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完有什么启发?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17
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

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有以下感想:
我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觉得书中对于蛤蟆先生困扰的理念能很好的贴近生活。这本书是以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只抑郁苦闷、情绪失落,甚至想要自我了结的蛤蟆,在通过为期10次的心理咨询后,逐渐恢复健康、近而重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戴博德将自己20多年的咨询经验,通过这本妙趣横生的著作向读者们倾情讲述出来。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低谷,也难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当蛤蟆先生对它的小伙伴们说“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时,我们是否想起曾经或者现在的自己呢?
给大家分享一本温暖而治愈的心理学入门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的作者罗伯特用无数临床案例,拼凑起了一位“蛤蟆先生”,并讲述了他从抑郁到痊愈的过程。当你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就会明白: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能将你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很推荐。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需要这本智慧而温暖的小书,它会戳中你,治愈你,改变你,给你成长的力量。我还是喜欢纸质书的触感,喜欢翻页的感觉。你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起来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但这并不是写给小孩看的故事书,而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基于专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蛤蟆先生的抑郁案例,让读者了解心理咨询是如何帮助抑郁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热情的完整过程。通过说故事的方式,让抽象艰深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且充满趣味,是一本易读且值得深入了解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写作思路: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内容作为主题,描述故事的发展经过,最后总结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正文:

这本书讲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面谈,在读的过程中,让我想到我的咨询师,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现在的咨询师已经进行了28次咨询,还在探索中。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像蛤蟆一样期待咨询师告诉我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但咨询师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陪着我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却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在书中看到“共谋”的时候,让我很有触动,“共谋”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产生某种感受。我们会觉得是别人“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感受,但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别人或许会影响你,但最终还是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的观点是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包括情绪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来改变处境,也有力量改变自己。我认为,当我们为自己负责后,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书中提到儿童、父母和成人三种状态,当处于“儿童状态”时,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当处于“父母状态”时,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当处于“成人状态”时,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突然发现,36岁的我,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现在才开始有意识地向“成人状态”努力。有时候,会有些心急,觉得自己成长太慢,领悟太晚,但这样的想法太多的时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成了阻力。
这个时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觉,以前,肯定会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赶紧站起来勇往直前;现在,开始允许自己在地上趴一会,整理好心情,再爬起来,也允许自己不爬起来。感觉自己变得消极了,但却更有力量了,因为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了。
其实,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咨询师一样,有很多种流派不同风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我的启发是,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行为和感受会像个孩子。当你遇到某些特定场景时,它会触发你的童年记忆,让你再次体会到孩童时期的感受,并激发你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行为。

对大多数人而言,父母是我们儿时最亲密的陪伴者,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会在我们身上烙下深刻的印记。足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为人处世的方式,塑造我们的人格雏形。

成年后的我们,很多想法和行为都会表现得和父母很相像。而这恰恰也是导致了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会活在父母的阴影下,难以自由地做自己。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父母自我状态”,父母性格上的缺陷和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己。

不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应认识到,自己从来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认清自己遗传父母的不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改正,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下,你不再容易被父母的声音所驱使、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被常用的行为模式所控制,而是基于事实,充分思考,用更为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来面对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心中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但这就是成长要经历的变化,就像毛毛虫只有经历艰难的破茧成蝶,才能自由自在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儿童的自然行为呢,它是在人的基本情感的驱使下完成的而所谓的基本情感,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情,具体是指,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



负面情绪是有价值的,学会健康地对待情绪情绪轮盘可以帮助你培养情绪素养(EmotionalLiteracy):去标注和传达你的感受!情绪的能力。情绪轮盘可以帮助你清晰地识别自己的情绪,探索和了解什么激活事件(诱因)导致了你这样的情绪和这些情绪深层次背后代表/意味着什么?如何健康地对待情绪呢?1.留意并标注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并且标注自己的情绪(比如。失落,愤怒,羞愧等等)。与其说“我很生气”,可以换成“我正在经历生气这个情绪”或者“我注意到我有生气这个情绪和有很多相关的负面想法。”2.带着好奇心并客观看待这个情绪的诱因是什么?这个情绪代表了什么?我的哪些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3.友善地对待把手轻轻放在自己的心脏上,或是轻轻地抱着自己,然后告诉自己“我允许我有这样不舒服的感受和情绪,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的时刻,我也一样。”“我要温柔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我原谅我自己。”“我给自己无条件的爱,我会一直站在我自己这边。”
读完书名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后总结:

