形成复合核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有 m1v0=(m1+m2)v由能量守恒得到12m1v02-12(m1+m2)v2=1.19MeV联立以上两式,解得入射的α粒子的动能至少为12m1v02=1.53MeV.(3)带电粒子...

151436357071919年,卢毖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它带---电
芮昆盆答: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9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15143635707191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氮两种原子...
芮昆盆答:1919年英国的E.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性物质的α粒子轰击氮,首次用人工实现了核反应。30年代初加速器的出现和40年代初反应堆的建成,为研究核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目前已能将质子加速到5×105兆电子伏,将铀原子核加速到约9×104兆电子伏,并能获得介子束。高分辨率半导体探测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测量...

15143635707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
芮昆盆答:不是,这是核反应,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

15143635707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_百度知 ...
芮昆盆答:△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其命名为质子。△ 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称“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如下:1911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编辑:洪涛兔)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