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浪说红楼:妙玉的红尘情孽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一、妙玉遭劫有内线

鲁迅先生好像说过: 世上本没有带路党,失势的人多了,便成了带路党。看《 红楼梦 》,只要带着趣味看进去,并不觉得它是一部古典小说,好像就是在你身边刚刚发生的事情。

俗语说: 做媒少不了亲眷,做贼离不开内线。做贼的内线,就是带路党。只要有得力的带路人,抢劫一般都能成功。

高鹗的后40回 ,并非都像传说的那么糟糕。第111、112两回,很有传奇色彩。其中有强盗打劫荣府、劫持妙玉两段情节,颇具 曹雪芹 的恢弘之风。

当时的背景: 贾母刚刚去世,贾氏宁荣两府的大小主子以及上层管家奴才,几乎全部都到城外的铁槛寺,为贾母伴灵发丧。

荣府和大观园中,只留下一些丫头婆子和几个生病的女主人在值班,有凤姐、平儿和惜春等人。因为凤姐生病需要平儿陪护;家务暂由惜春负责。

荣府、大观园这么大两摊子,只剩下一些柔弱的女主人和丫头婆子,正是强盗下手的良机。为强盗带路的原贾府奴才,名叫何三。

王公贵族 家庭内部,都有好多圈!

二、劫持荣府的“带路人”何三

何三,是周瑞的干儿子,曾把周瑞认爹。 周瑞,是荣府掌管田产房产税收的主管,人称 周大爷 ,约等于荣府税务所所长。

周瑞 ,原是王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房;红楼梦开篇为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是周瑞的女婿。

周瑞虽说混得还没有赖家风光,但家中也配备仆人和丫环;他的婆娘周瑞家的,基本是王夫人的代言人。

有钱人家就是牛逼 ,女儿出嫁的嫁妆,连奴才团队都提前配备。 也就是说: 何三和周瑞,都是荣府王家党的成员。

但在一年前,何三被贾珍炒了鱿鱼。 原因是他和鲍二打架。鲍二是贾珍的忠实走狗,同时也是贾珍和贾琏的“一洞连襟”。

贾府里的圈,堪比演艺圈!

鲍二 的第一个老婆,名叫多姑娘;多姑娘天生奇妙体质,只要男人一碰,便身酥如绵:多姑娘被贾珍包养,又曾和贾琏通奸,很早就被凤姐逼死。鲍二的第二个老婆,原来也是贾珍的相好。

何三 与 鲍二 打架,是因为替干爹周瑞打抱不平。能相互咬起来的底层奴才,一般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背景和“暗圈”。

何三 只知道干爹周瑞厉害,怎么会知道鲍二是贾珍两任的“一洞连襟”?贾珍是贾氏家族族长,而周瑞只是荣府的税务所长。

贾府的圈子水有多深 ,大奴才的干儿子小奴才何三根本不知道。所以,何三被贾珍不加思索地撵出府外。

尊府真乱,尊府的贵圈,更TM乱!

何三流落于乡野,无所事事,混迹在赌场里过活 。近日他见贾母去世,想必府中应该有事可干;遂即托关系进去说情,想趁过丧事谋点差事、弄些收入。

结果,何三并没有得到音讯。

何三所谋未果,不断喛声叹气。不料,他的反常言行,竟被赌场一个有心人盯上。此人是盗贼团伙的线人。

这个线人十分精明。他定是侦察清楚何三在贾府的人脉和遭遇,更清楚荣府和大观园最近人丁稀少,正是下手之机。

他见何三心怀怨恨,即私下试探着说服何三入伙;叫他相机带路大干一票,抢劫贾母的财物共同分赃。(盗贼怎知贾母有钱?)

