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看完这本书明白了,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于自愿。在咨询中,学习一直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是彼此学到的东西不同。

  最近可能比较关注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这块,这本书里有一章节也讨论了这个话题“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相比责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自己的情绪,当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咨询过程中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的概念,它们最有可能带我们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接下来提到了我们体内共存着的几个状,在“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形,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只有处在“成人自我状态”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难,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我们在另外两种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

  最后提到情商,所谓高情商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爽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理解”与“共情”,一直认为是每个人都有的,确实也应该是具有的,但是我觉得更多的人自认为有然而并没有,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从自身去理解与共情别人,而不是从他人身上去理解与共情。

  昨晚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回顾起自己之前的几段亲密关系,对方对自己都是真心实意,也都是奔着与我走入婚姻的态度去开始的,甚至都带我见了他们的父母,可是为什么最后我都把关系搞砸了呢?有些是对方的错,有些已经想不起是谁的错了,但是我相信有一半的原因在我,我很幸运,终于愿意慢下来思考自己为何会走成今日,并不是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而是想要活得更明白更通透,向外的需求更少,让自己内心更富足,生活更轻松舒适而快乐幸福。

    我想要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以及与人相处舒服的关系,独处自在的能力。


1512097631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学会为自己负责,走出低落的情绪
巢浅子答: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后,相信你也会为蛤蟆先生的康复而感到高兴。虽然他内心历经了许多痛苦,但是他还是勇敢地走了出来。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正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所说,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

15120976316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原来,我很重要!
巢浅子答:如果你是或正在变成那个一边眼泪在眼里打转,却一边扯出微笑告诉每个人“我没事”,“我很好”的人,我建议你翻翻这本英国经典心理学咨询入门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面对、觉得丢脸,甚至到恐惧,再到了解自己成长中原生家庭的羁绊、童年的亏欠和成年后愤怒的...

1512097631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巢浅子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借以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书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故事内容以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这一条线展开。主要表达的是原生家庭给人带...

1512097631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告诉我的四个人生哲理
巢浅子答: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经历了种种的挫折和不愉快之后,最终获得希望和新生。蜕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他放下了对父母的责怪和怨恨,也学着认真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活对任何人都非易事。在与它的交手中,我们总要练就一身独一无二的本领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用一个...

1512097631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给我的启示
巢浅子答:首先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也颠覆了我的很多想象。在我以为,看心理医生,无非就是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一系列的开导、梳理、劝慰、说教,就像医生一样,用他们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治疗的主体是医生而不是病人。但是我错了,在蛤蟆先生去苍鹭医生那里接受的十次咨询全...

15120976316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巢浅子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020年在做完两次生活重大抉择后,身心一直处于脆弱状态,一般别人通过聊天、运动来排解压力,而我喜欢独处(美食)恢复电力,书店就成了我获取能量的魔力之地,每次逛完总能收获一批有缘的书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是惊喜的邂逅之一。起初买它只为了想了解心理咨询到底是怎...

15120976316蛤蟆先生去看医生读后感1
巢浅子答:蛤蟆先生最近状态很不好,与以前那个衣着光鲜亮丽到滑稽份的蛤蟆,简直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由此可见,当一个人的心情不好时,会颠覆自己的整个形象,我最近整个状态也是很不好,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后,我觉得改变目前状况,只能靠自己,心理医生只会给你一个指引,增强内驱力,多思考,多行动!

15120976316读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巢浅子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一位同事推荐的。他的推荐语引起了我的好奇,而恰好让我看到了这本书,于是他就来到了我的手中。用一下午的时间,我完成了半部分的阅读。从书中我认识到。我们有三种情绪状态,一种是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一种是父母自我状态,它...

15120976316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
巢浅子答:我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觉得书中对于蛤蟆先生困扰的理念能很好的贴近生活。这本书是以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只抑郁苦闷、情绪失落,甚至想要自我了结的蛤蟆,在通过为期10次的心理咨询后,逐渐恢复健康、近而重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的故事。作者罗伯特·...

15120976316【读书20】《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巢浅子答:      苍鹭与蛤蟆的对话也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时光,随着他们的每一次对话,我也越来越了解到每个人脾气秉性的形成在心智成熟的初期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 儿童的自我状态      &#...


(编辑:黎贪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