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漫天作雪飞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晚春里漫天作雪飞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杨花榆荚“漫天作雪飞”乃是柳絮随风飘荡,漫天飞舞,与白雪竞胜比美.诗人在形象化地描绘草树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柳絮榆荚不甘寂寞,化作洁白的雪片随风飘飞的灵动奔放画面的同时,精细准确地揣摩出“草树”与“杨花榆荚”的敏感鲜活的心灵.“

阳春三月春风送爽,西湖边游人如织,不经意间,那飘飘洒洒的柳絮,像雪花那样落在游人身上,脸上,甚至眼睛里,感觉有痒痒的味道

“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柳絮朵朵,

像白雪一样,

又轻又白,

漫天飞舞,

随风飘荡。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18422012737漫天作雪飞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屈嘉岭答: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18422012737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屈嘉岭答: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18422012737晚春这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屈嘉岭答:《晚春》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

18422012737晚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屈嘉岭答:《晚春》描绘了一幅晚春时的美丽景象,花草树木都在争奇斗艳,吐艳争芳,就连杨花、榆荚也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展现出晚春时花草灿烂、满眼风光的景象。《晚春》的赏析 《晚春》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同时寄寓诗人鼓励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

18422012737草树在晚春时节有什么特点?”漫天“”雪飞”指什么?晚春这首诗前两句...
屈嘉岭答: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漫天、雪菲指: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前两句的意思是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全诗如下: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8422012737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屈嘉岭答: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

18422012737描写场景的片段
屈嘉岭答:(李准《黄河东流去》) 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精彩的暮春风景画。柳絮飞舞,榆钱飘落,蝶惜落花,这晚春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回想起唐代散文家韩愈的《晚春》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温天作雪飞。 春夏交替的暮春时节,到处苍翠浓绿。万紫千红的百花结出了丰收在望的幼荚嫩果,别...

18422012737描写场景的片段
屈嘉岭答:(李准《黄河东流去》) 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精彩的暮春风景画。柳絮飞舞,榆钱飘落,蝶惜落花,这晚春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回想起唐代散文家韩愈的《晚春》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温天作雪飞。 春夏交替的暮春时节,到处苍翠浓绿。万紫千红的百花结出了丰收在望的幼荚嫩果,别...

18422012737沁园春·雪1.这首词描写一幅怎样的景象
屈嘉岭答:《沁园春·雪》这首词,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结合长城、黄河、秦晋高原来写,大气包举,景象雄伟;在雄伟中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长城、大河,远近映衬,动静结合,错综生辉,描绘出一幅天低野阔、一望无际的壮美的雪景图。然而,这只是太阳不出来的时候的景色,待到雪止云开,阳光普照时,景色又推向更...

18422012737杜甫对雪诗人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根据颔联展开想象简要描绘?
屈嘉岭答: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


(编辑:聂畅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