经过线人不断深入诱导,何三果然被说动,为盗贼团伙带路到荣府抢劫。打劫之夜,盗贼劫财成功,而何三被荣府一个叫包勇的武仆打死。

何三作为税务所长 周瑞 的干儿子,想借贾府大办丧事之机回去谋事不成的主要根源,是因为当时王家党已经失势。

贾珍怂恿、联合贾琏,暗中制裁 王家党 ,他们首先打击王家党的分支势力;当时的周瑞,已没有话语权。

干爹周瑞失势,儿子何三怎能如意? 何三所谋未遂,逼得他铤而走险;终于下决心做了盗贼团伙的带路人。

红楼故事情节的恢弘,从来不只为一个人物设计 。

打劫荣府的当夜,偏偏盗贼团伙有一个好色的小头目,他恰恰瞅见了陪惜春守夜值班、正在下棋的妙玉。

盗贼团伙 的 小头目,为美色所迷,但 表现十分冷静 ; 他 先安顿贼众带赃物撤离,又叫来大哥,另带一干更为强大的人马,第二天趁夜再次潜入大观园;专门到栊翠庵,用迷香闷倒众尼和妙玉,把她劫走。

从此,妙玉不知所终,留下了一桩红楼迷案。

有了带路党,抢劫很轻松 。荣府顺利被劫,是有失势奴才做带路人。 俗语说: 盗有内应易得手,朝无依靠难为官。

带路人 何三,是周瑞的干儿子、王家党的亲信,荣府一直由王家两代姑娘王夫人和凤姐当家。何三平时进出自由,对荣府的布局路线十分熟悉。

贾氏两府的大部人马,都在城外铁槛寺为贾母守灵发丧;凤姐生病、需要平儿陪护,荣府和大观园,暂时由惜春料理。

妙玉夜间感觉无聊,带着一个道婆出了栊翠庵,到荣府惜春值班的地方,两个人守夜值班、下棋解闷儿。

当夜,何三带着一伙贼人窜到荣府,劫走贾母生前遗留的贵重财物。因有何三领路,强盗劫财后顺利撤走,而何三手脚笨拙、功夫欠佳,被荣府闻讯赶来的 武仆包勇 打死。

包勇 ,原是江南甄府的一名义仆。江南甄家,两年前已经遭难;甄家感其忠勇,介绍他来到荣府贾政门下。包勇精心尽职,武艺高强。

次日夜晚,劫持妙玉的一部分精悍强盗,再次潜入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在窗外用迷香薰翻众尼和妙玉,把妙玉劫走。

大观园墙外,另有人马接应;配备有豪华的交通工具和通关文牒。这显然不是一般的盗贼团伙,他们拉着财物和妙玉,向南海奔去。

从此,妙玉了案。

与 前80回 相较,这段文字表达一般;但结构相对紧凑:逻辑框架强大,前后因果有序,事由盘根错栉,颇具曹雪芹的恢弘之风。

顺便先聊聊迷香的信息。

迷香 ,是一种高级麻醉剂,使用之时要提前服下解药,把迷香点燃通过细管吹进房内,闷倒屋内人以便行劫。迷香的功用,和传奇小说中的 蒙汗药 相当。

蒙汗药 ,水浒故事中很多。张青、孙二娘夫妇常用此物,麻翻许多好汉。 最有名的一段: 七好汉于黄泥岗设计,在酒中暗下蒙汗药麻翻杨志等人劫走蔡京的生辰纲,从此拉开梁山结义的序幕。

案发后,官方侦获黄泥岗案的关键线索,就是装扮成卖酒人的白胜,因为平时好赌;分赃后不听晁盖相劝还未洗手,于情急之下押上大注,竟连眉头也不皱一皱。

白胜的反常之举 ,被赌场一个有心人暗中记下,他偏偏是负责侦破该案的捕头何涛的弟弟。白胜很快被捕,受刑不过招供,黄泥岗劫案告破。

黄泥岗案的侦破说明: 世间许多事情,偶然之中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释家和道家的认识论,都称为因果。

同理,荣府和妙玉的遭劫,都有其必然性的因素存在其中。 因此我认为: 后40回鸳鸯和妙玉命运结局的相关情节,应该是曹雪芹没有敲定的原稿。

扯得有点远,回到妙玉故事中来。

细溯妙玉被劫之因,真真的活该要出事。正所谓:家大孽大、宿孽总因情。

三、劫持妙玉的所谓“强盗”

基于如上可见: 荣府被劫后的妙玉被劫,并不是简单、偶然的劫持事件。以常理推断:盗贼以劫财为主,劫色不过是捎带的副业。

再说,倘奔色而去,当盗贼劫得钱财,想要多少色还发愁没有?