1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2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3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4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5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6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7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8怄气是输家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9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10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11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

12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13你的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14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1
5情感智力中最大的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想了解你自己,这本书一定要看。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讲的是蛤蟆先生抑郁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去看心理医生,最后找到自我,重启人生的故事。
整本书特别好读,它以故事为依托,帮我们去探寻自己的童年,去正视自己的行为状态。
书中把人的行为状态分为“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
处干“儿童自我状态”的人会呈现依赖、顺从等特点,不敢表达自己;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总是不自觉地挑剔别人,甚至批判自己;只有处于“成人状态”时,我们才能真正做自己。

读这本书,你可以和蛤蟆先生一起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去探寻自己的童年经历,与自己的真实情感连接,理解自己,也原谅他人。

愿你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成人状态”,与自己的情绪和解,最终达到“我好,你也好”的幸福状态。

这个文章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的生活!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就感觉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就算是心理医生本身他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烦恼,所以有一些问题我们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三点启示
茅侮左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作为心理学入门看还是挺有意义的。故事概括:蛤蟆先生因为情绪抑郁,小伙们看不下去,推荐了一个心理医生苍鹭给他做治疗,面谈十次后,蛤蟆先生治愈的故事!启发1:你很多不好的情绪爆发都可以在过往的童年里找到线索,很多成年人表达愤怒时更像是一个演员,不假思索,不需...

13119387173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
茅侮左答:我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觉得书中对于蛤蟆先生困扰的理念能很好的贴近生活。这本书是以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只抑郁苦闷、情绪失落,甚至想要自我了结的蛤蟆,在通过为期10次的心理咨询后,逐渐恢复健康、近而重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戴博...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给我的启示
茅侮左答:在蛤蟆先生整个的咨询过程中,苍鹭医生一直都是在倾听、提问、引导、总结。蛤蟆在他这里,情绪得以释放,他得到了内心渴望已久的尊重和理解。他把积压在内心深处的痛苦、悲伤、来自童年父母的压力、来自自己的颓废和不自信,像倒垃圾一样一次次倾倒给苍鹭。而苍鹭只是轻轻地把纸巾盒推给他,耐心、专注地聆...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茅侮左答: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借以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书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故事内容以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部作品,究竟讲述的是什么?
茅侮左答: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蛤蟆先生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在自己的成长环境里遇到一些挫折使得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点价值所在,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他的朋友们非常的关心他,于是帮他联系了苍鹭医生,在这名医生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了自己...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评+读后感
茅侮左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以故事形式写出来的有关心理咨询的小故事,很精彩动人。故事讲的是一个生活在富有家庭的蛤蟆,因为在指责型、缺爱的家庭中长大,长期被父亲指责,养成了讨好型性格,贬低自己。最后虽然继承了家庭的财产,但是进入到了抑郁状态。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告诉我的四个人生哲理
茅侮左答: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经历了种种的挫折和不愉快之后,最终获得希望和新生。蜕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他放下了对父母的责怪和怨恨,也学着认真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活对任何人都非易事。在与它的交手中,我们总要练就一身独一无二的本领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用一个...

13119387173【读书】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我学到了20条道理
茅侮左答:首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在2020年出版的书,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9分。这也是一本写大众心理学的书,但是采用的是以故事和对话的方式来讲述,它的形式有点类似于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下面,列一下我比较有感悟的20个点。1、如果我们想更...

1311938717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茅侮左答:这是一本有关于心理咨询的书,蛤蟆先生从十次面谈里一点点剖析自己的内心,一点点在自我认识的探索中,心态慢慢变化,从最初的抑郁沮丧到最终豁然开朗的痊愈,蛤蟆先生心理得到了成长,从“儿童状态”踏入了“成人状态”,结局很美满。从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十次面谈中得知,蛤蟆先生从小家境优越,有...

13119387173我只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
茅侮左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蛤蟆先生身边就是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一直以来蛤蟆先生也是以此幸福并快乐着,然而,最近却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经意间翻读到此书,一口气读完,颇受震撼,书中故事,件件直戳痛点,忍不住要分享大家。 蛤蟆先生最近整个人都不好了,在河鼠、鼹鼠与獾等好友的关心,帮助下,走进了心理咨询...


(编辑:卜肯览)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