何况在人世间,哪里会有什么因色动情的盗贼:竟然违背行业规则,劫财得手后、接连潜入同一个盗点又去专门劫色的傻冒盗贼?除非这个盗贼板蓝根吃多了,脑袋还进了双黄连。

更别说, 贾府 岂是如此任凭盗贼接二连三欺侮的普通人家么?

如果人间真有如此因色动情、不顾前途性命的痴诚盗贼;那么我想,是不是应该为盗贼和妙玉讴歌?

因此,妙玉被劫一案,必定另有文章。貌似并非单纯奔色而来。

劫持妙玉的强盗头目 ,沉着冷静、作业娴熟老练,绝不是傻冒。首先可以肯定:这个盗贼团伙,不是普通小毛贼。

再者,守候在大观园外接应的同伙,还配备有华贵的交通工具和齐全的通关手续。他们劫走妙玉,很顺利地出了京城。

可见,是一伙职业大盗 。

退一步说 :即便是力量强大的普通毛贼,恰巧又是好色不要命的花痴,他们哪里来的通天本事和优良装备?

再倒回去,做一点回忆。

最初,赌场的盗贼线人拉何三下水,而何三慑于贾氏威势并不敢冒险。 何三心有顾虑: 荣府和大观园虽然没有男主人,但还有一个武艺高强的保安,就是江南甄家的包勇。

线人见何三摇摆不定, 鼓励他说 :你不必担心;我们的弟兄不但本事通天;并且还有一帮 海边朋友 。

何谓海边朋友 ?这是红楼故事的 焦点与核心 。

海边朋友,是指生活在海边,有组织、有武器、有背景的职业江洋大盗。以我做 琴学证 确定的时代背景推断:海边朋友,就是当时生活在东南沿海一带、南明某个小朝廷的一股军事力量。

和平年时代的读者,对盗贼和强盗的概念容易混淆,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

盗贼 ,即红楼故事中所说的贼人,是指普通小毛贼,以劫财为目的;小毛贼的势力无论多么强大,总不敢与政府对抗。而 强盗 ,就是指与现政府有敌对性质的武装组织。

案发后,荣府在场的大小人物,不止一次强调: 来府里抢劫的人员,不是贼人而是强盗。

但贾政、贾琏和凤姐、平儿等主人,听罢颇有顾虑;他们报案或处理善后之时十分谨慎,生怕因为强盗而染上 通逆之嫌 。

带领主持到栊翠庵劫色的强盗头目,于先夜劫财得手后,即命人通知他们的大哥,叫他趁早准备通关手续和所需装备,一同再去劫持妙玉。只待得手,一起投奔海边。

第二天之夜,他们劫色成功,相约在城外一个叫二十里坡的地方会面。然后带着妙玉分头行动,直奔南海而去。妙玉结案。

以上见证 :到荣府行劫的团伙不但不是普通盗贼,而且还不是一般强盗。可以肯定,就是海边比较强大的军事组织。

同时可以推测: 劫持妙玉的强盗头目和妙玉之间,应该存在超越物欲的一种特殊关系、或出于一种特殊情感,才使他不顾前途与性命之危,而违背行业大忌、连续潜入同一盗点冒险行动。

他们是一股有组织并具有一定军事力量、与现政府对抗的地下政治势力。他们的头目与妙玉有一种特殊感情,而且是 情中情 : 劫持妙玉的头目,颇具徐志摩的风度。

他们为筹备经费而劫财,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和牺牲。他们不惧牺牲的冒险精神,只能是超越物欲并高于生命的一种精神寄托之上的情感因缘。非如此而不能自圆。

第112回的标题 就能说明问题:活冤孽妙姑遭大劫。所谓 活冤孽 ,除了现世无法了断的情孽,还能是什么?

四、妙玉心中的“活冤孽”

第一晚劫财得手之后,盗贼们撤到城外闲聊。曾窥见妙玉和惜春下棋的一个盗贼忽然大叹:

那个姑子,就是前年与贾府的宝二爷有些情缘八卦、住在栊翠庵的尼姑;说是她害了相思病、还请了大夫吃了药;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城皆知。(大意)

强盗小头目听罢,才下了决心说:

你们去告知大哥,准备一下,大伙儿先别急着走,准备好在二十里坡等我。显然,他是安排再去劫持妙玉的行动。(大意)

第二夜劫持妙玉,亲自潜入栊翠庵的强盗头目,书中却并未明确说一定就是这个小头目。以前面几个情节中人物对话的逻辑推断:亲自劫持妙玉的强盗,应该就是他们所称的大哥。

红楼故事中,如此模糊的笔法很多。我们应当理解:无论曹雪芹、高鹗或程伟元,他们可能都有自己相对的难处。

妙玉的心中,的确有个活冤孽。

你看她自从进入大观园,一直神神叨叨的;哪里像个了断尘缘的女子?再说,世上哪里有美若天仙的美女,真正能够了断尘缘呢?

闲言少叙。

妙玉遭劫的当晚,更有一段奇怪描述。她打坐之初自言自语:

我自玄墓到京,原想传个名的;为这里请来不能又栖他处。

昨儿好心去瞧四姑娘,反受了这帮蠹人的气;夜里又受了大惊。

今日回来那蒲团再坐不稳,只觉肉跳心惊。

啥意思呢? 妙玉的意思是说 :

自己从苏州蟠香寺来到京城,原是想给友人传个信;传什么信呢?就是给京城的情人传个信息,意即南方战祸已不可避免;而其实并不是真的出家修什么佛和道。

后来被荣府请进大观园讲法。因家乡战祸而致父母俱亡,想回家乡又回不去,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这儿。

昨晚本是无意中去见惜春,想解个闷儿。不料却被人诬蔑自己不吉祥、引来强盗贼人。

今天当想到心中深藏的那个人,可能真的就是如今打劫荣府的海边强盗;还能修什么佛打什么坐呢?一想起他,就心惊肉跳。

妙玉自言自语的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讲,她的遭诬也能说明:荣府的下人,对她的来历原本就有所怀疑。 相府的丫环赛过七品官 ,荣府下人猴精猴精的,什么能瞒过他们。

这些描写,都是作者的 春秋笔法 ,在暗示妙玉的身世。

妙玉的心中一直放不下现世那段情孽。再看第二天夜晚,亲自潜入栊翠庵劫持妙玉那个强盗头目的温馨表现:(大意)

妙玉被迷香闷倒,心志尚明,只是浑身瘫软不能言语;只见那人把刀插在背后,腾出手来,将妙玉轻轻的抱起;轻薄了一会子,便拖起背在身上。

此时的妙玉,心中只是如痴如醉。可怜一个极洁极净的女儿,被这强盗的闷香熏住,由着他掇弄了去了。

这里的轻薄,是指相拥、抚慰、亲吻等表达情爱的动作;是久违的情人之间出于真情和爱怜之举,而并非调戏的贬意。

读罢这段 约等于 少儿不宜的文字,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哪有如此多情温存、浪漫体贴的强盗?劫色的强盗,撕扒衣裤都来不急,又怎会轻轻的抱起,先轻薄一阵?

轻轻的;颇有小男人徐志摩的风格。他们的行动尚处于危险之中,世上哪个劫色强盗,会如此细腻?

如痴如醉;妙玉被迷香熏倒,尚有意识。世上又有哪个心志尚明的被劫女子这么快就会进入角色、配合强盗的情趣?

很明显,除了在 长久相思中乍见 的情人,世间再不会有如此体贴多情的强盗;因为是相思之中情人乍见,妙玉才会心中只是如痴如醉。

这正是妙玉几年来在梦中思念和久久企盼的爱情消息,正是她心中一直向往回归的青春少女之人性本真(闺阁的本来面目);也正是一个妙龄女郎在现世之中,那缕根本无法了断的红尘情孽。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如此的如痴如醉,

因曾在苏州相爱。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琴学,论妙玉


13457344926浪说红楼:妙玉的红尘情孽
俞岩禄答:妙玉的心中一直放不下现世那段情孽。再看第二天夜晚,亲自潜入栊翠庵劫持妙玉那个强盗头目的温馨表现:(大意) 妙玉被迷香闷倒,心志尚明,只是浑身瘫软不能言语;只见那人把刀插在背后,腾出手来,将妙玉轻轻的抱起;轻薄了一会子,便拖起背在身上。 此时的妙玉,心中只是如痴如醉。可怜一个极洁极净的女儿,被这强盗...

13457344926红楼梦之妙玉
俞岩禄答:妙玉说:幸而这茶杯我没用过,若我使过的,便砸碎了也不给她!语气尖刻,又似晴雯骂坠儿眼皮浅,爪子轻什么的。不同的是,晴雯乃有感而发,见不得这些丢人现眼的事情,为怡红院出了坠儿这样的事怒火攻心;妙玉对一位年纪大的姥姥,竟无半点尊重之情,正眼也不屑一顾。邢岫烟也说妙玉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

13457344926身处佛门心向红尘的矛盾形象,为何说妙玉是悲剧?
俞岩禄答:妙玉是居住在贾府带发修行的出家人,可是稍微了解妙玉这个人的,都不会觉得她是一个很正宗的出家人。出家人讲究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可妙玉待人接物的方式,没有出家人的影子,反而是极具个人主义又有着人情世故的。妙玉所谓的个人主义,往往是她喜欢的就会表达好感,不喜欢的就会摆脸色。而本质是由于...

13457344926《红楼之妙玉》
俞岩禄答:《红楼之妙玉》(1)清朝的魏秀仁写了部小说《花月痕》,里面有几个人物探讨《红楼梦》。其中一人道:红楼梦写的是一僧一尼合传。虽是个人之见,但毕竟得有点缘由,这就让我想到,妙玉暗恋宝玉、贪念红尘。她对宝玉的潜在影响是不能忽略的。正如:秦可卿是宝玉的性启蒙者,黛玉让宝玉品到了爱情,宝钗告诉他了什么叫门...

13457344926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
俞岩禄答:佛家是讲“世法平等”的,但妙玉却将吃茶之人分为四等。《般若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妙玉却不是这样,她人虽在栊翠庵,心却已飞向了庵外的红尘世界。这些姑且不论,单是妙玉作为一个佛门弟子,也与《红楼梦》中的其它僧道佛尼有所不同。她不似“癞头和尚”、“跛脚道人”...

13457344926《红楼梦》妙玉性格是怎么样的?
俞岩禄答:《红楼梦》妙玉性格:妙玉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从禀性上说,妙玉是个极其高洁的女尼,仅看喝茶的方式即可证明:妙玉沏茶用...

13457344926红楼梦妙玉简介 妙玉的人物分析
俞岩禄答:从这一事看出,妙玉内心深处,仍然心系红尘,她看似为佛家子弟,其实仍未尘事所羁绊。妙玉还是位博学多才之人,她了解茶文化,擅长写诗作词,并且对老庄文化有较深的认识。 妙玉人物分析中可以更透彻了解这位谜一样的女子。 妙玉身世之谜 《红楼梦》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点便是,金陵十二钗身世之谜。比如秦可卿,或者说妙玉...

13457344926红楼梦妙玉判词是什么
俞岩禄答:红楼梦妙玉判词原文: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译文:想要得到清白但又何曾得到过?想要超脱凡尘也未必能做得到。可惜如金如玉般纯洁的人,最终还是陷落在污泥之中。洁:清白 空:虚,这里指佛教中超脱一切的一种境界。金玉质:如金和玉一样宝贵之物。从判词我们可以得出妙玉的...

13457344926红楼梦中的妙玉为何走火入魔?
俞岩禄答:额,首先,妙玉是带发修行,行走于红尘中,对爱欲情恨这些东西并不回避。时间长了,难免对自己有影响。然后,因为和贾宝玉谈话中,贾宝玉言语有些调戏,勾起了妙玉青春期以来未曾发泄的情爱。但是,妙玉内心中还是有修行的执念的,所以陷入两难境界。一方面,记得自己是出家人。另一方面,却因为对宝玉的“...

13457344926金陵十二钗之妙玉的判词
俞岩禄答:红楼梦妙玉的判词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判词之妙玉 “洁”——操守清白。《楚辞·宋玉·招魂》:“朕幼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同时,也是佛教所标榜的净。佛教宣扬杀生食肉、婚嫁生育等等都是不洁净的行为,人心也是不洁净的,在...


(编辑:国哑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